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水电工程1996年开工建设,2001年通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工程机组3台,总容量600MW,移民3万人,水库淹没面积3.5万亩,电站下游为不通航河流,1~30km有多处取水口,有城镇、村庄和厂矿企业,在坝址下游40km处有一较大支流汇入。经调查有部分后靠安置的移民生产生活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陡坡开垦、毁林开荒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002年扩建该工程,扩大装机容量600MW,以提高该电站在电网中的调峰作用(日用电高峰时满发,日用电低谷时发一台机)。不改变水库设计水位,不增加库区面积,在已建成的水库大坝左岸山体修建进水口和引水发电系统,采用地下厂房布置机组,除料场、渣场和部分运输道路外,施工场地均在电站厂区范围内,施工区周围除设有职工生活区外,没有其他居民点。工程所需石料为商品石料,料场距坝区20km。用汽车运至坝区,运输道路经过一个距路边约500m的村庄。弃渣场设在大坝下游200m的河滩上,沿河堆渣近300万m3,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区内无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问答题某市西部拟建一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为30万t/d。污水处理厂退水为某市一条主要河流的河道。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污水处理厂厂址有两个备选方案:A.余粮堡村厂址;B.小梁村厂址。
A方案厂址位于某市洪区余粮堡村农田和浑河南岸滩地,东南方向为余粮堡村和小梁村,与村庄最近距离为800m。该厂址临近浑河一段880m大堤,将这段大堤移出场外需投资300万元。污水厂占地地面是余粮堡村村民蔬菜大棚、药材大棚、果木大棚等经济作物大棚,产值比普通玉米种植及其他种植业要高得多。永久性征地费用高。
B方案厂址拟选某市交通干线旁的洪区小梁村农田,主要作物是玉米及蔬菜地,没有大棚作物,农作物品种简单,永久性征地价格适宜。该厂址南界靠浑河大堤,小梁村位于其西南侧,东南侧1200m为余粮堡村。
[问题]
1.污水处理厂选址应考虑哪些因素?对该项目的两个方案从经济、环境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哪个方案较好?说明理由。
2.污水处理厂恶臭的来源、恶臭的主要成分及影响恶臭物质排放的因素是什么?
3.该项目风险事故分析包括哪几部分?
4.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需特别关注哪些问题?
5.如何确定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6.若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COD平均浓度为400mg/L,处理后COD允许排放浓度达到Ⅴ类水体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则该污水处理厂COD的去除率为多少?
问答题某公司年产21万t铜新建项目位于某三类工业园区,周围1km内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项目于2005年4月20日建成投产,主要用原料铜矿(主要成分为Cu、S、As、Pb、Zn等元素)进行冶炼,生产产品铜;烟气催化后生产硫酸,酸性废气通过酸洗后排空。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生产设施、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现委托某监测站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项目生产废水采取“清污分流”的方式排放,厂区废水分为3个排水系统排出厂外。系统1为某路以北的北厂区的雨水、办公室生活污水、电解车间、制氧站排水,即北厂区废水排放口(属清洁水排放系统)。系统2为某路以南的动力车间、熔炼车间的冷却水,即南厂区废水排放口(属清洁水排放系统)。南、北废水排放口经城市下水道进入长江。系统3为硫酸、熔炼场地面水、污酸后液(烟气酸洗后液体)等污水,该系统污水均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往三类水域,污水处理站污泥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当地环保部门分配给该公司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2 2050t、烟尘278t、砷1.7t。
问答题某工厂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年产量为60万t。 生产过程主要由氧化和精制两部分组成。氧化反应以对二甲苯为原料,乙酸为溶剂,乙酸钴和乙酸锰为催化剂,溴化物为促进剂,在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通入压缩空气使其发生氧化反应。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伴随有副反应产生,主要是原料和溶剂在反应系统中的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还会产生副产品乙酸甲酯。中间产物有对甲基苯甲酸和对羧基苯甲醛,在精制过程中,通过加氢将对羧基苯甲醛还原为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甲酸。原料对二甲苯的用量为 396000/a,其中转化为产品的有383400t/a。年工作时间为7200h。对苯二甲酸装置的废气处理采用低压催化焚烧法,废气净化前后污染物的变化见表1。 。 表1 对苯二甲酸装置的废气前后污染物的变化 污染物 净化前废气 净化合废气 去除率/% 净化后污染源强/(mg/s) 一氧化碳/(kg/h) 672 30 95.5 ? 乙酸/(kg/h) 26 2 92.3 ? 乙酸甲酯/(kg/h) 200 10 95.0 ? 溴乙烷/(kg/h) 20 4 80.0 ? 统一由排气筒向环境排放 表2 该项目的固废产生情况 编号 固废来源 产生量/(kg/h) 主要组成 1 催化剂回收残渣 226 Mn、Co等 2 TA残渣 500 对苯二甲酸等 3 生活垃圾 24 办公用品、手纸等 总计 750 —— 在正常情况下,对苯二甲酸装置废水的平均水质为:CODCr4600mg/L。拟建造一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300m3/h。表3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参数。 表3 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参数 处理单元 调节池A 调节池B 事故池 厌氧池A/B 一级好氧池A/B 一段固液分离池 二级好氧池A/B 二段固液分离池 气浮池 排放池 容积/m3 10000 10000 10000 5800 (×2) 6000 (×2) 1000 (×2) 4000 (×2) 1000 (×2) 1800 1500 CODCr进水浓度/(mg/L) 4500 4500 事故状态 4500 ? —— ? ? ? ? CODCr出水浓度/(mg/L) 4500 4500 事故状态 ? ? —— ? ? ? ? 去除率/% —— —— —— 40 80 —— 85 20 25 ——
问答题拟建210km双向四车道高速,使A城与现有高速路相连,沿线有低山丘陵、山岭重丘区、山间盆地、河流。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26m,平均高4.5m;跨越X、Y、Z3河建3座大桥;山岭重丘区凿6条隧道总长5km;公路在出A城后沿X河左岸逆流敷设路段长20km,X河为A城饮用水源,公路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分别为30km、15km、50km。土石方1900万m3,设取土场26处,弃渣场36处。征地1540hm2,其中耕地724hm2,林地690hm2,其他126hm2。评价范围内有二级保护植物,跨越少许的大型桥梁与下游某县城地块15km。该河流为县城主要水源。评价范围内有村庄、学校8处敏感点,其中1处中学处于公路东侧。临路两栋平房敏感点距公路中心线约90m。
[问题] 1.简要说明二级保护植物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2.简要说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3.简要说明线路选线应从哪几方面考虑减轻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给出对学校教室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案。 5.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
问答题某铁矿项目位于A县B村西,距A县城28km。矿区面积1.9km2,设计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规划生产能力10万吨/年,矿山开采年限9年,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开拓系统3套、运输系统、地面生产系统)、辅助工程(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废石系统、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及环保系统等。 该矿区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区占地现状为荒地及部分经济林地,无基本农田,东侧与一小型河流相邻,东南300m处为B村。
问答题A公司拟建一个大型铜矿。经检测,该处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均降雨量为2000mm,而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开采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
