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五)背景资料:某公司承担了一项长途直埋光缆线路工程,全程210KM,线路经过城区、农田和草原
案例分析题背景某项目部负责施工的某市移动通信基站安装工程,包括39个基站的安装及调测工作,工程工期要求60天,保修期1年。项目部在完成了5个基站以后,建设单位提出本工程项目完成一个基站、验收一个基站、投产一个基站。本工程的设计比较细致,工程中未发生设计变更;项目部的管理认真,工程中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数量不足,部分工程文件的签认不及时。项目部针对每个交验的基站分别整理上报了竣工资料。 建设单位将部分验收合格的基站交由代维单位维护,此部分基站随即进入到了试运行阶段。建设单位在验收完最后一个基站2个月时,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一个月以后,建设单位编制完成初步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并办理了相关备案手续。在竣工验收后半年时间中,设备运行正常;在竣工验收后一年半时,由于部分基站电池充电性能出现问题,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前去处理。 2.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通信运营商计划在某地建设移动系统试验网工程,委托只有设备入网资质的移动设备生产厂商编制了初步设计,工程估算价约280万元。初步设计得到运营商的批准后,该运营商采用包工不包料的形式将此工程承包给一家长期合作的施工单位,并委托施工单位进行基站站址工作,后由设计单位根据选址及设备的情况编制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由于部分站点选择在民用建筑上,运营商工程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又委托施工单位负责完成所选站址的租用谈判工作。 在此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运营商做出了相应处罚。 2.问题
案例分析题建设单位应分别在何时完成 A 施工单位结算文件的审定和保修金外的工程款的支付。
案例分析题(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项架空光缆线路工程,途径郊区、农田、乡镇、村庄,跨越绿化林区和多条乡村公路,其中有一处与一条架空光缆交越,另一处与一条10KV电力线交越
案例分析题补充基站站点参数表缺少的参数。
案例分析题(三)背景材料:某通信工程公司承担西南某市一项室内管道光缆线路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让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从施工作业特点,危险因素,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等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讲解,并要求参会人员在交底记录上签名
案例分析题某运营商新建光缆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已完成,工程估算价为2500万元,通过招标确定了一家施工单位,并委托一家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实施监理。中标施工单位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收到开工令后,工程顺利开工。本工程直埋部分与一条地下自来水管交越,部分路段采用立杆架空敷设;工程中为了保护光缆需做沟坎加固,部分地段回填时要求夯实。工程进行一段时期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要求施工单位先完成其中某一中继段光缆的施工,验收后投入使用,然后再进行其他段落的施工。
案例分析题(三)【背景资料】
某通信工程公司承接的一项架空光缆线路工程位于丘陵地区
案例分析题(五)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项传输设备安装工程,共有2个站,合同约定工期70天
案例分析题背景 A施工单位具有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通过招投标承接到某通信运营商的六省长途传输设备扩容工程的施工任务,工程造价约2亿元人民币。由于施工阶段A施工单位正在从事另外一项大型工程的施工,因此没有足够的资源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此项目,限于合同工期和需求要求,A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经协商后,将其中三省的工程量(约8000万元的工程造价)分包给具有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的B施工单位施工。 本工程中,A施工单位将材料检验、线缆绑扎、单机及系统测试作为关键过程进行管理。B施工单位按照A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并在施工前请A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给作业人员讲课,然后上岗。B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将施工要求向三个省的施工负责人作了口头交底。B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放绑的线缆多次出现返工,并且两个机房更换列熔丝基座时发生了短路事故。 质量监督机构现场检查时,发现B施工单位的机架安装、焊接、线缆绑扎等工程量均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对A、B两个施工单位均做出了处罚。B施工单位认为工程由A施工单位承包,不应处罚自己;A施工单位认为质量问题是B施工单位造成的,自己也不应受到处罚。 2.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施工单位中标一设备安装工程,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要求专职安全员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并监督施工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案
案例分析题某通信施工单位承担某地移动通信基站安装工程,主要内容为基站设备、天馈线系统、传输设备及配套电源设备的安装和测试。设备及主材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开工初期,项目部组织现场检查时,没有找到材料的现场检验记录,现场负责人解释,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都有合格证,不需检验。事件二:项目负责人到A现场检查时,施工人员正在塔上安装天馈线。由于天气炎热,一些人员赤膊作业,个别人不系安全带,工作完成后随手把工具从塔上抛下。事件三:6级大风天气,现场负责人指挥施工人员继续进行塔上作业,保证了工程进度。事件四:当地质量监督站到现场检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没有与质量监督站发生任何关系为由拒绝接受检查。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项目部负责某本地网直埋光缆线路环网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承包,工程的路由报建工作已由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定于4月15日开工,工期37天。工程包括三个中继段,A中继段长50km,B中继段长60km,C中继段长70km,三个中继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网结构。 项目部将三个中继段均分为两个作业组进行流水作业;每个中继段的作业组中,1组负责挖沟及障碍处理,2组负责放缆、回填及标石的埋设,各组的日进度均为2km;三个中继段的路由复测工作分别由TA、TB、TC三个作业组完成。光缆盘长为标准盘长2km。由于施工单位只能为项目部配备一套测试仪表及一台熔接设备,因此项目部安排三个中继段的接续测试工作均由D组负责完成。各中继段的竣工资料整理工作包含在施工过程中完成,不再单独安排时间编制。各组的工作量、完成时间以及需完成的工作见下表。 2.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光缆线路工程采用直埋敷设方式,途中需穿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级生态保护区,部分路段沿电气化铁路敷设。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了策划,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顺利开工。施工过程中发生部分路由变更,使得工程停工10天,窝工损失5万元;增挖光缆沟用25天,增加费用5万元;建设单位要求在50km路段内同沟增设一条24芯光缆,增加费用7万元;顶管机故障延误工期5天,损失2万元。测试中发现部分光缆对地绝缘不合格,且光纤接续衰减过大,不合格接续点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分析原因后,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光纤接续衰减达到了指标要求。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架空光缆线路工程位于南方某市郊,工程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建设单位根据初步设计与材料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合同,并经过招标选定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与施工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时,建设单位认为施工单位在此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有贷款的问题,双方协商取消了费用表中的财务费,建设单位最终与施工和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合同。施工合同规定本工程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承包方式,工程预付款为合同金额的5%,工程开工日期为4月1日。开工后施工单位一直未收到预付款。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经常下雨,施工单位的实际进度滞后,并且出现窝工的问题,施工单位据此向监理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的索赔申请。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计取更多的工作量,在敷设光缆时,在规定预留光缆的电杆上多预留了15米光缆。由于工程在山区施工,向山上运电杆的难度很大,工效降低很多。施工单位在做工程结算时,考虑到上述因素,因此将立杆的工作量在山区立杆定额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的系数。 2.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120KM,分为三个中继段,工程采用 G.652 光缆,项目部依据现场摸底报告
案例分析题对PVC管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题(四)【背景资料】
某核心网交换设备安装工程,合同约定工期为30日历天
案例分析题某通信工程公司承接了一项架空光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部分路由因规划问题导致变更,造成停工数日。事件二:在对沿线进行工程质量检查时,发现部分杆路倾倒,调查发现,隐蔽工程签证记录中拉线地锚埋深的检查记录显示埋深小于1m,且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其他记录符合要求。另外风暴拉线设置间距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事件三: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提交了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工程说明、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已安装设备明细表、开工报告、交(完)工报告、验收证书、隐蔽工程/随工验收签证、竣工图及竣工测试记录。监理工程师认为内容不全,将资料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