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全线推荐采用设计时速为100km/h。路基宽度按六车道,路基宽26.0m采用二级路标准。
工程全长94km,用地89000亩,拆迁房屋70000m2,路基计划土石方1000万立方米,特大桥1座、大桥19座、中桥27座、隧道6座、涵洞1处、服务区3处、天桥12座。工程总造价79亿元。
工程设计包括:标准横断面、路基边坡、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特殊路基处理等。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区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干寒漫长,夏季短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悬殊,河谷盆地与山坡上部、阴坡和阳坡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问答题某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t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工程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规模:设计年产牛磺酸6000t,投资1200万元,产品方案:牛磺酸6000t/a,产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溶解于水,不溶于乙醇或丙酮。
主要技术扩建方案及内容如下:
项目新增设备
序号
品 名
规格
数量(台套)
金额(万元)
1
反应釜
9
44.7
2
换热器
60m2
2
5
3
循环泵
7
9
4
环氧乙烷贮罐
100m3
1
14.8
5
水冷器
210m2
1
8.8
6
导热油炉
200万卡①
1
42
7
加热器
2
20
8
蒸发器
3
6
9
离心机
8
71.3
10
处理水贮罐
5000L
1
8
11
压滤器
2
9.7
12
结晶釜
3000L
1
100
13
干燥机
1
18
14
混合机
2
15
15
自动包装机
1
30
16
制水机
1
20
17
空调机组
1
25
18
物料运输机
1
20①1卡=4.1840J,下同。
新建建筑物
建筑名 称
建筑面积
耐火 等级
成品仓库
850m2
二级
精烘包厂房
230m2
二级
厂西北为原料储罐区和物流通道,东北部为居住区、办公楼和包装材料仓库,东南部为成品仓库、盐库、空压房,生产区位于中部靠南区域,西南部为煤场、循环水池和废水排放口。公司劳动定员扩建制215人,管理人员40人,扩建后230人,管理人员49人,其余为生产人员,扩建后增加人员数量不多,可就地解决。该项目电力供应由电力公司供应,水源由自来水公司提供和厂区自行抽取地下水,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均能满足生产要求。
问答题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
3
,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
3
,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
2
,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
3
。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
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
3
/(亩
①
·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注:①1亩=0.0667bm
2
。
[问题]
问答题某油田拟新开发一个35km2区块,年产原油60×104t,采用注水开采,管道输送。该区块新建油井800口,大多数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集输管线长约110km,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区内有小水塘分布,小河甲流经区内,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乙,在交汇口处下游8km处进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高为500m。集输管线穿越河流甲一次。开发区块内的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类型如表所示。
{{B}}开发区块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B}} (单位:hm2)
类型
基本农田
草地
林地
河流水塘
合计
区块现状
1210
900
1300
90
3500
工程占用
7.9
11.9
0.8
0.4
21.0 [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的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简述理由。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问答题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扩建年加工5万辆汽车车身涂漆车间,生产工艺为:清洗除油→水清洗→磷化→水清洗→涂底漆→水清洗→干燥→喷中漆→烘干→喷面漆→烘干。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废气污染,源主要有喷漆过程产生的废气喷漆室废气量为8.6×104m3/h,漆雾浓度680mg/m3,漆雾含甲苯12mg/m3,由30m高的排气筒排放,两个烘干室废气量均为2.1×104m3/h,含甲苯浓度86mg/m3,废气采用直接燃烧法处理,净化效率96.5%,分别由各自30m高的排气筒排放,两排气筒相距50m。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有含油废水、磷化废水和喷漆废水,均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厂址东侧有一乡镇。
[问题] 1.给出喷漆室可采用的3种漆雾净化方法。
2.计算各烘干室排气筒甲苯排放速率及两个排气筒的等效高度。
3.给出涂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列举理由说明本工程污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
4.本工程产生的工业固废中哪些属于危险废物? 5.危险废物拟在厂区临时存放,其处置原则一般有哪些?
6.公司拟自建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是什么?
