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按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测量中所有的必测项目。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压入式通风机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其额定风量为2250m
3
/min,风压为6000Pa,发电机功率为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φ1500mm(压入)和φ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
3
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个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李成标、百米标等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B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原设计采用射流是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问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山区公路工程,业主在招标时给出了工程量清单,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进行报价,给出的工程细目共7部分。投标时,承包商在核算工程数量时发现桩基的设计数量比清单数量少,承包商为了降低报价,就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了更改,按更改后的数量进行报价;在某桥梁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发现没有模板和脚手架细目,认为业主整理有漏项,以后工程施工时再进行增项,在报价时未考虑此费用。各细目的单价确定后,承包商进行了汇总,得出了投标总价,写入了投标书。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路面结构设计图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B}}合同清单单价表{{/B}}项目单位单价/元备注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m2126.9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68.5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m252.5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m226.1………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问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项目,经过招标投标确定了一家施工单位承担该公路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任务,双方签订了总承包合同,该承包商由于某些原因,将该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分包给另外一家承包商来施工,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总承包商为了加强施工物资采购,采用了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经过招标投标过程,确定了一家供应商,双方签订了施工物资采购合同。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质量检查控制。
[问题]
问答题平地机主要用于进行哪些作业?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全长1.2km,基础采用钻孔桩,桥梁墩台采用实心墩,桥梁上部结构连续梁桥。
施工单位对钻孔桩施工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1)桩位坐标控制。(2)垂直度的控制。(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施工单位对实心墩施工中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3)墩身垂直度控制。(4)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5)墩顶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施工单位对连续梁桥施工中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1)支架施工。(2)浇筑施工。(3)挂篮悬臂施工。(4)预应力梁施工。
[问题]
问答题公路工程质量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类?并分别说出其作用?
问答题沥青面层施工用粗骨料应尽量选用哪些材料?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问答题背景: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200m)和一段长220rn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m),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m处(原地面高程为±0.0m),下水道基坑设计底高程为-5.5m,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下图),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一: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m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二: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问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工程K30+200~K30+500,地势平坦,路基断面形式为路堤,路堤边坡高度平均22.3m,路基填料为2公里外的路堑挖方,调运过来填筑,拟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借土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性基底处理,然后确定分层的松铺厚度,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宽度等于填层设计宽度。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式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
问答题明挖基础施工的方法除混凝土加固坑壁开挖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路线全长30.85km,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2×3.5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下图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室、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下图所示,B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针对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4条技术要点如下:1.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当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3.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超宽路段,应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并同时碾压成型;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粒混合料,含水率应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个百分点。事件二:施工单位对K5+500~K5+800路段的基层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实施养护,但因养护条件欠佳,导致基层出现了裂缝。经过弯沉检测,该段基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裂缝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事件三: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完成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交工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书附自检评定资料和C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向项目法人提交了D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总结报告。项目法人接收资料后,及时按规定组织了交工验收。问题:
问答题桥梁工程中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问答题
某桥梁工程:全长1.2km,基础采用钻孔桩,桥梁墩台采用实心墩,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连续梁桥。
施工单位对钻孔桩施工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 (1)桩位坐标控制。
(2)垂直度的控制。 (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施工单位对实心墩施工中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 (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
(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 (3)墩身垂直度控制。
(4)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 (5)墩顶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施工单位对连续梁桥施工中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为: (1)支架施工。
(2)浇筑施工。 (3)挂篮悬臂施工。 (4)预应力梁施工。
问题:
问答题(二)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4+100~K28+1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护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 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平面布置图,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对此进行了评价。 问题:
问答题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28.5km,路面结构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弯拉强度5.0MPa)。其中K3+500~K4+020为路堑段,K6+120~K6+850为河滨段。
为了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流水,在K3+500~K4+020路两侧设置了纵向水沟。在路面施工中,为了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添加了外加剂。
通车1年后,K6+120~K6+850路段的路面多处出现纵向裂缝。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问答题(三) 某高速公路全长50km,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设施精良。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防止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发生离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和平整度及接缝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接缝的处理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设置试验层,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和中严格控制骨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压路机由2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台1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题:1.施工准备中,控制石料除了规格和试验外,堆放应注意哪几点?
问答题
(四)
某道路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根据该工程作业内容、土质条件、运距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相关工程和设备的情况,对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进行了选择和协调。具体施工中的部分工程施工机械的配置如下:
(1)对于清基和料场准备等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的施工机械与设备主要有铲运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和平地机;
(2)对于石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凿岩机和自卸汽车;
(3)对于石方填筑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平地机、推土机、洒水车和挖掘机。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