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某河流区域规划工程包括该河排涝任务,按三年一遇标准设计,导污闸下承泄上游洪水1000m3/s。设计导污方案为:利用闸下8km处的一处临时挡水土坝(坝顶高程19m)将上游水位抬高后,右堤上建一座穿堤使上游来水经导污闸进入另一河。本次设计对破损严重的堤坡进行整修,将局部坑洼不平的堤顶用土方填平,并形成拱度,以利排水。用土方回填冲沟、塌坑并进行夯实,对局部坡度不够的堤防回填土方。堤坡整修及堤顶整平土方工程量为31.29万立方米。
[问题]
多选题
某核电站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hm2,发电可以供给周边两省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确定厂址备选3处,均地处稍微偏远地区,当地人口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同时核电资源相对较丰富。
核电站工程初期有部分居民需要搬迁,工程负责单位积极给予搬迁协助和移民安置补偿。由于工程选址的特殊地理条件和位置,可能会出现如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同时周边生态环境原本较好,核电站建成可能对当地野生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多选题某城市规划建设4车道高速公路,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全线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1座(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土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0×103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 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为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问题]
多选题
某城市交通改造项目,工程还包括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道路照明、绿化工程、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征地及动迁等。其中征地和动迁需要永久占用土地2000亩①,其中占用国有土地1600亩,征收农村集体土地300亩;拆迁房屋面积8万平方米;影响企事业单位23家,拆迁房屋面积1万平方米;影响商业店铺19家,拆迁房屋面积2000m2。①注:(1亩=666.67m2)
多选题
某湖湖内治理工程分湖内浅槽工程和治理工程两大部分。本次湖内浅槽工程,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湖的泄洪能力,在阻水严重的湖内卡口地段利用开挖浅槽清除芦苇和人为障碍,形成行洪通道,湖内浅槽工程完工后将与湖东堤、湖西堤等工程结合,使该湖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
浅槽全长8.0km,底宽500m,底高程30.79m,具体参数如下表所列。
项 目
浅槽参数
浅槽开挖/万立方米
798.58
围堰填筑总土方/万立方米
233.99
筑围堰二次搬运土方/万立方米
45.70
黏土草袋/m3
泄水口
4680
围堰护砌
26731
小计
26891
围堰清基及取土区清表/万立方米
27.12
工程治理由堤防加固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建筑物工程、防汛道路工程及工程管理设施等组成。
多选题(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某城市规划建设4车道高速公路,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全线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
(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1座(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土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0×103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
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为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多选题
某铁路线路正线全长约141km。铁路工程施工期主要包括:征地拆迁、施工准备、路基、桥涵、隧道、站场、电化、绿化及防护,营运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站场作业和机车车辆整备等。主要工程数量为:土石方1209万立方米,特大桥8座,大桥24座,中桥43座,涵洞293座,隧道5处,总投资32亿。工程沿某江铺设,且经过某大型水库,此水库为当地的主要生活用水水源,经过地貌主要有河谷阶地、丘陵、低山等,占全线总长度的80%,林木覆盖率低且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并且线路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风景名胜区一处。工程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炎热、秋雨连绵、冬暖多雾,雨季多集中在6~8月。
[问题]
多选题拟建某污水处理厂占地48hm2,处理规模60万m3/d,配套建设污水管道长度7.8km。主要构筑物有:格栅间、沉沙池、初沉池、厌氧池、曝气池、二沉池、加氯间接触池、污泥泵房、污泥消化池、污泥脱水间、污泥浓缩池等。自建燃油锅炉作为采暖锅炉。附属建筑办公楼、车库、食堂锅炉房等。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受纳水体为Ⅴ类水体,流量8~47m3/s。该河流位于项目用地南侧100m,河水发黑、发臭,水质为劣Ⅴ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河水水质将得到改善。 本工程需征用土地84hm2,其中永久用地5hm2,临时用地79hm2,需拆迁居民2386户。项目拟建地北侧400m有甲村,西南350m有乙村,东南300m有一个农场,南40m有1个水泥构件厂,项目所在地为城乡结合部。 [问题]
多选题
某城市交通改造项目,工程还包括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道路照明、绿化工程、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征地及动迁等。其中征地和动迁需要永久占用土地2000亩(1亩=666.67m2),其中占用国有土地1600亩,征收农村集体土地300亩;拆迁房屋面积8万平方米;影响企事业单位23家,拆迁房屋面积1万平方米;影响商业店铺19家,拆迁房屋面积2000m2。
[问题]
多选题某电子企业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1999年完成“环评”,环保局批准建设,2000年7月开工。2002年2月企业向环保局提出在原环评批复的污水排放量基础上,增加1000t/a污水排放量的申请,并获环保局批准。2003年3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各生产工艺污水中含氟、氨等污染因子,同时部分污水中含有砷和镍等污染因子。污水来源、处理及流向见图。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污水总排放口水质监测见表。企业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和表4的二级标准:COD150mg/L,NH3-N25mg/L,总Sn0.5mg/L,总Ni1.0mg/L,氟化物10mg/L。该企业污水总排口污水检测结果(单位:mg/L)污染物CODNH3一N氟化物总Sn总Ni第一天1661115.60.020.0225510.114.40.010.013451817.10.010.0145511.315.30.020.01日均值5412.615.60.020.01第二天152810.50.010.02245918.30.020.013559.815.20.010.0146310.8200.020.01日均值549.4160.020.01