问答题
某地铁工程总投资83.82亿元,线路正线全长19.2km,全部为地下线,17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146m,最大站间距1520m,最小站间距805m,车辆段占地总面积约25hm2,主要承担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车辆检修、列车救援、设备维修、材料供应和技术培训等任务。营运时间拟定为5:00~23:00,全天营运18h,其余时间用于设备维护和检修。初期、近期、远期均拟采用6辆编组,高峰时段分别以5min(12对/小时)、3.33min(18对/小时)和2min(30对/小时)为间隔。设计最大运能分别为初期1.44万人/小时,近期2.59万人/小时,远期4.32万人/小时。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疏干降水,同时还涉及施工拆迁和城市道路的局部开挖、弃土的堆放等。
[问题]
问答题某省拟建设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全长9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12.5m。全线共设计特大桥与大桥35座,其中跨河桥多处,隧道22座,互通式立交5处,分离式立交8处,生活服务区1处。永久占用林地130hm2。全线土石方总量220万m3。拆迁建筑物1.8万m2。全线设取土场8处,弃土(渣)场22处。项目总投资66亿元。
该公路经过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量550mm。公路沿线多数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300~100m。评价范围内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拟建公路沿线经过两个林场,林地植被覆盖率500名~60%,且以人工林为主。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58个;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39个;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各有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两校均有3层教学楼面向公路,且小学校门前30m处有二级公路通过。
问答题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量1000t/d,综合处理600t/d,由垃圾分选、综合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活设施管理区等部分组成。
配套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1亿kW·h。烟囱高度为90m。垃圾综合处理:生活垃圾进厂后,依次进行大件预分选、粉碎磁选、机械分选、人工精选后,筛上物送焚烧厂焚烧,筛下物送初级堆肥,分选出的橡胶、塑料等可再生利用资源送入再生资源厂房,砖、石、瓦、砾等送填埋场。
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1.5km处,有居住区,主导风向为北风。
问题:
问答题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因子?
问答题某市西部拟建一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为30万t/d。污水处理厂退水为某市一条主要河流的河道。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污水处理厂厂址有两个备选方案:A.余粮堡村厂址;B.小梁厂址。 A方案厂址位于某市洪区余粮堡村农田和浑河南岸滩地,东南方向为余粮堡村和小梁村,与村庄最近距离为800m。该厂址邻近浑河一段880m大堤,将这段大堤移出场外需投资300万元。污水厂占地地面是余粮堡村村民蔬菜大棚、药材大棚、果木大棚等经济作物大棚,产值比普通玉米种植及其他种植业要高得多。永久性征地费用高。 B方案厂址拟选某市交通干线旁的洪区小梁村农田,主要作物是玉米及蔬菜地,没有大棚作物,农作物品种简单,永久性征地价格适宜。该厂址南界靠浑河大堤,小梁村位于其西南侧,东南侧1200m为余粮堡村。 [问题]
问答题某电厂2×600MW燃煤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配套工程有:新建1个5万t级煤码头泊位、2个贮煤场,煤由产地运至电厂码头,通过卸煤机、带式输送机、煤堆场、取煤机送至锅炉。供水系统采用直接海水冷却,取海水158300m3/h,公用工程淡水系统取水610m3/h,淡水取自厂北部的水库。每台机组配套2台双室电厂静电除尘器,并配有脱硫装置,采用低氮燃烧器。设置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煤场污水沉淀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采用灰渣分除、干灰干排、粗细分排系统,干灰直接综合利用,调湿后的灰和脱水后的渣进行综合利用或送至灰场。 验收监测时1#和2#机组的生产负荷分别为455.55~467.01MW和552.18~565.30MW,额定功率均为600MW。1#和2#机组的除尘、脱硫、脱氮验收监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和2#机组的除尘、脱硫、脱氮验收监测数据 监测项目 监测断面 烟气流量/(m3/11) 质量浓度/(mg/m3) 产生量或排放量/(kg/h) 烟尘 1#机组除尘器进口 1.58×106 3964 ? 1#机组除尘器出口 1.76×106 26.4 ? 2#机组除尘器进口 1.87×106 5349 ? 2#机组除尘器出口 2.06×106 46.1 ? 二氧化硫 1#机组脱硫进口 1.76×106 646 ? 1#机组脱硫出口 1.50×106 21.2 7 2#机组脱硫进口 2.06×106 479 ? 2#机组脱硫出口 2.16×106 19.5 ? 氮氧化物 1#机组脱氮出口 1.50×106 360 ? 2#机组脱氮出口 2.16×106 572 ? 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堆煤场及装卸、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煤粉。项目采用全封闭式输煤系统。验收监测时,在煤场设置1个参照点和4个监控点,监测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无组织排放粉尘监测结果 单位:mg/m3 监测次数 监测点 1#(参照点) 2#(监控点) 3#(监控点) 4#(监控点) 5#(监控点) 1 0.126 0.171 0.189 0.135 0.297 2 0.055 0.064 0.091 0.064 0.118 3 0.072 0.145 0.081 0.100 0.081 4 0.037 0.046 0.055 0.091 0.091 [问题]
