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注册测绘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测绘案例分析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综合能力
测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为了保证某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项目顺利完成,保证其成果的可靠性、真实性,某测绘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数据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定、开发检查验收软件、数据检查验收试验、数据检查验收。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 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 C级点。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交通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GIS应用平台,通过空间分析、专题制图、三维模拟显示等手段,处理各条道路、各道路交叉监控数据与车流监控数据,从而提高该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水平,同时为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外业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等。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已有资料情况 (1)测区现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作业单位概况 (1)技术人员:具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2)仪器设备:具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I、DS05水准仪,可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需求。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为满足经济建设对基础测绘资料的需求,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库,某市准备生产该地区1:10000比例尺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现已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总面积约4500km2。测区为平地和丘陵两种地形,测区内海拔平均低点为20m,最高海拔230m。 2.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 1015.2—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1015.1—2007)。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1:10000,航摄像机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0.02mm,像片类型为彩色片。 航摄总面积为4500km2,测区共布设34条航线,每条航线112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3808张,东西向飞行,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其他资料情况 (1)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分别按平地和丘陵地区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①平坦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②丘陵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8个平高点;③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检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图工序使用。 (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 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 C级点。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计划在市东北区域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测绘单位承担了规划区地形图测绘任务。 该测区面积约26.0km 2 ,地势平坦,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区域,多为农村居民点和农田。测区内有两个D级GPS点,一个在测区西北角,另一个在测区东北角。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单位需要制作一幅某港口的1:50000海图,该港口位于海湾的东部地区,图幅的东南部约1/4区域为港区及附近陆地,西部为进港航行入口。制图区域为东经121°34´00"~122°09´00",北纬40°04´45"~40°23´30",包括该港口及附近地区、航道、锚地以及航行信息(水深、障碍物、干出滩、海岸线、海底底质、助航标志等)。任务量包括海图的设计、资料收集分析、数据处理、海图制作。按照任务要求,需要编绘制作一幅1:50000海图。 目前具备了港区附近最新的1:50000、1:10000地形图资料、航空摄影资料、海底底质资料、逐行标志资料、码头及海岸线资料、港区的服务设施资料、港区基准面资料。制图依据是1998国家颁布的《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和《中国海图图式》,采用墨卡托投影,图幅采用全开图,各项数据处理要求依据上述规范执行。质量控制要求按照国家《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及上述两个标准执行。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根据工作需求,河北省需要编制一张1:1000000《河北省地图》,全面表示河北省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政区分布、交通网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以及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办公用图。 (2)制图区范围。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河北省,由于有些地图采用的是矩形分幅,图幅还涉及周边省市区域。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东部濒临渤海,东南部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部隔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接。地域广阔,地跨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总面积为187700km2。 河北省辖: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廊坊市、沧州市、保定市、衡水市1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115个县(含6个自治县)、910个镇、35个市辖区,人口669900人。 3.编图资料情况(略) 4.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地图精度。图上地图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75mm,最大不超过±1.1mm。 (2)地图规格。比例尺为1:1000000,成图尺寸为1100mm×800mm,印刷成品为1张挂图;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测绘单位为了制作一幅A地区的1:100000遥感影像平面图,已收集的资料包括:A地区的数字彩色航天遥感陶像,该区域内的1:100000最新数字线划图、数字栅格地图,该区域内的DEM数据,相关影像控制点成果,其他文字资料。作业要求为:影像应层次丰富、清晰易读、色调适中;融合后的影像色彩应接近真实自然,色彩均衡,无明显偏色与拼接痕迹。图像纠正与镶嵌采用数字法,相应的精度要求符合《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 15968—2008)。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 某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0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和高斯—克吕格投影。 2)市政设施数据 (1)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2)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 (3)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码、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属性。 (4)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 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 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图数据一致,利用WGS 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等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已在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第七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花园小区10栋约3万平方米的房产测绘任务,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本房产测绘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产权登记测绘。