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公路土方路基施工,大部分路段位于膨胀土地区,经试验检测,判定该路段膨胀土属于中等膨胀土,施工单位在填方路段直接使用中等膨胀土填筑碾压,压实土层松铺厚度30cm;在挖方路段路床超挖30cm,再用石灰处置土进行回填。 [问题]
背景 某桥梁工程,其基础为钻孔桩。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A公司总承包,其中桩基础施工分包给B公司,建设单位委托了C公司进行监理。 A公司要求B公司在施工前复核了该工程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在经A公司技术人员审核签认后,指令B公司进行该桥桩基础的施工。该桥1号桥墩桩基础施工完毕后发现整体桩位(桩的中心线)沿桥梁中线偏移,偏移量超过了规范允许的偏差。经检查发现,造成桩位偏差的原因是桩位施工图尺寸与总平面尺寸不一致所致。于是,A公司与监理公司共同商议按以下方案处理,并由A公司指令B公司尽快组织实施。 (1)补桩; (2)承台的结构钢筋适当调整,外形尺寸做部分改动。 [问题] A公司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为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做?
背景 某项目经理在一次“加强成本管理,控制项目成本”的会议上就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成本控制的方法说了以下一番话: (1)成本管理原则:在该工程的成本管理中要实行成本最低化管理,即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要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的工作之中;要实行成本责任制,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项目成本管理。 (2)成本控制方法:为了使成本管理取得好的效果,要认真编制施工图预算,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要加强质量管理,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严格控制质量成本,也就是控制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损失费用;要定期开展“三同步”检查,即进度、质量、成本要同步。 (3)成本分为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两部分,其中直接工程费又可以分为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具体分类是: 1)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2)其他直接费: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夜班津贴及有关照明设施等增加的费用、职工探亲路费、工地转移费; 3)现场经费: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行车干扰施工增加费、现场施工辅助费; 4)间接费:企业管理费、财务费、主副食运输补贴。 [问题]
背景 某桥梁包括引道长1.58km,是按照双向六车道、行车时速120km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的。通过公开招标,业主选定甲施工单位为该大桥的承建商,负责大桥的施工。在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施工现场等目标的实现,并拟定了现场生产要素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问题]
背景 某高速公路F合同段湟水河大桥,上部构造为1×30m简支T梁,在两桥台处设置FD-80型伸缩缝,设计伸缩缝宽度为4cm。桥面铺装采用10cm钢筋混凝土和6cm沥青混凝土。 7月份完成梁体安装(本地气温情况是7、8、9月平均气温25~30℃,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梁体与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前,按设计尺寸和位置预埋了伸缩缝连接钢筋。由于正值高温季节,施工单位将伸缩缝宽度调整为6cm,将伸缩缝锚固件与预埋钢筋绑扎后浇筑填缝处混凝土,因工作面狭窄,采用插捣方法振捣,以确保伸缩缝后浇混凝土质量,最后铺沥青混凝土。 [问题]
背景 某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某安全警示牌妨碍高处作业,经工地安全员批准后拆移; (2)拆除高处模板时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3)起重机械在距沟槽坑边2m处停置进行作业; (4)在进行露天作业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人连续点火15根。 [问题]
背景 东北平原某高速公路位于地下水丰富地区,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如下: (1)在填方路基边坡坡脚3m外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 (2)为降低地下水位,设置管式渗沟,并在长100~300m管式渗沟末端设横向泄水管; (3)低填方路段设边沟,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加固; (4)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在拦水带开口处设急流槽引离路基,与高路堤急流槽连接处设喇叭口。 [问题]
背景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级配碎石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上:[问题]
背景 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分两层碾压。两层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合格率90%)、纵断高程(合格率85%)、平整度(合格率85%)、宽度(合格率88%),横坡(合格率92%)和边坡坡度(合格率90%),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问题]
背景 某市拟兴建一条中心城区通往新区的6车道二级城市道路,全长15.8km,该城市道路要横跨110国道。总承包单位编制了交通工程综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结合了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并根据交通工程施工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了其他内容。在具体编制过程中,总承包单位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有关资料,并全面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工程概括和施工条件后,确定了施工方案,选择了施工工艺,安排了施工顺序,制定了控制计划和施工措施。与此同时,编制了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问题]
背景 西湖中桥是一座15m的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简支梁桥,桥宽9.5m,重力式桥台。桥位处地质覆盖层为厚2m的强风化泥岩,桥台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桥梁顶面距自然地面线的平均高度为8m。在距桥位3km处有一个大型水泥厂,混凝土所需用的砂石级配良好。施工单位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直接支撑在地面,为防止支架变形,整个钢管支架设置了多道斜撑和横撑。此外,为确保梁体的外观质量,选用了优质钢模,采取多种固定模板的措施。由于浇筑混凝土时正值高温,采用了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多时段直接洒水养护。拆模后发现梁体外观光整,但在梁底和桥面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裂缝,梁底有横向裂缝。 [问题]
背景 某桥2号墩基础为声2m、桩长25m的钻孔灌注桩,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以下依次为黏土、卵砾石、强风化泥岩。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2.5m。采用钢护筒结构。 [问题]
背景 东方路桥公司中标承包了某高速公路工程后,组成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部、材料部、合同部、财务部等。 (1)技术部在对收集的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在路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填土路堤的施工方法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施工程序为: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压路机碾压→平地机整平。 (3)为保证施工质量,对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为: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路基原地面处理; 3)路基横坡要满足要求; 4)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4)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技术部提出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有: 1)施工方法和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2)项目总进度计划;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4)布置好堆料点、运料线、行车路等。 [问题]
背景 某公路工程项目,在某段隧道施工中的部分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是: (1)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30m以外的安全地点; (2)爆破后必须经过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人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端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 (3)一个爆破工一次点燃的导火索根数不宜少于3根; (4)有轨机动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m/s; (5)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问题]
背景 某路桥工程公司承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务,该公路竣工后,施工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工程质量检验。施工单位对路基工程做了如下方面的质量检验: (1)路基的宽度和标高(包括边沟); (2)路基的平面位置; (3)填土压实度、弯沉值; (4)边坡坡度及边坡加固; (5)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截水沟、排水沟的位置和形式是否正确。 [问题]
背景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先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撒铺填隙料和碾压 [问题]
背景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规定钢材由业主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厂家负责运输到工地。当第一批钢筋运至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业主指定用的钢筋,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即可用于工程,反正有质量问题由业主负责。 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制定如下试验管理制度: (1)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2)试验室在工序施工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需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 (3)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15%频率的抽检; (4)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 [问题]
背景 某桥基础为6根声2.0m的钻孔灌注桩,上置8m×12m×3.5m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顶面比原始地面线低0.5m。地质与水文条件如下:0~0.60m砂砾石,下为黏性土,施工期间的水位刚好淹没原地面线。 [问题]
背景 某桥梁重力式桥台,基础尺寸为10m×8.0m×1.0m,地质条件依次为覆盖层厚3.5m的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和1.5m厚的强风化泥岩,下为中风化泥岩,基础嵌入中风化泥岩1m。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根据该桥台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护的加固措施,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 [问题]
背景 在大多数公路工程中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如果加上预算材料费以外的材料消耗,则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更大。因此,对材料费的控制就成为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施工企业应加强材料的计划管理,认真查明材料的需要,经过对材料的供需平衡来编制各种计划,确保材料费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