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单位施工一段围岩破碎,且有淋水的巷道工程,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衬砌)支护,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厚度30cm。施工单位在技术措施获批准后,考虑到淋水影响决定在原配合比的基础上每立方米混凝土增加50kg水泥用量。施工中,巷道掘进断面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施工单位据此开始浇筑混凝土。一个月后检查巷道规格符合要求,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合格;但2个月后混凝土碹出现顶部变尖、断裂现象,造成返工。施工单位为增加水泥用量和巷道返工费用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认为碹顶断裂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碹厚度不够,属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认为砌碹厚度、强度均达设计要求,双方因此发生纠纷。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选矿厂工程。该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部分项工程费1600万元,措施项目费18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38万元,其他项目费用20万元,规费45万元,税金62.9万元。合同约定,当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减少)幅度在5%以内,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加幅度大于5%时,按原清单综合单价的0.9倍结算;工程量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原清单综合单价的1.1倍结算。基础工程施工时,为确保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施工单位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将施工方案中的基坑降水深度5.1m增加到6.0m,由此多投入措施项目费7万元。工程结算时,经现场测量,A、B分部分项工程量变化如下表: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选矿厂在生活区附近修建一座三层工业厂房。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基础底面距地表7m,施工期间地下水位距地表3.2m。施工单位A中标承包了该工程,A将其中的地基基础工程和门窗安装分别分包给了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B和C。施工单位B针对基础施工制定了以下方案:(1)基坑采用放坡开挖,不设支护,四周设管井井点进行降水,井点只在开挖作业时抽水;(2)桩基础采用一台柴油打桩机昼夜连续施工;(3)挖土机从基坑一侧挖到坑底后,向后退行。将土方堆放在基坑边缘以方便回填。在桩基础施工中,为加快打桩速度,施工单位采用了大桩锤并加大油门作业,造成多根桩顶面混凝土破碎。现场施工人员对破碎部分凿平修补后随即将桩继续打入。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矿井主、副井筒掘进同时到底,井筒工程结束后迅速转入井底车场施工。井底车场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天)。实际施工中M工作因遇断层破碎带拖延15d,H工作因施工方案调整,工作持续时间更改为40d。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岩石巷道掘进断面8m2,计划循环进尺2.2m。由施工队提出的原爆破作业措施采用锥形掏槽,炮眼深度2.5m,炮眼直径42mm,药卷直径25mm。项目部审核纠正了该措施的不当之处。在一次放炮后工作面崩落岩石甚少,班长观察发现在近顶板处有两处雷管脚线折断出现拒爆事故。为不影响正常循环,班长立即安排爆破员和一名装岩工人处理该雷管断线问题,其余人员参加连接母线和准备打眼工作。此安排遭多名工人拒绝,引起纠纷,致使该班全体人员(包括班长)未完成瞎炮处理就离岗升井。结果施工队对拒绝班长安排工作的人员予以扣发当班工资、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罚。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矿井副井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筒掘砌同时到底,井筒工程结束后,为迅速转入井底车场施工,施工单位编制了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天。工程实施中,H工作因故延误了30d。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下方数据为工作时间,单位为月。施工中,工作E由于业主修改设计,使其耽误工期2个月,为维持原工期不变,经业主同意,施工单位增开了一辅助巷道,安排在D工作后面,G、H工作前面,工作名称L,时间1个月,可使工作G的施工时间缩短到3个月。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新建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该矿井主井井深700m,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在井深300~310m需穿过K含水岩层,预计涌水量35m3/h左右。某施工单位中标该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由二级矿业工程注册建造师王某担任项目经理。2013年2月10日,井筒施工至305m,未揭露到K含水岩层,施工单位认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继续组织施工。2月14日,当井筒施工至312m时,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后证实揭露到K含水岩层),涌水量达40m3/h,事故造成3名工人重伤,井筒被淹40m。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紧急安装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经建设单位同意,该段采用了工作面注浆治水措施,安全通过了K含水岩层。经统计:突水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影响工期10d;工作面注浆发生费用50万元,影响工期25d。施工单位对此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问题:
案例分析题一大型企业购置了一矿产资源并获得该资源相关的地质勘探报告。准备筹建一大型矿井。该企业为了加快项目进程,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的同时,就开始办理各项采矿和建设许可手续,并要求设计单位先完成井筒设计以便尽早开工建井。设计单位完成井筒设计后给出的资料为:主井深780m,直径6.5m;副井深730m,直径8.0m;回风立井深660m,直径5.0m。 井筒设计完成后,该企业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对矿井的三个立井井筒分4个标段进行施工招标,其中副井、回风井各为一个标段。主井由于位于运输水平以下装载硐室,其结构复杂,故决定以运输水平大巷标高为界分为上、下两个标段。四个标段分别交纳投标保证金,各标段工程概算及要求的投标保证金如下表所示。每家投标单位最多可选择2个标段投标。 施工单位甲根据招标文件确定对C、D标段进行投标,并由二级矿业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王某担任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斜巷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0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为安全通过破碎带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巷道工程,巷道长度700m,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在巷道长200m处将揭露一断层。为保证锚杆的抗拔力,技术措施要求采取2根树脂药卷(快速和中速药卷各一)锚固锚杆;为保证巷道施工安全可靠地穿越断层,技术人员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将该断层地段的支护形式变更为锚网喷与钢支架的联合支护,钢支架间距为0.8m。巷道施工到断层区段时,质检人员在对巷道支护质量检查时发现:岩帮不平整,锚杆孔口处围岩多有片落;虽然锚杆托板尚能紧贴岩面,但是仍有不少的锚杆外露过长,达200~250mm;钢支架安设间距1.0m,且背板很少,支架间仅有少数安设了木棍撑杆;试验的锚杆抗拔力达不到规程要求;质检人员还发现施工人员在锚杆眼内放置树脂药卷的程序不正确,要求立即改正。几天后,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这些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于是又正式下达了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队长立即安排补打锚杆,改正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时隔2天后,顶板发生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段补打锚杆的3名施工人员重伤。施工队为处理施工质量和冒顶事故耽误施工工期4天,为此,施工单位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要求为理由,提出顺延工期4天。问题: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
(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
(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
(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
(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存在什么问题?