问答题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方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置的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而被破坏。焚烧法不但可以处置固态废物,还可以处置液态或气态废物,并且通过残渣熔融使金属元素稳定化。某地建设一危险废物焚烧厂,该焚烧厂选址时按照相应规定没有建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工类和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功能区,焚烧厂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的废物为医院临床废物,焚烧量为250 kg/h。该废物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污染物质。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m2。由于地处山区,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
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位于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
规划报告提供了三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方案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
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两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答题
某钢铁厂在2004年已形成300万t钢的生产能力,但按国家现行产业政策,有部分生产设施属要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钢铁厂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拟进行300万t/a热轧带钢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使企业在2007年达到500万t钢的生产能力;并在发展的同时,进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同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及设施,努力减轻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工程设施概况:现有工程(2005年以前)主要设施有20m2烧结机、4座380m3高炉、42孔焦炉、20t转炉、70t直流电炉、横列式型材轧机、复二重线材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在建工程主要设施有采用湿法熄焦的42孔焦炉,采用干法除尘的480m3高炉,20t转炉改建为40t转炉,并建冷轧生产线;“以新带老”工程淘汰的主要设施有2座380m3高炉、复二重线材轧机。
环境概况:该地区年平均风速为2.5m/s,主导风向为NW风。
在钢铁厂附近有一些分散的职工住宅,钢铁厂北侧、西侧有其职工生活区(相距约3km),北侧约4km处还有农场生活区;拟建工程位于现有厂区东侧,在其NW侧有一个钢厂居民小区,位于拟建项目的上风向,与拟建工程项目1350m3高炉的距离约1km;钢铁厂及拟建工程下风向无任何居民区。
钢铁厂排水情况:钢铁厂西侧有一条河,该河上游设置有一个水库,储水供钢铁厂和钢铁厂北侧的农场生产使用,因而河流水量极小,该河水仅用于农灌;河岸村庄居民及农场职工生活使用当地井水。
钢铁厂外排水全部经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污管排入厂区西侧的河流,但由于该地区比较缺水,在农灌季节将有部分外排污水用于农灌;由于排污口上游河流水量极小,在钢铁厂污水排入后,在其排污口下游约3
km的地方即全部渗入河床,河床干枯无水流。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某电力工程包括机组及配套码头工程,热电厂主要是为石化生产设施提供蒸汽和电力。剩余电力则经过升压上网,售予电力公司。烟气经电除尘和脱硫后,通过烟囱排空。设备包括500t/h燃煤锅炉一座,150MW发电机组一台,年消耗煤炭150万吨,配套建设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一座。同时配备设置低氮燃烧器,除氮效率为30%~55%,排放浓度<410mg/m3,低于电厂排放标准450mg/m3;设置布袋式除尘器(日本产)除尘效率达99.7%,烟尘排放浓度低于50mg/m3;设置湿式洗涤脱硫系统,以脱除烟气中的SO2,脱硫效率95%。
[问题]
问答题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一座金属矿山,占地256hm
2
。拟在此地建设一生产规模为200万t/a的矿物采选工程。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深度为-210~-70m,采用斜坡道+竖井的开拓方式。废石竖井提升汽车运至废石场,废石量540万m
3
,废石场占地50hm
2
。矿石从斜坡道传送至选矿厂矿石仓,矿石经过粗碎、中碎、细碎、磨矿、浮选等工序,产品为该金属精矿,产量为60万t/a。产出尾矿110万t/a,有5km管路输送至尾矿库,输送浓度30%,该尾矿库为山谷型,库容600万m
