铁路轨道道岔常用铺设方法有______。
土钉墙作为路堑边坡支挡结构,适用于______地段。
铁路工程变更设计中,______应对Ⅰ类变更设计文件进行初审。
关于高原冻土隧道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铁路工程测量阶段,由( )对施工测量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对于地下水埋藏浅的路基地段,宜采用______排水。
顶推法施工在发生下列( )情况下要停止施工。
模板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______以上,且保证表面不受损坏方可拆除。
某新建双线铁路的一段软土地基,初步设计有两种处理措施,一种是插打塑料排水芯带,一种是浆喷搅拌桩。
问题:
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应按下列限值辅助控制填筑速率: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 ),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 )。
钢梁悬臂拼装的主要方法有______。
铁路地基处理施工前,需要试桩且不少于2根的方法有______。
ZPW-2000轨道电路室外设备有( )。
建设长200m的铁路隧道,岩体节理密集且整体完整,应采用以( )为主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
常用建筑钢材主要有( )。
土袋围堰适用于水深( )的土。
背景资料: 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某铁路第三标段,起止里程为DK1013+100~DK1025+850。设计资料显示标段内有正线桥梁11座,共有圆端形墩身89个,墩身的结构形式有实心、空心两种,墩身坡比分别为35:1、38:1、42:1,其中墩高30m以下空心墩2个;有2个桥台位于隧道口,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困难,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25m,桩长分别为12m、14m。根据施工方案,墩身内、外模板均要求采用定型钢模,且不改造后利旧。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采用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经招标选用了有资质的某劳务公司组建架子队承担桥梁墩身施工。双方签订了劳务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架子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由劳务公司人员担任,施工机械由劳务公司自带,定型模板及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供应,劳动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人员签订。 事件二:桥梁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组织编写完技术交底资料,立即下发给架子队,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宣讲,技术交底资料经工程部编制人员及工程部部长签字后存档。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 事件三:项目开工一个月,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了责任成本合同,明确项目成本预算目标为43500万元。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变化情况为:设计变更增加成本500万元,因质量问题返工增加成本200万元,因发生安全事故赔偿60万元,因市场变化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300万元,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160万元。工程竣工后,公司按照成本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项目成本预算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 问题:
在安全监控视频系统中,最关键的工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