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电信大厦的机电安装工程,由业主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一具有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的A单位承接,同时将制冷站的空调所用的制冷燃气溴化锂机组、电气、管道等分包给具有专业施工资质和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B公司负责安装,设备由业主提供。在签订的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A单位为总包单位,B公司为分包单位。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公司在南方某市承包了一个油库改造项目。工程范围包括新增2个3000m3储油罐,对原有部分输油管道进行改造。其中有一种管材该公司没有焊接过,也没有进行过类似材质的管道焊接。整个改造工程6月30日开工,工期120d。中间只允许罐区日常工作停工5d,才能完成管线的连接,该工程附近有一居民小区。 新建储油罐与原轻质储油罐的最近距离8m,采用气顶法施工,设计要求丁字形焊缝100%射线探伤,其余焊缝为5%;试验合格后,内部用轻质油彻底清洗。 项目部在开工前制定了预控方案,并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但在吊装壁板时产生了较大的变形。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招标承担了某小区采暖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时,有下列事件发生: 事件一:锅炉本体已安装完毕,但钢骨架因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够造成局部垂直度超差。 事件二:与锅炉本体连接的主干管上,发现有一段管子的壁厚比设计要求小了1mm;该段管质量证明书和验收手续齐全,除壁厚外,其他项目均满足设计要求;是由于当时工期紧,原规格管数量不够而采用现有管子造成的。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工业安装项目通过招标,建设单位与土建施工单位和设备安装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设备安装时,监理工程师发现土建单位施工的某一设备基础预埋地脚螺栓位置与设备底座相应的尺寸不符,设备安装单位无法将设备安装就位,造成设备安装单位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经调整,土建单位是按设计单位提供的设备基础图施工的,而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是设备的改型产品,基础尺寸与原设计图发生变化。对此,建设单位决定设计变更,按设备的实际尺寸重新预埋地脚螺栓,仍由原土建单位负责施工。土建单位与安装单位均依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提出了索赔要求。 由于基础交付安装单位工期已拖10天,将影响安装单位的后续工程,因此安装公司增加施工力量和装备赶工,于合同要求日期完工,并向建设单位据以提出赶工索赔。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 某石油化工项目的机电安装工程由A安装公司承包施工,土建工程由B建筑公司承包施工。A安装公司、B建筑公司均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安装公司负责工程材料和部分施工机具的采购,合同工期为244天(4月1日到11月30日),工期提前1天,奖励3万元;工期延误1天,罚款2万元。合同签订后,A安装公司项目部按要求编制了采购计划。其中,工程材料采购计划对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A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前,为保证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施工,A安装公司及时与B建筑公司进行了沟通与协调。但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的原因,土建工程延期12天交付。 事件二:因供货厂家的原因,订购的工业管道安全阀延迟10天送达施工现场。A安装公司项目部对安全阀按相关规定仅进行了整定压力调整。但监理单位认为,安全阀的试验项目有缺失,要求项目部完成。 因上述事件造成了工期延误,A安装公司项目部采取了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使得整个安装工程在12月8日完成。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A公司承接了一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其中,设备均由建设单位采购,材料采购和设备安装工作均由A公司负责。 A公司项目部班组长在成套配电设备安装前,向作业人员明确了其安装程序: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安装固定→母线安装→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项目经理认为上述安装程序中存在工序缺失,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明确正确的施工安装程序,并向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施工人员在成列安装配电柜体时,从两边开始向中部安装。同时,为保证柜体间及柜体与基础型钢的连接牢固,施工人员对连接部位进行了焊接。 事件二: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后,经核查其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施工班组长认为电气设备系统已经具备通电条件。 送电运行前,为预防触电事故发生,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了造成触电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最终,整个工程顺利完工,无安全事故发生。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一个电气设备的安装工程项目。该项目涉及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成套配电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等施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到货后,为检验变压器质量,监理单位直接要求项目部进行吊芯检查。 事件二:因施工现场场地有限,项目部采取相应措施完成了起重机的整体就位及安装。起重中按照要求进行了空载试运转、静载试运转及动载试运转。卸载后,施工人员及时观察起重机的变化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后,便进行变压器等设备的吊装。 事件三:供电系统试运行前,项目经理进行了安全防范措施的检查。其中,电气操作指导书中写明,电气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等。项目经理认为不完善,要求相关人员补充。 事件四:为了规范场容,项目部制定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管理规定。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110kV变电站施工。送电前,质监中心站进行检查,发现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远大于10Ω的设计要求。经查实,发现接地线一处损伤严重,造成接地电阻不合格。