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省为了满足本省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需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P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埋设标石—外业观测—数据处理—质量检查—成果提交等环节。 现处于任务设计阶段。技术设计实施前,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或部门的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测绘技术设计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必要时,亦可指定相应的技术人员负责。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根据××市政府工作需求,计划编制《××市地图集》,该地图集为普通地图集。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市域,现已收集的相关资料有地图、遥感影像、图片、文字资料、统计数据等。 任务周期:6个月。 ××测绘单位承担了此项工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根据西北某地级市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准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法生产1:2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前期已经完成了全部测区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 该测区面积约为5400km 2 ,东西长约90km,南北长约60km,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120m,最高点高程为400m,测区内含有一个大型蓄水库和一个较大的内陆湖泊。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与技术设计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后续工序使用。 DEM生产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 格网尺寸(m) 高程数据取位(m) 山地高程中误差(m) 平地高程中误差(m) 参数 2.5 0.01 ±1.5 ±0.5 DEM生产精度指标:森林等隐蔽地区高程中误差按表中高程中误差1.5倍记,高程中误差2倍为格网点数据最大误差的限差。 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生产DEM时,进行了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准备了原始数字航空像片和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测量成果等资料。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为了全面查清目前全市的土地利用状况,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该市决定开展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现已完成土地权属调查工作,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6500km2。全测区的地形类别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主要位于测区东南部,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地主要集中在测区的西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丘陵地最高海拔为110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 13989—92); (9)《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10)《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济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约50km,南北宽约35km。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 (1)已有资料情况。 根据项目需要、挂图内容设计和表示方法设计,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 ①2010年更新生产的1:50000地形图; ②全市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2010年年底; ③2010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区(乡)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区(乡)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至2010年年底。 (2)编制要求。 ①挂图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选择4开(510mm×360mm)。 ②地理要素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地理要素包括乡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 ③专题要素表示全市辖区范围内各区(乡)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区(乡)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 ④地图现势性应达到2010年年底。 ⑤应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专题地图的编制 1)项目概述 ××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为反映××省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新时期全省经济的辉煌成就,也为国内外人士了解××省情增添新的窗口,拟编制《××省综合经济图》(以下简称《综合经济图》),同时为××省的社会经济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提供相关依据。 制图区范围:介于东经116°21´~121°55´,北纬30°45´~35°07´之间。东西方向约540km,南北方向约720km。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沪毗邻。面积10.26万km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25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9个县(市)区,其中30个县、28个县级市、51个市辖区。 3)编图资料情况 根据《××省综合经济图》编制目的、内容,设计收集了最新相关资料如下: (1)××省2010年统计年鉴,作为编制《综合经济图》专题要素的基本资料; (2)××省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资料,作为编制《综合经济图》的地理底图的基本资料。 4)具体要求 (1)地图产品规格:采用4开(510mm×360mm)幅面进行设计。 (2)投影的设计要求:《综合经济图》投影采用双标准纬线正轴等角圆锥投影,标准纬线φ1=31230´,φ2=34°00´,中央经线为119°00´,设计要求变形较小、要强调区域形状视觉上的整体效果,平面图形形状不变。 (3)表示内容设计要求如下: ①反映各地区经济总量与分布规律; ②反映全省2010年的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③反映1978年以来,全省生产总值、结构指标、指数、财政收入与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 ④反映2010年各地级市财政收入与支出、各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及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构成、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额。 (4)编制工艺流程的设计要求:《综合经济图》的设计、编辑、制作、出版等采用基于DTP的彩色地图桌面出版系统下全数字制图技术。 5)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市的“DLG数据库”建库的任务,根据数据生产单位提交的1:50000矢量数据建立DLG数据库。 (1)目标与任务。 DLG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入库数据检查、处理与验收,数据库设计与建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2)建库技术设计。 针对DLG数据库集成业务的需求,借鉴已有空间数据库建设的经验,DLG数据库建设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引擎”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以满足对DLG数据库海量数据的集成管理。 (3)DLG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结构采用C/S结构+B/S结构的组合模式,C/S结构部分是核心业务模块,B/S结构部分是系统的数据服务模块。 (4)DLG数据库建库流程。 数据库建库流程包括入库前的数据整理、数据预入库、数据处理与修改、元数据整理、数据正式入库及数据库功能开发等几个步骤。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