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所示,根据某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管理文件,A地块规划为一个小型博物馆用地,占地面积3100m2,容积率不得大干1.0万m2/hm2,建筑高度小于10m,建筑退后道路红线至少10m。B地块为某名人故居及保护控制用地,建筑形式为坡屋顶四合院。在该市城市建设检查中发现,有一开发商在规划管理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在该地块进行开发建设。[问题]1.假设你作为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你认为该项日存在什么问题?2.作为一个技术领导,你如何评审该项目?___________(四)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下图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4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张××家住某市中山区新安中里7号楼308号。未经城市规划部门的批准,擅自在新建楼12号楼东北侧便道上搭建了一间简易房屋用于经营。该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检查发现后,认为张××违反了《××市城市规划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依法通知其限期改正,自行拆除。在规定期限内,张××未予改正。1998年12月9日,区城管大队又依据《违反 行政处罚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做出了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并于次日向张××送达了决定书,责令其于1998年12月14日前自行拆除违法建设。张××不服,向本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其所搭建的简易房屋虽系违法建设,但其周围还有其他的违法建设,被告不应仅对其违法建设进行查处,故诉请法院撤销被告所做决定。 [问题] 就该事件,法院应做出如何判决?_____________(五)
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某开发建设用地总平面示意图(四)图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总用地面积为7.25公顷。其规划设计条件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要求。1.沿城市主干路必须设置20m宽绿化带,且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10m。2.河道西侧规划设置15m宽的绿化带,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5m。3.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50m。4.沿公园30m范围内之建筑高度不应超过3层,沿城市主干路应独立设置大型公建设施。
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长江南侧,处于我国沿海发展轴线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地带,距区域中心城中上海约100km。该市历史悠久,古城区位于城市西侧,西邻风景区,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城市中水系较发达。上一版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向东北和北向发展。本次规划期限为1995~2010年,市域总面积1142km2,规划市区人口4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40km2。请根据题目提供的该市基本情况及总体规划图,对该市总体规划提出概要评析意见。(二)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2万平方米。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如下图所示)。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我国东部某一城市的总体规划,规划人口规模35万人,用地规模35km2。该市是其所在省属地域范围内的一个中心城市,其东南方向为某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北面约200km,是其所在省的省会大城市。该市地处两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一区西侧有两处省级风景区隔江相望,北面、东面有两个主要山系的余脉,使城市处于一个盆地中,静风频率高,城市热岛效应较强,污染不宜扩散。有一条高速公路从城市西南侧绕城而过,东南是铁路及站场。该城市总体规划如图所示。问题:试根据该城市总体规划对本方案进行综合评析。
某市是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如下图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部分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某市有一大型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从现占用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迁出。经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需选址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控制在5万m2以内。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是,该设施应有观众厅、多功能厅、报告厅和较大的库房,并要求场地干燥,不能靠近易燃易爆地区,又要便于市民前往。同时,该市已有一座国家级同类文化设施,位于城市的西北部。 试分析: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这个大型文化设施的要求和基本情况,又根据选址的基本原则,在选址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图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总用地面积为7.25hm2。其规划设计条件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要求:沿城市主干路必须设置20m宽绿化带,且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l0m;河道西侧规划设置15m宽的绿化带,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5m;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50m;沿公园30m范围内之建筑高度不应超过3层,沿城市主干路应独立设置大型公建设施。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某开发建设用地总平面示意图_________(六)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五)图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公顷,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人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试评析道路网及主要交通场站设施布局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二)图为一座市区人口规模70万的大城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某城,面临三个发展机遇,一是在城区北部开始建设一条专用铁路运输线,与城区南侧的现有车站连接;现有2个选线方案A和B。A线则是从城区外围,绕着工业用地与现有铁路连接;B线直接穿越城区中间,与南侧现有车站相连,城区中间两侧为住宅。二是城区北侧临靠码头、公路、铁路,拟实行公铁水联运,发展商贸物流园;三是新农村建设加速,准备建设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城区的东部为3个乡镇,为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请分析选线方案A和B,推荐一条线路。在城区布置的1-8号地块中,合理安排1个物流园、1个农产品交易中心。
下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图1所示为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hm2,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东南侧建设有城市公园,北侧和西侧临城市主、次干路。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请补充规划条件。______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五)图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公顷,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人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某市的市区北部有一段古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古城墙内外各100m为保护区,只准绿化,不许建设,由园林绿化队管理。有一投资者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以每年支付100万元的租金在离古城墙50m处投资建设五栋二层青瓦灰砖小别墅,在与绿化队签订了协议后,随即组织施工。此时,被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监督检查执法队发现,责令立即停工。 该工程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下图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有18班的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企业单位拟在单位内部建公司办公楼一座,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一书两证”,但在建设过程中,将原来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规模由8000m2增至8500m2,此工程现已进入室内设计及部分装修阶段,被城市监察大队发现,责令其停止施工。 [问题]这个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图3-4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四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5.临街住宅的出人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