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12m,在取样断面上应设( )取样垂线。
下列关于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根据下列条件进行,即( )。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的昼夜间限值分别为( )。
核查表法在规划影响识别中的应用是指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 )的评价。
在大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设有监测点,则监测点一般不应少于( )。
考虑到界外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还应扩大到界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倍。
在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确定评价范围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地下水质量保护的原则要求( ),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工。
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态影响预测要回答项目实施后的( )问题。
对于位于丘陵地区的二级评价项目,评价区域外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则评价范围是( )。
对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的天然基础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原则是( )。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有( )。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 )确定。
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量点选在居室( )。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几何高度之和的( )倍,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规定,日平均是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每日至少有( )h的采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