矿开发利用方案如下:(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6000t/d。(2)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60.3hm
2
,坑底标高-162m,坑口标高9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3)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4)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15.9hm
2
,总库容1200×10
4
m
3
,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5)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5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8hm
2
,总库容3.2×10
7
m
3
,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有限经回水泵站回用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
【问题】
问答题某省拟建设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全长19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线共设计特大桥与大桥35座,其中跨河桥多处,并多处伴行河流,隧道22座,互通式立交5处,服务区1处。永久占用林地130km
2
。全线土石方总量220万立方米。拆迁建筑物1.8万平方米,全线设置取土场8处,弃土(渣)场22处,项目总投资66亿元。
该公路经过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平均降雨量550mm。公路沿线多数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300~1000m。拟建公路沿线经过2个林场,林地植被覆盖率50%~60%,且以人工林为主。沿线经过多个农田灌溉设施。
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58个;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39个;声环境敏感点类型有集镇、村庄、学校、医院。
道路红线距A中学围墙120m,距B小学围墙30m,两学校均有3层教学楼面向公路,其声环境现状达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预测A中学教学楼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dB(A)、56dB(A),B小学教学楼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dB(A)、63dB(A)。
【问题】
问答题拟建某冶金企业年产钢200万t,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65天,厂址地处丘陵地带,坡角度在20°~30°,丘与丘之间距离紧密。据调查,企业纳污水体全长约为128km,流域面积为1200km2,年平均流量为78m3/s,河宽为30~50m,水深为5~7m,枯水期为12m3/s,河段比较平直,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森林公园,约为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该项目用水平衡如图1所示。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1965×104m3/d,其中烟尘6100kg/d,SO212000kg/d;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135mg/L,SS50mg/L,NH3-N5mg/L且排放量为28kg/d,石油类20mg几且排放量为114kg/d,锌离子为0.2mg/L。
问答题某市拟建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坑口电厂。电厂年耗煤量270×104t,煤质灰分50.5%,飞灰分额60%,烟气量670m3/s,掺烧石灰石有25%进入飞灰,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5500h。
项目位于农村,浅丘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区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3~5m,表层土壤以粉砂、粉质黏土为主。厂址东面10km为县城,南面0.2km有A村。灰场位于厂址西南3.5km的山谷中,工程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拟选灰场1.0km范围内有村庄B。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风速为2.0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为20%,贴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
项目拟采取炉内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耗量14×104t/a,SO2排放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除尘效率为99.6%,烟尘粒度小于15μm;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电厂南面1.0km处的河流C(河流为Ⅲ类水体);灰场采用灰渣碾压防渗;根据经验判断,采用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可以达标。
问答题某城市根据当地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拟规划一工业开发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规划用地面积10km2,现委托当地一环评机构进行该工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该城北部以一条河流与另一城市相隔,该河流为两城市的饮用水水源。该城西南方向有较大面积的农田,且均为基本农田,农田西南有山脉一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在未来10年内将由现在的30万人口发展到45万人,城市总体发展方向为沿江向东西两个方向展开。近期拟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位于城市东南方向16km处,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污水尽可能作为中水回用,少量排入北部河流城市下游段。在城市规划中预留了三处工业开发区,分别为城市东东南方向15km处(A区)、东南方向20km处(B区)、南东南方向17km处(C区),分别发展能源重化工业、轻工纺织业和机械加工业,但未明确哪一区块用于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三处工业区规划实施需搬迁9个村庄近10000人。开发区集中配套建设相应的供水、供电、交通和通信设施。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季常有来自西北方向的大风,年降水量560mm,蒸发量4300mm,冬季较为寒冷。
问答题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1000m
3
苯罐(储量约880t)、500m
3
(储量约500t)苯乙烯罐、300m
3
液氨罐(储量约180t)和50m
3
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
3
/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
3
/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排入C河。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6km。排污口上游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D取水口为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之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
【问题】
问答题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问答题某500kV输变电工程由500kV变电所及500kV同塔双回、Ⅱ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91.3km。其中,500kV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2×37.5km;另一部分由W甲、乙线双“Ⅱ”入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2×53.8km。线路跨越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76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9.14hm2,临时占地155.62hm2;变电所永久占地9.93hm2,临时占地2.7hm2。
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 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果采取措施?
