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
单选题《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单选题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______。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______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单选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在拟定规划的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时,所遵循的优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在某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发现部分工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未达标。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论是______。
单选题在进行污染因子筛选时,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做法是先( ),再进行筛选。 A.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B.考察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即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D.调查项目和区域大气污染源
单选题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工业炉窑建设的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类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B.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C.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D.在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各种工业炉窑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______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现状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单选题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噪声源功率级的测量,当评价等级为三级时,( )。
单选题已知平原上某建设项目废气中NO2的排放量为0.5t/h,当地执行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则该项目大气的评价等级为(
)。
单选题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U}} {{/U}},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
B.≤1.6
C.>1.6
D.≤1.3
单选题低于第______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单选题《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多氯联苯废物在焚烧炉中烟气停留时间应为( )。
单选题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______。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单选题某生产氮肥的化工厂建于2012年,其锅炉污染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烟囱高度为60m,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U}}
{{/U}}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U}} {{/U}}kg/h。
A.240 12
B.1400 16
C.240 16
D.1400 80
单选题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
单选题《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CB 18598—2001)中规定,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______,且其厚度不应______。下面选项正确的为( )。 A.>1.0×10-5 cm/s,<2 m B.>1.0×10-5 cm/s,<1 m C.>1.0×10-7 cm/s,<2 m D.>1.0×10-7 cm/s,<1 m
单选题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河 B.中河 C.小河 D.特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