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设有防震缝的高层建筑,两个结构单元均为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为8度,下列防震缝宽度δ( )项满足要求。
同一种土的重度γ、饱和度γsvt和有效重度γ’三者之间的下列关系,( )项正确。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框架柱,柱净高4.5m,其截面尺寸b×h=500mm×500mm,采用C30混凝土,箍筋采用HPB235(fyr=210N/mm2)。柱轴压力为0.5,柱端箍筋为10@100。现工程改造,荷载增加,在荷载的基本组合下的柱端剪力值为550kN。加固前,柱端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c0=370kN。现采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进行抗剪加固,采用高强度I级纤维复合材环形箍,设置3层且各层厚度0.167mm,间距sf=300mm。已知a=a'=40mm。加固后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试问,满足加固要求时,碳纤维复合材环形箍的宽度bf(mm),下列何项最经济合理?提示:柱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 )不是圈梁的主要作用。
某住宅承重内横墙系用190厚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无灌孔砌体墙,块体强度等级为MU15,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b7.5,墙体计算高度H0=2800mm。该墙体(无灌孔)的轴心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某矩形框筒,平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总高度102m,承受水平力q=20kN/m,可简化成双槽形截面,等效槽形截面如图所示。角柱为L形、截面面积A3=6.41m2、形心坐标y=0.90m。槽形截面惯性矩为3056.5m4。计算图中底层3号柱所受的轴力N3(kN),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原料均化库厂房,跨度48m,柱距12m,采用三铰拱钢架结构,并设置有悬挂的胶带机通廊和纵向天窗,厂房剖面如图(a)所示。刚架梁(A1)、桁架式大檩条(A2)、椽条(A3)及屋面梁顶面水平支撑(A4)的局部布置简图如图(b)所示。屋面采用彩色压型钢板,跨度4m的冷弯型钢小檩条(图中未示出),支承在刚架梁和椽条上,小檩条沿屋面坡向的檩距为1.25m。跨度为5m的椽条(A3)支承在桁架式大檩条上;跨度12m的桁架式大檩条(A2)支承在刚架梁(A1)上,其沿屋面坡向的檩距为5m,刚架柱及柱间支撑(A7)的局部布置简图如图(c)所示。桁架式大檩条结构简图如图(d)所示。三铰拱刚架结构采用Q345B钢,手工焊接时使用E50型电焊条;其他结构均采用Q235B钢,手工焊接时使用E43型电焊条;所有焊接结构,要求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如下图所示某折线形均质滑坡,第一块的剩余下滑力为1150kN/m,传递系数为0.8,第二块的下滑力为6000kN/m,抗滑力为6600kN/m。现拟挖除第三块滑块,在第二块末端采用抗滑桩方案,抗滑桩的间距为4m,悬臂段高度为8m。如果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1.35,剩余下滑力在桩上的分布按矩形分布,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相对于嵌固段顶部A点的力矩(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
砌体结构相关的温度应力问题,以下论述不妥的是( )。
某框架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一类,其施工图用平法表示如图1.30所示,试问:在KL1(3)梁的构造中(不必验算箍筋加密区长度),下列何项判断是正确的?
已知某条形基础底宽b=2.0mm,埋深d=1.5m,荷载合力的偏心距e=0.05m,地基为粉质黏土,内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19.5kN/m3,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承载力设计值与下列( )项值接近。
若主楼某底层中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22100kN,C65混凝土,则柱截面最合适的尺寸为______。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fvMbγb+Mdγ0d+McCk 以下关于上式的适用条件e≤0.033b的解释( )项正确。
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如图6.31所示,,折减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88s。问当近似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时,所求得的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应与何项接近?
山墙骨架柱间距4m,上端支承在屋面横向水平支承上;假定山墙骨架柱两端均为铰接。当迎风面山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为0.6kNA/m2时,试问:作用在刚架柱顶的风荷载设计值W1(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参见图2-10中的(c)图,在刚架柱顶作用风荷载W1。
修建于裹冰区的某电视塔,其顶部竖向钢桅杆的长度为6m,直径为300mm。基本裹冰厚度为 20mm。基本风压值ω0=0.4kN/m2。桅杆上的风荷载标准值ωk=1.34kN/m2。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当裹冰荷载为第一可变荷载时,计算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桅杆底部的风弯矩设计值 (kN·m),应为下列______ 项所示。
对于采用原木下弦的木桁架,其跨度不宜大于( )项数值。
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损失,包括锚具变形损失(σ11),摩擦损失(σ12),温差损失(σ13),钢筋松弛损失(σ14),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σ15),局部挤压损失(σ16)。设计计算时,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在混凝土预压前为第一批,预压后为第二批。对于先张法构件预应力损失的组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