问答题八、某拟建年产2000tL-缬氨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环保工程。发酵车间设3个容积100m3的发酵罐,以赤砂糖、玉米浆粉为主要原料(培养基),经高温蒸汽灭菌、接种、发酵,产出发酵液。发酵过程中连续补充无菌空气、液氨(无机氮源),发酵产生的异味气体(主要是有机酸、醇等)导入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发酵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提取车间进行分离提取,清空的发酵罐采用自来水清洗、蒸汽灭菌。提取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浓缩结晶工段的水蒸气含少量有机酸、醇,经冷凝后用于配制培养基。辅助设施包括1台5t/h天然气锅炉和原辅料储罐区。其中,储罐区设有2个10m3的液氨储罐(单个储量6t),间距为5m。环保工程包括1座规模为600m3/d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站和1套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拟建厂址位于工业园区的西南部,紧邻园区边界。经现场踏勘确认,厂界东南侧500m有D村、南侧2600m有E村,西侧200m有F村,西偏南1500m有G村。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拟布设3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的液氨临界量为10t。)[问题]
问答题水电站扩建项目
[素材]
某水电站项目,于2003年验收。现有4台600MW发电机组。水库淹没面积120km
2
,安排移民3万人,由于移民安置不太妥当,移民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现象严重。改、扩建工程拟新增一台600MW发电机组,以增加调峰能力,库容、运行场所等工程不变。职工人员不变,新增机组只在用电高峰时使用。在山体上开河,引水进入电站。工程所需的沙石料距项目20km处,由汽车运输,路边500m有一村庄。原有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m的滩地上,有防护措施。
[问题]
问答题某河流水量丰沛,干流河床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km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m3的“龙头”水库。具有开发水电资源的有利条件。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龙头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
问答题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永久占地6433.61亩,取土场占地4408.0亩,拆迁建筑物31541m2;全线设置特大桥5座,大桥12座,全线桥梁总长60167m,占路线全长的62.6%;全线设互通式立交5处,通道57处,人行天桥4处,涵洞82道;设置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管理中心1处,养护工区2处,匝道收费站4处。具体信息如下: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1
路线长度
km
96.15
2
永久占地
亩
6433.61
3
拆迁建筑物
m2
31541
4
路基工程
计价土石方
万立方米
380.17
5
桥涵工程
特大桥
米/座
55122/5
大桥
米/座
3958/12
中小桥
米/座
1077/25
涵洞
道
82
6
交叉工程
互通式立交
处
5
人行天桥
座
4
通道
道
57
7
公路辅助设施
服务区
处
2
停车区
处
2
管理中心
处
1
养护工区
处
2
收费站
处
4
[问题]
问答题洋丰油田开发项目
[素材]
洋丰油田拟在A省B县开发建设40km
2
油田开发区块,计划年产原油80万t。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该区块拟建油井870口,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输油管线长120km,埋地敷设方式。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永久占地21hm
2
(主要土地类型及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见下表),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有条小河——白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流经区块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荆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交汇口处下游6km处进入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
2
。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
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面积
单位:hm
2
类型
基本农田
草地
林地
河流水塘
合计
区块现状
1210
900
1300
90
3 500
工程占地
7.9
11.9
0.8
0.4
21.0
[问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某地铁工程总投资83.82亿元,线路正线全长19.2km,全部为地下线,17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146m,最大站间距1520m,最小站间距805m,车辆段占地总面积约25hm2,主要承担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车辆检修、列车救援、设备维修、材料供应和技术培训等任务。营运时间拟定为5:00~23:00,全天营运18h,其余时间用于设备维护和检修。初期、近期、远期均拟采用6辆编组,高峰时段分别以5min(12对/小时)、3.33min(18对/小时)和2min(30对/小时)为间隔。设计最大运能分别为初期1.44万人/小时,近期2.59万人/小时,远期4.32万人/小时。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疏干降水,同时还涉及施工拆迁和城市道路的局部开挖、弃土的堆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