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占用慢行道和便道要获得( )部门的批准。
关于重力式砌体墩台施工要求,正确的有( )。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 )。
通常贯穿省、地区或连接城市的长输管线是( )输气管道。
高压和中压A燃气管道,应采用( )。
暗挖隧道外的超前加固技术不包括( )。
背景: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①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②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③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④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
关于控制基坑变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悬臂浇筑用挂篮结构中,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的有( )。
背景资料:某市政公司承建了城郊农贸市场的一个大型停车场。该停车场设计采用200m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和30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面层为200mm厚水泥混凝土。该公司项目部根据设计图纸,做了现场准备工作,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后开工。在实际施工中,监理发现了如下问题:(1)施工单位拌制石灰稳定土,采用的土中有机物含量在15%左右;(2)采用的生石灰消解后通过了15mm方孔筛;(3)基层碾压时,底基层和基层一次碾压成型;(4)混凝土模板用干木模,厚度40mm,每2m设一处支撑;(5)混凝土面层胀缝设螺纹筋传力杆,安放在混凝土板的下部;问题:
关于石灰稳定土基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沥青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变形又不开裂的能力,说明其具有( )。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双孔箱涵顶进工程。箱涵横断面总宽度28m,预制高度6.5m,沿道路中线预制长度22m。箱涵前设钢刃脚,顶进后背挡土墙用工字钢密排,混凝土预制顶进后背块做后背。预制箱涵采用明挖基坑施工,基坑自然放坡,坡度1:0.5。现况地面标高为20.5m,地下水位于现况地面以下3m,基坑坑底标高为13.5m。施工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期为3月1日~6月30日。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顶进挖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按设计要求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切±30mm顶进;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2天,正在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问题:
地铁明挖隧道结构的防水优先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少于( )MPa。
地下管道局部修补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铰接管法、灌浆法和( )。
采用气动或液动爆管法进行管道更新,新管直径最大可比旧管大( )。
采用肥皂水对燃气管道接口进行检查的试验是( )。
关于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柱式墩台模板、支架除应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外,稳定计算中应考虑( )影响。
水池施工中,橡胶止水带的接头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