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石膏板应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周边螺钉的间距不应大于( )mm。
下列土方开挖方式中,属于无支护土方工程的是( )。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宜采用( )的方法。
背景: 某车库工程,地下4层,地上局部两层,由于地下室埋深较深,对防水的要求比较高,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均采用C30 P12的防水混凝土,外墙采用外防外贴法附加两层4mm+4mm的SBS卷材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槽回填时,回填土由两处取土场外购,一处土质为砂土,一处为粉质黏土,回填施工时控制其含水率均为13.2%±1.5%。事件二:地上部分局部设计有下沉广场,广场中庭设计有一处铝合金骨架隐框玻璃幕墙阳光房,拟采用单层镀膜中空玻璃。 问题:
【案例四】
背景材料:
某工业项目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000m
2
,由三个单位工程构成,分别为筒中筒结构塔体、13个连体筒仓和附属建筑,建(构)筑物最大高度为60m,其中塔体最大开挖深度6m,基坑面积19m×16.5m。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平均层厚约0.5m)、淤泥质地层(平均层厚约9m,夹杂不均匀的细砂)、细砂层(平均层厚约1 m)、粗砂层(平均层厚约3m),地下水位一1.5m。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钢板桩支护,复合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的支护方案。选用12m长钢板桩,桩脚进入粗砂层。选择角撑型钢内支撑,共两层。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自夜间开始。在第二天早晨上班时,技术负责人发现,紧临基坑
2m的马路路面开裂、路基下沉。此时基坑已开挖至一4.0m标高,技术负责人便立即要求对基坑顶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结果是,顶部向坑中心方向偏移15cm,钢板桩变形较大,超出规范允许要求。项目部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共花去费用30万元。经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程序颠倒,一次下挖深度过大(方案规定2.5m,实际挖4m)造成的,当时无管理人员跟班检查,基坑施工是班组长组织,工长未向班组交底(公司规定班组级交底由工长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监理旁站。
事件二:基坑成型后,基底淤泥逐渐隆起,基坑变形较大,经查,是由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粗砂层,导致基坑隆起,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向坑内堆载(砂石),控制了坑底隆起,然后将钢板桩重新复打到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3天,工厂的生产废水管道破裂,大量废水涌至基坑周边的截水沟内,造成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立即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处理。
问题: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生产工艺实行( )。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 )试验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建设单位的下列行为中,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
某仲裁委员会对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一案作出裁决后,发现该裁决存在超裁情形,甲公司与乙公司均对裁决持有异议。关于此仲裁裁决,下列( )选项是正确的。
组织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是项目( )。
DS
3
水准仪的数字“3”代表( )。
下列计划中,属于资源投入计划范围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的内容有( )。
关于砌体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拉结钢筋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二级焊缝不得有( )等缺陷。
建筑物的组成体系包括( )。
实行开工报告审批制度的建设工程,对开工报告审查的内容中与颁发施工许可证的工程不同的是( )。
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时,其包含的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率至少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