3
。该尾矿库初期坝为堆石坝,坝高10m;后期坝用尾矿砂堆筑而成,后期坝高20m。尾矿库坝下游800m处有一座以养殖鱼类为主的湖泊。矿区坐落在比较茂密的次生林边缘地带,矿区开采区地表有一条国道和一条与道路平行的光缆穿过。
问题:
问答题某新建林纸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工程由工艺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和公用设施工程组成。工艺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备料、化浆、浆板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及公用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碱回收车间、热电厂、化学厂、给排水设施、空压站、堆场及仓库、维修、运输、厂前区及生活区等。项目总投资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亿元。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剥皮机产生的树皮、木片筛产生的木屑。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制浆产生漂白废水,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动力锅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另外,制浆过程还有废渣及噪声产生。抄浆过程有纸机白水排放,还有浆渣和噪声产生。工程处于市郊林木茂密处,附近有林基地,专门培育纸浆原料所需的林木。【问题】
问答题东南沿海某市拟建西北绕城高公路工程有主线和一条连接线组成。主线全长57.55km,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m。主线起点(K0+000)接城西已建高速互通,在城区外围向东北方向展线,以桥梁形式(K26+120~K28+480)跨越H江后向东延伸,终点接城东北另一在建高速互通,连接线全长12.32km,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3m,起点(LK0+000)从主线T互通(K32+310)处引接,向北延伸至终点C镇(LK12+320)。连接线起点LK6+330为新建段,LK6+330~终点为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扩建段。
工程沿线地势总体平缓,局部为山地丘陵。H江大致呈西北—东南流向,径流随季节变化,夏丰冬枯。H江大桥桥位附近河道平顺微弯,桥位处大堤之间河道宽度600m,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大桥在河道中设有桥墩,采用钢围堰临时围护进行涉水桥墩基础施工。
根据历史资料,H江鱼类资源丰富,有鳗鲡等三种珍稀保护鱼类,三种鱼类均有洄游习性,洄游期3~5月、10~11月。H江大桥桥墩处无珍稀保护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分布,但桥墩位于鱼类洄游通道上。H江大桥桥位上游190m~5000m段右岸江滩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结缕草等保护植物、冬候鸟(越冬时间11月~翌年3月上旬)及其栖息生境。环评机构拟于4~5月在大桥桥位附近开展水域和陆域生态现状调查。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桥桥墩建设对桥位附近H江水文情势影响较小,但提出跟踪监测该河段江滩冲刷或淤积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抛石护滩等措施。工程报告环境保护篇章提出:大桥桥墩围堰在枯水期11月至翌年3月施工,施工期控制夜间光照时间和强度;运行期桥台不设置强光灯,桥面采用降噪减振材料,车辆禁呜等措施;为防止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物直接流入河道,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管,河堤两侧设置事故池。
连接线扩建段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7处居民点,其中A居民点住宅多为二层建筑物,呈三排沿路(LK8+000~LK8+200)平行布置,临路第一排、第三排建筑物距离公路中心线分别为40m、80m,该居民点无工业企业、交通噪声源。为预测公路建设后对A居民点的声环境影响,环评机构拟在公路LK8+100处垂线方向设置3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测点N1、N2分别设置在临路第一排、第三排建筑物窗前,测点N3设在距离公路中办线160米的农田处。
[问题]
问答题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2(耕地263hm2,其中基本农田247hm2),临时占地239hm2,其中基本农田50hm2,其余为林、旱、灌草地。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土地平衡补偿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m2。
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产卵场。
问答题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
4
m
3
/d,采用“A
2
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 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H
2
S、NH
3
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问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
3
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