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场地、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见图4-1-3),请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问答题图3所示为某城市新建铁路枢纽——火车站及广场总平面交通流线组织。[问题]分析该大型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中的不妥之处。
问答题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图1.31)。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人口5万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问答题某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准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一座1200座的歌剧院,由于该市财力有限,该市行政文化主管部门经市政府同意,在拟建歌剧院用地内增加写字楼和公寓性质的用房,通过房地产开发的形式筹措歌剧院的建设资金,因此,建筑规模应不少于4200m2(其中地上建筑规模不超过27000m2)。歌剧院用地面积为6000m2,规划建筑控制高度为30~60m。请提出该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某城市小区,三面临城市干道,其南侧为支路。总用地为14.5hm2。现状市政管线已埋人道路地下,已建配电房能满足小区改建后要求。该区用地东侧已建成金融、商业—服务中心;小区西北角有两幢新建住宅楼和一所中学;另有两所小学、一处幼托所以及两片危旧平房住手区和一处汽车配件铸造厂。现已决定将此小区列为危改居住小区进行统一规划;1.[问题]试根据现状条件(如图4所示)及一般危改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求,提出需要调整和增加的主要内容。
问答题如果你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经办人,试对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某市新建一处占地80hm2的公园,现已初具规模,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为加强该园管理工作,拟在公园总体规划已确定的管理用房位置,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要求兴建一幢3层办公管理用房,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同意该项申请,井核发建筑工程许可证。 该工程建设期间,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项工程正在砌4层墙体,有的已砌到了2m多高,与此同时,还发现该工程擅自增建了一层地下室,并且还在该楼的每个房间内增设了一个卫生间,为此执法人员当即找到了该工程的主管负责人和单位法人,在核对、查清事实后,发出了停工通知书,责令该工程立即停工,听候处理。该工程被查令立即停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2.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理?
问答题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问答题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该小区位于我国华北某市,占地约20公顷,安排居住人口约7900人,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通过。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小区、八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1-39所示。问题
问答题某市中心区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干道西北角,占地0.48m2。医院为改善门诊设施,决定将位于临街转角处2层门诊楼原地改建为6层,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方案图。改建之后的全院总建筑面积为14000m2。该市级医院申请规划方案示意图如图2-1-7所示。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提示:①该市医院建筑的规定停车泊位可按5辆/100m2计算;②不涉及建筑高度、体型、容积率、后退红线等其他问题。)
问答题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E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详见附图)。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建筑后退要求;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问答题图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某城市居住区规划示意图
问答题某市有一引资宾馆工程,有关领导部门特别重视该项建设。投资方坚持要占用该市总体规划中心地区的一块规划绿地。有关领导自引资开始至选址、设计方案均迁就投资方要求。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曾提出过不同意见,建议另行选址,但未被采纳,也未坚持。之后,投资方依据设计方案擅自开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予以制止。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此事,立即责成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试问:该工程为什么受到查处?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问答题××市人民政府是否有权批准征用农用地?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问答题某单位编制了一滨河新城(中等城市规模)总体规划方案(见附图),报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审查发现,有些问题应当加以改正。试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B}}滨河新城总体规划方案{{/B}}
问答题某市中心区的一个拟改造地段,占地41.1hm2,现状基本为工业,其中有少量质量完好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工业厂房,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段拟按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要求进行了改造,地段北侧为保留的工业用地,现多为机械工业,有噪声干扰,西侧为地方铁路,南侧为已建成十年的居住区,配套公建明显不足,地段现状如图2-7-1所示。已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规定。3.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4.小区绿地配置要求。5.市政公用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6.地块内应保留的城市设施。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给定的该地段规划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某北方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情况为: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退红线设10m宽绿带;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退红线设15m宽绿带;北侧为现状居民住区,全部为6层砖混住宅:西侧为现状某办公楼。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低层、多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5m。2.高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15m。3.建筑限高100m。4.绿地率不小于15%。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61,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倍。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如图6-6所示。请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m2,公建40万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hm2,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详见示意图),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试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图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1.试就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