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3)施工单位是否能向业主索赔?可索赔哪些内容?
问答题4.根据A、B两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分别计算A、B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的边界回风井井筒及相关井下巷道工程,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500m,承担的井下巷道施工工程量计3 500m。该井筒所遇冲积层厚度仅3m,采用普通法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赶在冬季前开工,给施工单位下达了提前1个月(较合同开工时间)开工的开工令,并提供了如下资料:(1)回风井工业广场等高线图及购地范围图;(2)回风井井筒位置坐标;(3)回风井井筒检查孔资料;(4)回风井井筒施工图。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为加快井筒施工速度,保证所承担工程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合理选择了施工设备,并经过紧张的筹备,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仓促开工。开工时,工厂场地平整仍在进行,场内场外仅有农村原有道路。开工后出现了如下事件:事件一:由于开工日期提前,施工材料筹备时间仓促,货源渠道没有全部落实,备料不足,造成开工后不久便停工待料。事件二:回风井开工后,施工单位接到新来的回风井平面布置图,发现主提升机占据了部分永久通风机房位置。事件三:由于农村道路的使用条件未谈妥,施工车辆常在工业广场外受堵。场内道路也因未形成而不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施工进展缓慢,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问题:
问答题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斜井井筒的施丁任务。该斜井井筒净断面面积21m
2
,井筒斜长850m,倾角15°。表土段长度35m,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设计采用锚喷支护,其中在斜长650~680m的岩石破碎地段采用锚喷网和U型钢联合支护。
施工单位在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布置1.0t矿车进行提升运输,利用管路输送混凝土进行工作面喷射施工作业,采用潜水泵加卧泵接力排除工作面积水。为确保施工安全,按相关规定布置有防跑车装置。设计斜井施工速度为85m/月。
在斜井施工达到斜长645m处,施工单位停止了施工进行工作面探水作业。实际探明的涌水量较小。于是施工单位即按通过岩石破碎地段的方案继续向下施工,该方案采用先挖后支,人工挖掘。每进尺1.2m后立即架设金属网和U型钢支架,等完全通过破碎带后集中进行该段巷道的锚喷支护作业。结果建设单位验收时发现巷道变形严重。
问题: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
3
/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
3
/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问题
问答题4.该井筒不合格段井壁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问题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的施工项目。施工中,某一夜班,主提升绞车由司机张某一人值班,在下放吊桶时打盹,导致吊桶全速过放,井底李某正穿过吊桶下方从井筒一侧到另一侧去移动水泵,因躲闪不及被当场砸死。事故发生后,井下作业人员由于恐慌争先上井,赵某没有保险带,为了安全就挤在吊桶中央。吊盘信号工在把吊桶稳好后就发出提升信号升井。在升井过程中,突遇断电,赵某被甩出吊桶坠落身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小组,并上报了施工单位有关领导,同时恢复施工。经调查,赵某是新招聘的工人,以前从未从事过井下作业,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到了施工单位只经过3天的简单培训就下井进行作业。
问题
(1)请说明故发生过程中有哪些人违章,违章的内容是什么?
(2)项目经理在本次事故中有哪些违章行为,相关规定是什么?
(3)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小组有何不妥,应该如何做?叙述事故的处理程序。
问答题(5)在该工程的保修期间发生管道漏水,甲方多次催促乙方修理,乙方一再拖延,最后甲方另请施工单位修理,修理费1.5万元,该项费用如何处理?
问答题背景某矿井开拓系统见下图,一施工单位承担了该矿井的施工任务,施工方案为对头掘进。矿井施工准备12个月,主井比副井先3个月开工,风井比副井晚1个月开工,计划主、副井同时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主井进行临时改绞、副井一次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主井进行永久装备。井下施工不间断进行,井底车场与主要石门及运输大巷等同时安排施工,向采区方向推进。风井方向在到底后也进行改绞,然后掘进回风大巷、采区上部车场及绞车房,向下掘进轨道下山,并与主、副井在采区下部车场贯通。主、副井与风井贯通后,立即开展采区顺槽和切眼的施工,同时平行进行采区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转。矿井开拓系统示意图矿井施工中主要矿建、土建及安装工程计划时间如下:(1)主井井筒15个月(2)副井井筒12月(3)风井井筒10个月(4)主、副井短路贯通巷1月(5)炸药库3月(6)车场巷道及主要石门5月(7)运输大巷10月(8)采区下部车场3月(9)轨道上山6月(10)运输上山6月(11)回风大巷6月(12)采区上部车场及绞车房6月(13)轨道顺槽6月(14)运输顺槽6月(15)切眼1月(16)主井井筒改绞1月(17)主井永久装备9月(18)副井永久装备10月(19)风井临时改绞1月(20)风井永久装备4月(21)采区安装4月(22)工作面安装2月(23)矿井试运转1月问题
问答题3.根据背景材料,分析造成井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煤矿的锚喷支护巷道施工任务。该巷道设计锚杆间排距1m,每断面布置锚杆9根,采用树脂药卷锚固,每根锚杆用1支药卷。设计锚杆抗拔力为100kN,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施工中,建设单位进行了中间验收,检查200m巷道,有关锚杆部分的检查记录如下:
1.树脂药卷检查
树脂药卷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其中复验药卷抽查了2组,结论合格。
2.锚杆检查
(1)锚杆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其中复验锚杆抽查了1组,结论合格。
(2)锚杆间排距和抗拔力检查:班组相关检查记录齐全;中间验收对锚杆间排距共抽查了3个检查点(断面),其中第2个检查点(断面)9根锚杆间排距检测结果分别为920mm、960mm、1010mm、880mm、890mm、1020mm、1090mm、1010mm。锚杆抗拔力按规定进行了抽查。
(3)锚杆孔深、锚杆方向、锚杆外露长度的检查方式和数据均符合要求。
问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单位施工一半圆拱形岩石巷道,围岩中等稳定,普氏系数f=4~6,净断面积12m
2
。
巷道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其中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巷道掘进采用光面爆破,爆破作业措施的部分内容如下:
(1)采用楔形掏槽方式,掏槽孔深度2.2m;
(2)辅助孔和周边孔间距均为0.8m,深度2.2m;
(3)为提高炮孔利用率,采用正向起爆装药。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爆破后围岩表面常有超、欠挖现象,平均循环进尺1.5m。
某次放完炮后,发现在顶板处有1个拒爆的炮孔。为不影响正常循环作业,当班班长立即安排一名装岩工人协助爆破员处理此拒爆问题,其余人员进行装岩运输工作。
问题:
问答题4.项目经理对本次事故处理有哪些不正确的做法?说明正确的做法。
问答题(3)本矿井建设存在哪些违规的地方?所发生的事件责任由谁承担?
问答题(3)本矿井建设存在哪些违规的地方?所发生的事件责任由谁承担?
问答题4.H工作施工方案的调整对紧后工作有何影响?
问答题4、施工后巷道变形修复工作的费用从何处列支?说明理由。
问答题(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一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锚杆锚固力检测结果
统计组数
锚固力/kN
潜固力(kN)
≤69.9
70~73.9
74~77.9
78~81.9
82~85.9
86~90.9
≥91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分组排序
1
2
3
4
5
6
7
西大巷
1
4
3
4
2
4
2
68
104
83
6
东大巷
0
0
3
6
8
2
1
74
90
82
2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