项目部分析这一质量缺陷,找出以下4个原因: (1)接地线和电缆管是平面交叉布置,接地线施工在先,电缆管施工在后。施工方案没有保护接地线的措施。 (2)电缆管施工中,施工人员对接地线的损坏没有任何处理和报告。 (3)技术交底不详细,仅在该单位工程开始前做了一次技术交底。 (4)接地线和电缆管同为地下隐蔽工程,但施工记录中没有隐蔽工程记录,其他记录也不全。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机电工程施工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包括A、B两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A办理了中间交接,单位工程B完成了系统试验,大部分机械设备进行了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操作人员刚经培训返回工厂,还未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为使工程尽快投产,建设单位认为联动试运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进行联动试运行,建设单位决定在联动试运行中,对单位工程B未进行单机试运行的机械设备一并进行运行和考核,待联动试运行完成后,再补办B工程的中间交接手续,联动试运行开始后,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单位工程B中,一台整体安装的进料离心泵振动值超标,轴承密封处泄漏,一条合金钢管道焊缝多处泄漏,中断试运行后经检查确认,未查到该泵的开箱检查记录和有关安装施工记录,管道焊缝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抽检比例,存在焊缝漏检现象,根据事件的影响和程度,认定为工程质量事故。 事件二:单位工程A中,一台换热设备封头法兰发生严重泄漏,经检测是法兰垫片损坏,需要隔断系统,更换垫片,致使联动试运行中断3h。事后经检查分析,认定是操作工人误操作,致使系统工作压力超过了设计的规定限值。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承接了一办公楼的电气安装工程,工程内容:室外电气、变配电室、供电干线、防雷及接地装置等。 公司项目部成立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计划等文件。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确定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内容,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落实到位。 在防雷及接地装置施工前,施工班组长明确了以下施工要求。 ①建筑物上的接闪杆和建筑物的接闪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②当利用建筑物外立面混凝土柱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至少有一个接地测试点,接地测试点至少离地1m,并有明显标识。 ③人工接地模块顶面埋深至少为0.5m,接地模块间距至少为模块长度的3~5倍。 ④等电位联结导体间的连接只能采用焊接。 项目经理认为上述施工要求存在多处错误,要求施工班组长进行修正。 工程顺利完工后,工程公司按要求绘制了竣工图。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中学教学楼机电工程,虽建筑面积较大,机电安装仅为电气照明工程和卫生给水排水工程,按合同工期完工。但教学楼外墙仍在装修中,室外的园林绿化尚在施工。因合同是单独签订的,仅是纳入意义上的土建总包管理,该公司为尽快转移施工,所以提出要求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同意办理。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安装公司承接一总装机容量7.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工程内容:5套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塔筒安装、机舱安装、叶轮安装等。每套机组安装高度达75m,需要吊装的工作量:底塔筒(50t)、中塔筒(45t)、顶塔筒(42t)、机舱(70t)、叶轮(60t)。每套机组规格相同,现场施工条件相同,均采用额定起重量120t的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塔筒吊装示意图见图1。图1塔筒吊装示意图在吊装施工前,安装公司确定该工程的吊装为超危大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论证会中论证了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等内容。确定了如下修改要求(见表1)。表1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后的修改要求论证结论修改要求通过安装公司参考专家意见自行修改完善修改后通过不通过最终,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结论为“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吊装过程中,安装公司重点监测了吊点及吊索具受力、吊装安全距离等部位的变化情况。同时,因塔筒分段吊装并连接,安装公司重点明确了塔筒结合面法兰的连接要求。整个吊装工作顺利进行。每套机组安装完成后,安装公司按要求编制了单机试运行方案,并组织了单机试运行。【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工业厂房的动力站安装工程,该工程的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针对该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环境、技术含量、施工风险及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了施工安全策划,编制了具体化、及时化、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做了交底。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华东机电安装公司通过招投标竞争在某市承包一项商务楼的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工程范围包括:采暖及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等。合同造价为1200万元。当施工单位收到设计变更施工图后,采用综合单价法对工程量发生变更情况进行查对,结果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增幅大于原工程量的18%。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用户对某些分部分项工程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向业主提出变更设计要求。智能化监控设备安装后,安装公司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系统功能进行现场测试,传感器用高精度仪表现场校验,使用现场控制器调节给定值或用信号发生器对执行器进行检测。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机电安装施工单位承建一地下动力中心安装工程,建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已施工完成。预埋的照明电线管和其他预埋工作经检查无遗漏。地下建筑物的平面及剖面简图如下图所示。设备布置和设计要求如下:①-2.600m层Ⅰ区安装冷却塔及其水池;②-6.800m层Ⅰ区安装燃油供热锅炉、Ⅱ区北侧安装换热器,南侧安装各类水泵;③-11.800m层工区为变配电所、Ⅱ区北侧安装离心冷水机组,南侧安装柴油发电机组;④动力中心设有通风排气和照明系统,在-11.800m层地面下有集水坑。