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34~39某无吊车单跨厂房采用组合砖砌体,厂房为刚弹性方案,截面尺寸见题34~39图。砖柱高度为5m,砌体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面层混凝土采用C20,钢筋为HPB235,对称配筋,as==35m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470kN(其中NQk=206.42kN,NGk=158.78kN)弯矩设计值:题34~39图M=230kN·m(其中mQk=101.01kN·m,MGk=77.70kN·m)
单选题
题7~8:由TC13B级红松原木制作的轴心受压柱,两端铰接,柱高计算长度均为2.6m,柱1.3m高度处有一个d=22mm的螺栓孔,原木标注直径D=120mm。该受压杆件处于室内正常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单选题某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其平法施工图如题图所示。试问,该梁跨中截面的预应力强度比λ值,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预应力筋φs15.2(1×7)为钢绞线,fptk=1860MPa。A.λ=0.34B.λ=0.66C.λ=1.99D.λ=3.40
单选题
在某土样的室内压缩试验中,得到实验结果:当压力p1=100kPa时的孔隙比e1=0.7,压力p2=200kPa时的孔隙比e2=0.65。
单选题以下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4种观点: I.分段搭设的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5m; 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Ⅲ.混合结构核心筒应先于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施工,高差宜控制在4~8层,并应满足施工工序的穿插要求; Ⅳ.常温施工时,柱、墙体拆模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1.2MPa。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是否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相关要求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单选题某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基础顶面至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为5.2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2m。
单选题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图5-17。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k=8MN,力矩设计值Mk=1.2M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设计参数见表5-4。{{B}}表5-4柱基础的设计参数{{/B}}土层编号涂层厚度(m)qsa(kPa)qpa(kPa)1530252533354440510(桩端进入持力层2m)502500
单选题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时,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应符合 ( )规定。 A.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80% B.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 80% C.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90% D.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底部剪力75%
单选题某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房屋高度25m,8度地震区,首层剪力墙截面尺寸如图4-36所示,墙体高度4400mm。砌块强度MU20、砂浆Mb15、灌孔混凝土Cb30。
单选题某单层、两跨、等高无吊车砖柱厂房,如图所示,砖柱采用MU15烧结多孔砖(孔洞率小于30%)、M7.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无支撑。
单选题已知构件的内折角位于受拉区,截面高度H=500mm,纵向受拉钢筋为4φ18。设箍筋为HPB235,纵向钢筋为HRB335(见题图)。
单选题如图所示铰接悬臂行车道板、承受公路-Ⅱ级荷载
单选题下述有关组合砖砌体构件的一些理解中,何项不妥?
单选题如下图所示连接节点,斜杆承受轴心拉力设计值N=400kN,钢材采用Q235——B·F(3号钢)焊接时,采用E43型手工焊条。高强螺栓连接时,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M20,材质为20MnTiB,等级为10.9级,接触面喷砂处理。普通螺栓受拉连接时,采用M20普通螺栓,Q235钢(3号钢)制作,4.6级。
单选题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如图所示,规则结构,抗扭刚度较大,抗震等级二级。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单选题为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下列何种做法不合理?
单选题如题图所示,由预埋板和对称于力作用线配置的弯折锚筋与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0kN,直锚筋直径d=14mm,共4根,弯折钢筋与预埋钢板板面间的夹角a=30°,直锚筋间的距离b1和b均为100mm,弯折钢筋之间的距离b2=100mm,构件的混凝土为C30,钢板厚t=10mm,直锚筋与弯折锚筋均采用HRB335钢筋,钢板为Q235钢。
单选题1~3:已知后张法一端张拉的轴心受拉构件(屋架下弦)的截面如题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采用超张拉),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绞线(fptk=1720N/mm2,fpy=1220N/mm2,Ep=195000N/mm2)。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fy=360N/mm2,Es=200000N/mm2),构件长度为24m,采用JM12锚具,孔道为预埋金属波纹管。
单选题25~26:某拟建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图5-13所示。假设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单选题有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试问,下列关于该房屋墙体施工顺序的几种主张中,其中哪一种最能保证墙体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