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一榀框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首层框架柱总剪力V
f
=400kN,该榀框架首层柱的抗推刚度总和∑Di=130000kN/m,其中柱瓤的抗推刚度D
c1
=28506kN/m,其反弯点高度h
v
=3.8m,沿柱高范围没有水平力作用。试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采用D值法计算柱C1的柱底弯矩标准值(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单选题底部为一层大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首层有7根截面尺寸为900mm×900mm的框支柱(全部截面尺寸A
cl
=5.67m
2
),二层在计算方向剪力墙有效面积A
w2
=16.2m
2
,首层在计算方向落地剪力墙有效面积A
w1
=11.4m
2
,首层高4.2m,二层高2.8m。首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二层为C30,则上下层刚度比γ,下列何项是正确的?
提示:按《高规》附录E计算。
单选题假定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s,但具体数值未知,若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方案比较,试问本工程T1最大为何值时,底层水平地震剪力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剪重比(底层剪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之比)要求?
单选题图示结构MK、QK的影响线在A处的值(绝对值)为______。
单选题对于某桥上部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试判定在以下四个图形中,哪一个图形是该梁在中孔跨中截面a的弯矩影响线?
提示:只需定性地判断。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部分框支一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层数为3层,框支层有8根框支柱,框支层底部的地震剪力标准值V=8100kN,则每根框支柱所分配的剪力标准值(kN),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某公路梁式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其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由全部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
Gk
=40000kN·m,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
q1k
=15000kN·m(已计入冲击系数0.2)由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
q2k
=1500kN·m,试问当该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进行持久状况的主梁正截面抗裂验算时所采用的弯矩组合设计值(kN·m)(不计预加应力作用)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单选题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单选题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的钢梁,采用Q235钢,跨度为6000mm
单选题东北落叶松(TC17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62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单选题假定MED未知,试求梁EF的梁端弯矩AEF(kN·m),该值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单选题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工程地质详勘报告,该建筑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70m/s,场地覆盖层厚度为55m。试问,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按插值方法确定的特征周期T
g
(s)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单选题某二层装配式工业厂房的预制柱,柱长11m,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采用对称配筋,在现场起吊就位时吊点设在何处最为合理(图7-9-1)? A.y=3.3m B.y=3.6m C.y=3.9m D.y=4.2m
单选题
单选题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挠度限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标准值q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单选题某承受轴心压力的敞口钢管桩,管桩外径406.4mm,内径386.4mm,桩长15m,桩顶以下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与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见表8-44-1,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1m,试问估算该敞口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各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及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表8-44-1 土层序号、名称及土层厚度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①黏性土,厚7m 30kPa - ②粉土,厚7m 40kPa - ③中砂厚5m,桩端进入该土层1m 55kPa 5500kPa A.778 B.878 C.978 D.1078
单选题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长条形坑式设备基础,高出地面500mm,设备荷载对基础没有偏心,基础的外轮廓及地基土层剖面、地基土参数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0.5m。提示:基础施工时基坑用原状土回填,回填土重度、强度指标与原状土相同。
单选题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底层角柱如图1-26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弹性分析未经调整的构件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McA上=300kN.m,McA下=280kN.m(同为顺时针方向),柱底MB=320kN.m;梁Mb=460kN.m。已知梁ho=560mm,a's=40mm,梁端顶面实配钢筋(HRB400级)面积As=2281mm2(计入梁受压筋和相关楼板钢筋影响)。试问,该柱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时所采用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