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政府选址新建政府大楼,占地5000m2,拟建一栋5层建筑,总建筑面积7500m2,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同意该项申请,并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该工程建成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项工程已建成,并在顶层增建了一间多功能厅,面积400m2;与此同时,还发现该工程擅自增建了一层地下室,面积为950m2。为此执法人 员通知该工程的主管负责人和单位法人,依法立案查处。 1.该工程被处罚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2.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理?
某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西部,沿江河流城发展已形成“一主两次”三个组团。东南向与经济发达核心地区相邻接,处于发达地区与内地经济腹地的变汇点。该市近几年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主城区已达到发展饱和状态,建设重点已逐步向东北部沿江和南部跨江的地区蔓延。为了引导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市政府开展了一轮总体规划,针对城市拓展方向提出了两个比选方案(如下图所示)。规划方案图[问题]根据以上条件及附图分别指出两个比选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市中心建设一栋办公楼,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查同意后为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办理了有关规划审批手续,并核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公司随后即开工进行了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也没有对工程进行规划核实。办公楼竣工后,该公司到该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证时,被告知规划验收手续不全,要求补充有关文件。 [问题] 试分析,该建设工程缺少哪些规划核实和验收文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做。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请提出该设计方案主要用地功能及其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所示。问题试对该小区的规划提出不妥之处。
某市有一项引资宾馆工程,有关领导部门特别重视该项建设。投资方坚持要占用该市总体规划中心地区的一块规划绿地。有关领导自引资开始至选址、设计方案均迁就投资方要求。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曾提出过不同意见,建议另行选址,但未被采纳,也未坚持。之后,投资方依据设计方案擅自开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予以制止。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此事,立即责令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该违法建设活动。 该工程为什么受到查处?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这件事?
如图所示为某市一个居住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平方米,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设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某市居住组团规划方案示意图[问题]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已给出的规划条件: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绿地配置要求;公建配套设施要求;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旧区改造地块现状图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见示意图),住宅建筑分为4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4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包括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l小的日照标准计算;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凡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四)
某开发公司在某地级市进行危房改造工作,为平衡资金,该公司向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1.在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侧的保护范围内占用5000m2的用地建设高层住宅楼,同时,将该文物保护单位北侧2hm2的建设用地改为绿地;2.拆除该文物保护南侧建设控制地带内的4栋6层住宅楼,建设当地传统民居形式的平房。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方案比较、专家论证、群众意见征集等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开发公司的申请有利于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经报请市政府同意,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试分析: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四)
图所示为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hm2,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东南侧建设有城市公园,北侧和西侧临城市主、次干路。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请补充规划条件。
如图所示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有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形在市域内通过。1.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规划拟在W城建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和焦化厂;在D城建深水码头,用进口铁矿石并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N城拟建盐化工基地。2.该市市区由三个组团构成,相距均在20km左右。Z组团为中心组团,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70万。G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矿区,人口25万。F为新型工业区,是全市的副中心,人口30万。Z与G、Z与F、Z与N有国道连接,N与D有公路连接。规划还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3.为保护环境,中心城市各组团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见图2-3-1)。F城与G城之间有一水库,这个水库是城市水源。指出该规划在工业布局、公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下图所示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有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形在市域内通过。1.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规划拟在W城建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千瓦)和焦化厂;在D城建深水码头,用进口铁矿石并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N城拟建盐化工基地。2.该市市区由3个组团构成,相距均在20km左右。Z组团为中心组团,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70万。G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矿区,人口25万。F为新型工业区,是全市的副中心,人口30万。Z与G、Z与F、Z与N有国道连接,N与D有公路连接。规划还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3.为保护环境,中心城市各组团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见下图)。F城与G城之间有一水库,这个水库是城市水源。指出该规划在工业布局、公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下图所示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某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市政府为保护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拟对旧城内的一个居住街坊进行环境整治和适度改造。该街坊占地面积约15hm2,居住人口5000人,北侧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城市次于道,东侧和南侧各城市支路均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街坊内大部分建筑为传统民居,建筑质量较好,少量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建筑(图中标识层数的建筑),还有2处文物保护建筑。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该街坊以保护整治、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为主。其中,街坊的西南角的建筑已经没有保留价值,可以更新改造为多层住宅楼和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为保护传统风貌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机动车的停车位数量可以不按照一般居住用地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方案除新建了车行路、步行道和几栋多层建筑外,基本按照原有院落边界和传统建筑格局进行了整治和改造。试分析该规划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长江南侧,处于我国沿海发展轴线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地带,距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约100km。该市历史悠久,古城区位于城市西侧,西邻风景区,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城市中水系较发达。上一版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向东北和北向发展。本次规划期限为1995—2010年,市域总面积1142km2,规划市区人口4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40km2。请根据题目提供的该市基本情况及总体规划图,对该市总体规划提出概要评析意见。
我国西南部某滨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市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区,西北有一个山区水库,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南部被一条河流环抱,城市主要对外出入口在东北部。该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如图所示。[问题]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方案。
某发达地区一中等城市,东侧有高速公路Ⅰ和高速公路Ⅱ平行通过,并各有两个出入口(分别为A、B和C、D)与城市主要交通性干路相接。该城市背靠北山、西邻海湾,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市政府决定城市跨越高速公路Ⅰ发展,建设新区。为此,城市规划部门提出了高速公路Ⅰ的两个改造方案(见下图):某城市高速公路选线方案示意图方案一:将高速公路Ⅰ在城区段改造为高架路,并将出入口A、B分别迁移至E、F点,原路段改造为城市干路并与其他垂直向干路平交,高速公路两侧设置防护绿地;方案二:将高速公路Ⅰ外移至高速公路Ⅱ的两侧,部分路段共用一个交通走廊,并将出入口A、B分别迁移至G、H点,高速公路Ⅰ的原线位改造为城市主干路。[问题]试结合现状用地条件,从新区开发、建设成本、与道路系统关系以及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方案。
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2公顷,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予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认为可行。然后,厂方依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m2,公建40万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公顷,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己有一所中专学校。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详见示意图)。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试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