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见解,何项不正确?说明理由。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解答。
当一个竖向单位力在三跨连续梁上移动时,其中间支点b左侧的剪力影响线,应为下列何图所示?
下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要求,试问:其中何项组合中的要求全部是正确的?
①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均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并应与考虑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效应叠加进行计算。
②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计算.并按其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
③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④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框架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其箍筋应在全高范围内加密。
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下列______项是符合规定的?
某一桥梁上部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试判定在下图中,下列何项是该梁BC跨跨中F截面的剪力影响线?提示:只需定性判断。
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说法不妥的应为( )。
某顶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粱,混凝土等级为C30,截面为矩形,宽度b=300mm,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端节点处梁的上部钢筋为325,中间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为425。取as=40mm。试问,非抗震设计时,该梁的截面最小高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有抗震设防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______ 种考虑是正确的?
有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共9层,首层层高4.2m,其他各层层高3.6m,首层楼面比室外地面高出0.6m,屋顶有局部突出的电梯机房层高3m,在计算房屋高度时,下列( )项是正确的。
采用新规范与老规范设计受弯构件时,主要有4点不同之处,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下述钢管结构构造要求哪项不妥?
总高度为65m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按9度抗震设防,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E=180000 kN,试指出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的标准值FEvk应为______ 项数值。
某16层建筑的一片双肢剪力墙;其墙肢宽度和沿竖向刚度均相等,其各层连梁的折算惯性矩Ib=5.12×10-3m4。根据计算,其整体性判别指标a=8,In/I=0.89。试问,在只变更各层连梁折算惯性矩值Ib,而不改变墙肢截面尺寸和连梁计算跨度的情况下,连梁折算惯性矩Ib的最小值取以下( )项数值时,上述双肢剪力墙可按整体小开口墙考虑。
下列关于多层普通砖砌体房屋中门窗过梁的要求,何项不正确?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的一单肢实体墙,高度H=30m,全高截面相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墙肢截面惯性矩Iw=3.6m4,矩形截面面积Aw=1.2m2,该墙肢计算出的等效刚度,下列______项是正确的。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框架。无库房,属于一般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载仅为按照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载;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的相应增大系数为1.0,已知其底层边柱的底端受各种荷载产生的内力值(标准值。单位:kN.m.kN)如下:
静载:M=32.5,V=18.7;活载:M=21.5,V=14.3;左风:M=28.6,V=-16.4;右风:M=-26.8,V=15.8;左地震:M=-53.7,V=-27.0;右地震:M=47.6,V=32.0;垂直地震:M=16.7,V=10.8。
试问:当对该底层边柱的底端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时,按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后,其M(kN.m)和V(kN)的最大组合设计值,应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一级。粱、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钢筋。框架中间楼层某端节点平面及节点配筋如图所示。(a)节点平面示意图;(b)节点配筋示意图(梁未示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H=64m,经计算已求得第六层横梁边跨边端的弯矩标准值如下表所示。计算该处截面配筋时所需弯矩设计值M(kN·m),其与下列______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长为8m,其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示。试问,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及桩身波速值应为下列何项?提示: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