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在量测地表下沉项目时,应采用( )进行量测。
关于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对原材料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路基土中含有较多的黏粒及其他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成分,最可能产生( )。
一般适用于松散、中密砂土、粘性土的沉入桩施工方法是( )。
下列情况中应浇洒透层沥青的是( )。
对于土石填筑工程,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时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 )。
为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称为( )。
细粒土的密度测试方法一般选用( )。
关于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为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 )等低水化热水泥。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高速公路路基H合同段工程施工,该区段设计车速1 00km/h,平均挖深19m,路基宽度26m,其中K20+300~K20+520为石质路堑。该区段岩石为石炭系硅质灰岩,岩石较坚硬,多为厚层构造,局部呈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要求路堑采用钻爆开挖,爆破石渣最大允许直径为30cm,对开挖石渣尽可能提高利用率。
施工单位编制的爆破设计方案摘要如下:
(1)边坡采用预裂爆破,路基主体尽量采用深孔爆破,局部采用钢钎炮、烘膛炮等方法。
(2)采用直径8cm的钻头钻孔,利用自行式凿岩机或潜孔钻一次钻到每阶平台设计标高位置。
(3)爆破顺序采用从上至下的分台阶、顺路线方向纵向推进爆破,控制最大爆破深度不超过10m,纵向每40~50m为一个单元,边坡和主体采用微差爆破一次性完成。
(4)边坡预裂爆破孔间距为1 m,采用“方格型”布置,按水平方向控制炮杆位置,路基主体内炮孔间距4m,采用“梅花型”均匀布置。
爆破设计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时未通过,退回后由施工单位重新修改。
在确定爆破安全距离时,施工单位按《爆破安全规程》中安全距离不小于200m的规定,将安全距离设为200m,并布置警戒线。爆破结束后,未出现安全事故。
K20+300~K20+520段需开挖石方140 000m
3
,采用2台装载机(每台作业率720m
3
/台班)和6台自卸汽车(每台作业率300m
3
/台班)配合装运石方,其他机械均配套,将石方调运到两端的填方路段。
施工完成后,对路基工程进行了质量检验,其中针对K20+300~K20+520路段,实测了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
问题:
粒料基层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某梁式桥,桥面高程200m,梁高2m,桥面铺装0.5m,低水位180m,常水位185m,最大洪水位190m,桥梁高度为( )m。
不属于重力式挡土墙施工的主要工序是( )。
下列( )不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加筋土挡土墙的施工主要工序有( )。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线右侧濒临花溪河,属于沿溪线,河流的常水位3~4m深。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填隙碎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湿法施工。现将施工单位对湿法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备料时,对集料的颗粒组成不做级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径为铺筑厚度的0.5~0.7倍;②采用单层铺筑,严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③在“碾压滚浆”工序中,在无超高的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碾压从公路中心开始,逐渐错轮向两侧路肩进行;④在设超高的曲线路段,碾压从公路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公路外侧路肩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对以下项目进行实测检验:压实鹿(^)、弯沉值、平整度、厚度(△)。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沿线填方高度超高6m的路段以及临河危险路段,在路基边缘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N。问题:
施工机械使用费指使用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 )。
关于钢板桩围堰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先张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检查项目主要有( )、同一截面内断丝根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