多选题(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拟建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内容是地下段8km,车站7座。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小部分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施工。其中一座车站用地的一部分是原农药厂的厂区,经场地环境评价,确定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略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深层没有发现超标。线路经过1个居民区、1所学校,其中学校位于线路正上方,居民区与线路距离45m。
多选题{{B}}一、{{/B}}
某造船基地位于长江口某河段南岸,造船180万t/a,工厂主要承担船舶壳体制造和机电设备的安装。造船行业使用的油漆主要为环氧类油漆和氯化橡胶类油漆。生产工艺为:钢料堆场——钢材预处理——加工成型——分段制作、装焊预舾装——分段除锈——分段涂装——分段大合拢及预舾装——合拢成型及完工涂装——下水——码头舾装及试车——船舶试航——交船。污水排放量为2000m3/d。建设项目西南侧有一镇中心小学。项目所在地为三类工业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
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噪声执行GB 3085—93Ⅱ类标准;地表水执行GB 3838—2003Ⅲ类标准。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多选题 某水利水电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某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千瓦时;水库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
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第2年1月24日并网发电。
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多选题
某公路建设项目全长约4.4km,为城市1级主干道,设计车速为60km/h,道路红线宽55m,机动车行道宽32m,工程概算总投资为75066万元。
工程项目周边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学校和居民区,该项目经过地区基本为农田、农民村庄和一些企事业单位,项目所在地区由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道路现状基本为城市近郊的农村区域,沿线以农业生态为主。道路工程占地类型主要是农居点、农田、河渠及部分工业用地,均为结构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水质现状监测数据表明,周边地表水水质为劣V类,主要的污染因子为总磷和石油类。工程建设需要进行拆迁安置移民。
多选题 人工湖湿抛建设项目
北方某城市某公园建设人工湖及湿地,湿地和主湖水面共有30hm2。湿地水面积6.5hm2,分为三段,第一段湿地为表面流湿地,占1/3面积;第二段湿地为水平潜流湿地,占1/3面积;第三段湿地为表面流湿地,占1/3面积。主湖面积23.5hm2。利用某再生水厂生产的再生水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对公园主湖区进行补水。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主湖为4类水体,湖底拟做防渗处理。
公园北侧是一条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较大。在公园北部临道路拟建射箭场,用于体育比赛。射箭场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电制冷空调。
多选题{{B}}一、{{/B}}
某一铁路新建线,沿线所经地貌主要有河谷阶地、丘陵、低山3种,所经地区属剥蚀成因类型,地形切割细碎,林木覆盖率低且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沿线水系有长江支流。地下水主要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错落、崩塌、岩堆、岩溶、人为坑洞及顺层、软质岩路堑边坡风化剥落、局部陡崖危岩落石等,特殊岩土主要有软土、膨胀土等,另外还有天然气、煤层瓦斯等有害气体;岩溶、隧道涌水有可能减少或疏干地表水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工程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多北风、东北风、西北风,沿线矿产资源品种较多,以非金属矿为主。该线路采用跨越长江支流方案,且铁路线两侧分布有少量居民区和小学、医院等设施。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多选题某地区区域规划,目的在于加快发展的重要第三战略机遇期,主要任务是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1500美元的跨越,为下一步的发展即到2020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测算,“十一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必须保持在13%以上,才能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点培育和发展汽车、铝业、钢铁、石油化工、锰业、糖业、林浆纸、医药、茧丝绸、工程机械等十大产业集群。
多选题
某铁路线路正线全长约141km。铁路工程施工期主要包括:征地拆迁、施工准备、路基、桥涵、隧道、站场、电化、绿化及防护,营运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站场作业和机车车辆整备等。主要工程数量为:土石方1209万立方米,特大桥8座,大桥24座,中桥43座,涵洞293座,隧道5处,总投资32亿。工程沿某江铺设,且经过某大型水库,此水库为当地的主要生活用水水源,经过地貌主要有河谷阶地、丘陵、低山等,占全线总长度的80%,林木覆盖率低且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并且线路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风景名胜区一处。工程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炎热、秋雨连绵、冬暖多雾,雨季多集中在6~8月。
多选题
某调水工程涉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和山东半岛区,位于东经115°~122°、北纬32°~40°。
调水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并在北方需要时,提供农业和部分生态环境用水,工程规模为50m3/s。沿线将建成4个大型水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预计共扰动占压原地表面积3134.27hm2,其中工程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81.51m2,弃土(石、渣)量1538.85万立方米,临时堆存土方290.24万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总量24.42万吨。
多选题
某地铁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①线路总长为13km,均为地下线;②10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③地面车辆段1处,即六圈车辆段;车辆段出入线800m,为地下线;④12座地下牵引变电所。
项目投资5亿元,工程的建设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用地范围、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古树名木、基本农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特殊敏感区域。但工程经过闹市区、人流较大的集散地等,并且接近一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