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中,( )在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和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中是相同的。
B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B
下列说法中,符合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制度的有( )。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其高度不得小于( )m。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其主线一般路段及收费广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见下表。备注:①沥青路面的上、中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②沥青路面面层之间应洒布乳化沥青作为C,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应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作为D,之后应设置封层。本项目底基层厚度为20cm,工程数量为50万m3。施工单位在底基层施工前完成了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等标准试验工作,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审批。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对该试验报告的计算过程复核无误后,批复同意施工单位按标准实验的参数进行底基层的施工。本项目最终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并实施的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合比为:水:水泥:碎石(10~30mm):碎石(5~10mm):石屑(0~5mm)=5.8:3.8:48:10:42,最大干密度为2.4g/cm3,底基层材料的施工损耗率为1%。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 )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施工,K20+300处有一座主跨为5×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中间桥墩均为水中墩,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制梁场设在一侧桥头挖方路基上。事件一: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制度一: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生产副总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制度二: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如果书写错误,必须用涂改液进行涂改。制度三: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A”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事件二: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事件三:施工单位在张拉过程中第2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统计,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事件四:施工单位购买了定型钢模、脚手架等,并按周转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使用和管理。对于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施工单位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问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的方法除三辊轴机组铺筑方法外,施工方法还有( )。
B案例分析题共3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B
塑料排水板顶端埋入砂垫层的长度不应小于( )m。
滑模摊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 )。
雨期开挖路堑时要注意的事项有(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 )。
既能测量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又能测量其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是( )。
有关对捶面防护适用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 )。
某二级公路一座中桥在施工中发生主拱圈垮塌,未发生人员死亡,但直接经济损失(含抢修费)达到580万元,该工程质量事故属于( )。
梁式桥中跨径较小的桥是( )。
在SAC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建议表面层的压实度与空隙率的标准分别为( )。
地下连续墙是将分段施工的单元地下墙连接成连续的地下墙体,替代传统的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等,起(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