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某市城市用地发展及省道改线规划示意图
问答题请根据规划知识,指出下面分图图则中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m2,公建40万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hm2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 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详见示意图)。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 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 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答题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由于吊装作业危险性较大,施工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送现场监理员签收。吊装作业前,吊车司机使用风速仪检测到风力过大,拒绝进行吊装作业。施工项目经理便安排另一名吊车司机进行吊装作业,监理员发现后立即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汇报,该专业监理工程师回答说:这是施工单位内部的事情。 事件2:监理员将施工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交给总监理工程师后,发现现场吊装作业吊车发生故障。为了不影响进度,施工项目经理调来另一台吊车,该吊车比施工方案确定的吊车吨位稍小,但经安全检测可以使用。监理员立即将此事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总监理工程师以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查批准就实施为由,签发了停止吊装作业的指令。施工项目经理签收暂停令后,仍要求施工人员继续进行吊装。总监理工程师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负责人称工期紧迫,要求总监理工程师收回吊装作业暂停令。 【问题】
问答题图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hm2,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问答题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2公顷,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予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认为可行。然后,厂方依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试问: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问答题某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交口处,总用地面积为2016m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12m,容积率不大于1.4,建筑密度不大于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5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2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图2—13为该建筑规划图。请你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指出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图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总用地面积为4.5hm2,规划条件为:建筑密度0.3,限高18m,北侧退道路30m,绿地大于30%,容积率2.0。请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问题。
问答题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其规划示意图如图2—12所示。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旧区改造地段示意图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E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详见附图)。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建筑后退要求;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问答题图1-49为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交口处,总用地面积为2016m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12m,容积率不大于1.4,建筑密度不大于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5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2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问题请你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图为一座市区人口规模70万的大城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试评析道路网及主要交通场站设施布局的不合理之处。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已开发建设的居住区绿地边缘内拟建一座17500m2的商业购物中心,解决居住区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按程序,开发公司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改变用地性质,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了开发公司的申请,不得改变用地性质。 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开发公司改变用地性质申请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m2,公建40万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公顷,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如图所示)。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试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m2,公建40万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hm2,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示意图如图2-5所示。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答题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E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详见图2.9)。经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建筑后退要求。(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请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问答题某市有一大型历史文化馆需从现有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迁出。经相关部门批准,需选址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文化宫,建筑面积大约为7~8hm2。 建设单位对新文化宫的要求:拥有展览厅、多功能厅、报告厅和较大的库房,不能靠近易燃易爆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市民前往。并要求场地干燥。该市已有一座国家级同类文化设施位于城市的东北部。 试分析: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该大型博物馆的要求和基本情况及选址的基本原则,在选址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答题某区政府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工作。建设单位对城市中心区旧城危房地段拆迁后,进行住宅建设,该地块用地面积约22700m2,用地性质为住宅,总建设规模为58000m2,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18m。区政府主要领导根据地区发展需要,决定沿街的建筑性质调整为高层商业及办公楼,另外,整个项目的总建筑规模调整为87000m2。区土地部门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土地用途为住宅。区规划局经请示区领导同意,为该项目直接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当该地块两栋住宅已封顶,商业办公楼已建设到地下一层部分,市规划巡查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了该项目的有关建设情况,责令建设单位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请问该项目为什么会受到查处?市规划部门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0.48hm2。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2层门诊楼改建为6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14000m2。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1.该市医院建筑的规定停车泊位可按0.5辆/l00m2计算;2.不涉及建筑高度、体形、容积率、后退红线等其他问题。)
问答题某市中心区的一个拟改造地段,占地41.1公顷,现状基本为工业,其中有少量质量完好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工业厂房,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段拟按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要求进行了改造,地段北侧为保留的工业用地,现多为机械工业,有噪声干扰;西侧为地方铁路;南侧为已建设成十年的居住区,配套公建明显不足。(地段现状如图2-10所示)已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是: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规定;3.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4.小区绿地配置要求;5.市政公用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6.地块内应保留的城市设施;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给定的该地段规划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