各层吊装孔在设备吊装结束后加盖,达到楼面强度,并进行防渗漏处理;⑤每种设备均有多台,设备布置紧凑,周界通道有限。安装开工时,工程设备均已到达现场仓库。所有工程设备均需用站位于吊装孔边临时道路的汽车式起重机(40t),吊运至设备所在平面层,经水平拖运才能就位。[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分包一商务楼(1~5层为商场,6~30层为办公楼)的变配电工程,工程的主要设备(三相干式电力变压器、手车式开关柜和抽屉式配电柜)由业主采购,设备已运抵施工现场。其他设备、材料由安装公司采购,合同工期60天,并约定提前1天奖励5万元人民币,延迟1天罚款5万元人民币。 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依据合同、施工图、验收规范及总承包的进度计划,编制了变配电工程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和计划费用。项目部施工准备工作用去了5天。当正式施工时,因商场需要提前送电,业主要求变配电工程提前5天竣工。项目部按工作持续时间及计划费用(见下表)分析,在关键工作上,以最小的赶工增加费用,在试验调整工作前赶出了5天。
工作持续时间及计划费用
代号
工作内容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天
计划费用/万元
可压缩时间/天
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万元/天)
A
基础框架安装
10
10
3
1
B
接地干线安装
10
5
2
1
C
桥架安装
A
8
15
3
0.8
D
变压器安装
A、B
10
8
2
1.5
E
开关柜配电柜
A、B
13
32
3
1.5
F
电缆敷设
C、D、E
8
90
2
2
G
母线槽安装
D、E
10
80
—
—
H
二次线路敷设
E
4
4
1
1
I
试验调整
F、G、H
20
30
3
1.5
J
计量仪表安装
H
2
4
—
—
K
检查验收
I、J
2
2
—
—
进入试验调整工作时,发现有2台变压器线圈因施工中保管不当受潮,干燥处理用去了3天,并增加费用3万元,项目部又赶工3天,变配电工程最终按业主要求提前5天竣工,验收合格后,资料整理齐全,准备归档。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机电设备安装公司承包了一台带换热段的分离塔和附属容器、工艺管道的安装过程。合同约定,分离塔由安装公司制造或订货,建设单位提供制造图纸。由于该塔属压力容器,安装公司不具备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资格,故向某具备资格的容器制造厂订货。安装公司为了抢工期,未办理任何手续,在分离塔运抵现场卸车后,直接就吊装就位,并进行后续的西己管工程。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管道系统压力试验中,塔进、出口管道上的多个阀门发生泄漏。检查施工记录,该批由建设单位供货的阀门在安装前未进行试验。安装公司拆卸阀门并处理完后重新试压合格,工期比原计划延误了6天。安装单位就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向建设单位索赔,遭到建设单位拒绝。 事件二在联动试运行中,分离塔换热段管板与接管连接的多处焊缝泄漏,试运行终止。安装单位对塔泄漏处进行了补焊处理后,再次启动试运行,而塔的原漏点泄漏更加严重,不得不再次停止试运行。分析事故原因,确定是由分离塔质量问题引起的,但未查到分离塔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现场交接记录。由于分离塔待修停工,使该项目推迟竣工投产2个月。为此,建设单位要求安装单位承担质量责任并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南方电子电气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新建液晶屏(LCD)生产车间,其生产线由建设单位从国外订购,A施工单位承包安装。A施工单位进场时,生产车间的土建工程和机电配套工程(B施工单位承建)已基本完工。A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与建设单位、生产线供应商和B施工单位洽谈,编制了LCD生产线安装网络计划工作逻辑关系及工作持续时间表如下。
工作内容
工作代号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d
进场施工准备
A
-
20
开工后生产线进场
B
-
60
基础检测验收
C
A
10
配电装置及线路安装
D
A
30
LCD生产线组装固定
E
B、C
75
配套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
F
B、C
40
LCD生产线试车调整
G
D、E
30
电气控制系统测试
H
D、E、F
25
联动调试、试运行、验收
I
G、H
15
A施工单位在设备基础检验时,发现少量基础与安装施工图不符,B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重新浇捣了混凝土基础,经检验合格,但影响了工期,使基础检验持续时间为30d。 LCD生产线的安装正值夏季,由于台风影响航运,使LCD生产线设备到达安装现场比计划晚7d。A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调整进度计划,仍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 [问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A公司承担某小区的数栋高层住宅楼和室外综合体工程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任务。A公司将小区热力管网工程分包给业主指定的B公司,其管材和阀门由A公司采购供应。 B公司承建的热力管网安装完毕后,于2010年8月向业主提出竣工验收,并通过验收;A公司承建的住宅楼于2011年3月竣工验收合格。 事件1:于2012年冬期供暖时,发现热力管网阀门漏水严重,业主要求A公司对热力管网阀门进行修理,并承担经济费用,但A公司以业主直接验收此工程为由,拒绝修理。 事件2:于2013年冬期供暖时,其中有一栋楼暖气管道出现多处裂纹漏水。经查证是项目经理通过关系购进的廉价劣质有缝钢管。 [问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A安装公司承接一商务楼的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工程内容:通风与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等。在开工前,A安装公司项目部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等基本原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特点、难点、工程各项目标、施工部署等。A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依据施工要求确定了风管及部件的制作与安装程序。施工图纸上标明:采用矩形风管,风管与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工作压力(正压1500Pa、负压-1000Pa)。项目部根据风管工作压力确定了风管法兰螺栓间距的适宜值。同时,在风管转角位置设计了导流片,与风机采用柔性短管连接(见图1)。风机通电试验满足要求。在通风与空调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联动试运行时,出现一台室内风阀坠落的质量事故,A安装公司成立了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调查小组,展开事故调查,经查事故原因是风阀未设置独立的支吊架。At-装公司及时做出总结,避免质量事故再发生。图1矩形风管与风机连接示意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