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分别不应少于( )。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 )三种类型。
特定工业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类。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在Ⅰ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其烟尘排放浓度按( )浓度限值执行。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 )划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类。
TSP和S02的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天至少有( )。
某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为40000m3/d,受纳水体为一大型湖泊,评价等级为一级,则在布置取样点时其位置的间隔范围应在( )。
工程分析的工艺过程分析、核算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 )。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
下列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流程的描述,顺序正确的是( )。
以下不属于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常规污染物的是( )。
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测量点应选在法定厂界外( )。
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Ⅰ和Ⅱ两个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Ⅰ时段和Ⅱ时段分别指的是( )。
规划环评中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 )几大类分别表达。
在生物量减少小于50%的情况下,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不高于( )。
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
下列关于等标排放量Pi和评价工作级别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已知某内陆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5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中等,受纳水域为大规模,受纳水域水质要求为Ⅱ类,则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 )。
对于常见的工业噪声一般以( )作为噪声源评价量。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