(2)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有不妥之处?为什么?
(3)根据上述分析确认的合理开工顺序,施工过程中如果井筒工期出现延误时应当如何进行进度安排和控制?
(4)井筒装备方案有何不妥?
问答题背景
某矿井井底车场和主要硐室的施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中,F工作由于工作面意外出现瓦斯突出,进行处理耽误了1个月的时间;D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在D工作进行了1个月时,增开了一条临时巷道,安排D的后续工作施工,该工作名称为S,在B工作后面,G、J、M工作前面,时间1个月,D工作最后耽误了3个月的时间。
问题
(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是哪一条?工期是多少?
(2)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如何处理?
(3)增加了临时巷道后,绘制出该井底车场施工的网络计划图。
问答题背景
某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施工单位停工1.5个月(全场性停工)。以后在巷道整体支护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施工单位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妥善处理外,还将混凝土的强度由C15提高到C20。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各费率为合同约定):
(1)由于业主修改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
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现场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万元÷18个月×1.2%×1.5个月=8万元
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万元÷18个月×7%×1.5个月=46.67万元
利润=合同总价÷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
=8000万元÷18个月×5%×1.5个月=33.33万元
合计:88万元
(2)由于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的提高索赔15万元。
问题
问答题4.该伤亡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方案,在井田中央布置了主井和副井井筒各一个,副井进风、主井回风。井简开工时,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施工道路尚未完成,暂时利用农村简易道路进行设备和材料的运输。
(2)建设单位供电电源仅安装了一趟供电线路。
(3)施工劳动力主要是刚招聘的新工人,尚未进行培训。
(4)井筒施工图纸仅有表土段,基岩段图纸需1个月后才能到。
由于工期较紧,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匆忙进行了井筒的施工,最后造成施工进度较慢,特别是工程材料运输问题经常耽误,与地方关系协调不好,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问题
(1)该矿井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说明依据。
(2)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
(3)建设单位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有何责任?
问答题某矿井建设施工单位正在进行井简的施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业主联合质量、安全、环保等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查中发现: (1)施工场地的材料堆放混乱,木材仓库距离锅炉房太近,不符合安全规定。 (2)检查人员乘吊桶下井有蹲罐现象,经询问是实习司机开绞车不熟练造成。 (3)提升机房没有配备消防灭火器。 (4)井筒排出的污水直接排向地面河流内。 (5)井口信号装置采用声控信号,与绞车房之间采用电话沟通。 (6)调度室无人值班。 问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煤矿的锚喷支护巷道施工任务。该巷道设计锚杆间排距1m,每断面布置锚杆9根,采用树脂药卷锚固,每根锚杆用1支药卷。设计锚杆抗拔力为100kN,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施工中,建设单位进行了中间验收,检查200m巷道,有关锚杆部分的检查记录如下:1.树脂药卷检查树脂药卷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其中复验药卷抽查了2组,结论合格。2.锚杆检查(1)锚杆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其中复验锚杆抽查了1组,结论合格。(2)锚杆间排距和抗拔力检查:班组相关检查记录齐全;中间验收对锚杆间排距共抽查了3个检查点(断面),其中第2个检查点(断面)9根锚杆间排距检测结果分别为920mm、 960mm、1 010mm、880mm、890mm、1 020mm、1 090mm、1 010mm。锚杆抗拔力按规定进行了抽查。(3)锚杆孔深、锚杆方向、锚杆外露长度的检查方式和数据均符合要求。问题:
问答题5.抓斗坠落事件属于哪一级安全事故?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巷道工程,巷道长度700m,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在巷道长200m处将揭露一断层。为保证锚杆的抗拔力,技术措施要求采取2根树脂药卷(快速和中速药卷各一)锚固锚杆;为保证巷道施工安全可靠地穿越断层,技术人员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将该断层地段的支护形式变更为锚网喷与钢支架的联合支护,钢支架间距为0.8m。
巷道施工到断层区段时,质检人员在对巷道支护质量检查时发现:岩帮不平整,锚杆孔口处围岩多有片落;虽然锚杆托板尚能紧贴岩面,但是仍有不少的锚杆外露过长,达200~250mm;钢支架安设间距1.0m,且背板很少,支架间仅有少数安设了木棍撑杆;试验的锚杆抗拔力达不到规程要求;质检人员还发现施工人员在锚杆眼内放置树脂药卷的程序不正确,要求立即改正。几天后,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这些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于是又正式下达了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队长立即安排补打锚杆,改正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
时隔2天后,顶板发生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段补打锚杆的3名施工人员重伤。施工队为处理施工质量和冒顶事故耽误施工工期4天,为此,施工单位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要求为理由,提出顺延工期4天。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