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完整井进行抽水试验,其中一口抽水井,两口观测井,观测井与抽水井距r1=4.3m,r2=9.95m(见下图),含水层厚度为12.34m,当抽水量q=57.89m3/d时,第一口观测井降深0.43m,第二口观测井降深0.31m。试计算土层的渗透系数。
问答题某软黏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见表,试计算土的灵敏度。
题1-34表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τ(kPa)
原状土
20
41
65
89
114
153
187
192
185
173
148
135
100
扰动土
11
21
33
46
58
69
70
68
63
57
问答题采用土钉加固一破碎岩质边坡,其中某根土钉有效锚固长度L=4.0m,该土钉计算承受拉力E=188kN,锚孔直径d=108mm,锚孔壁对砂浆的极限剪应力τ=0.25MPa,钉材与砂浆间黏结力τg=2.0MPa,钉材直径d
b
=32mm(材质为HRB335),试求该土钉抗拔安全系数。
问答题在图示的铁路工程岩石边坡中,上部岩体沿着滑动面下滑,剩余下滑力为F=1220kN,为了加固此岩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滑动面倾角及锚索的方向如图所示,滑动面处的摩擦角为18°,试计算锚索的最小锚固力。
问答题某筏板基础,其地层资料如图所示,该4层建筑物建造后两年加层至7层,加层前基底附加压力p0=60kPa,建造后两年固结度达80%,加层后基底附加压力p0=100kPa(加层荷载假设为瞬间加上,忽略加载过程,同时Es近似不变),试求加层后建筑物基础中点增加的最终沉降值。
问答题某厚10m的饱和黏土层,地表面瞬时大面积堆载p0=150kPa,若干年后测得土层中A、B、C、D、正点的孔隙水压力分别为51.6kPa、94.2kPa、133.8kPa、170.4kPa、198kPa,土层的Es=5.5MPa、K=5.14×10-8cm/s,试计算:(1)黏性土固结度,此土已固结几年;(2)再经5年,土层的固结度达多少及5年间的压缩量。
问答题某堤坝上游水深12m,下游水深2m,土渗透系数k=0.6m/d,流网格为正方形,宽度1.0m,其中流线5条,等势线9条,试估算坝宽1.0m的渗流量。
问答题某建筑物地基需要压实填土8000m
3
,控制压实后的含水率w
1
=14%,饱和度S
r
=90%、填料重度r=15.5kN/m
3
、天然含水率W
0
=10%,土粒相对密度为G
s
=2.72,试计算需要填料的方量。
问答题某基坑剖面如图所示,按水土分算原则并假定地下水为稳定渗流,E点处内外两侧水压力相等,试求墙身内外水压力抵消后作用于每米支护结构的总水压力净值(按图中三角形分布计算)(γw=10kN/m3)。
问答题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场地初勘时,在探井地面下4.0m取样,其试验成果为:天然含水率w(%)为14,天然密度ρ(g/cm
3
)为1.50,比重a
s
为2.70,孔隙比e
0
为1.05,其上覆黄土的物理性质与此土相同,对此土样进行室内自重湿陷系数δ
zs
测定时,应在多大的压力下稳定后浸水(浸水饱和度取为85%)。
问答题用砂性土填筑的路堤,高度为3.0m,顶宽26m,坡率为1:1.5,采用直线滑动面法验算其边坡稳定性,φ=30°,c=0.1kPa,假设滑动面倾角α=25°,滑动面以上土体重W=52.2kN/m,滑面长L=7.1m,试求抗滑动稳定性系数K。
问答题有一滑坡体体积为10000m3,滑体重度为20kN/m3,滑面倾角20°,内摩擦角ψ=30°,黏聚力c=0,水平地震加速度α=0.1g时,试用静力法计算稳定系数Ks。
问答题某基础尺寸16m×32m,埋深4.4m,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3.3N/m3,持力层为粉质黏土,γ'=9.0kN/m3,ψk=18°,ck=30kPa,试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的计算公式确定该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问答题在加筋土挡墙中,水平布置的塑料土工格栅置于砂土中,已知单位宽度的拉拔力为T=130kN/m,作用于格栅上的垂直应力为σv=155kPa,土工格栅与砂土间摩擦系数为f=0.35,问当抗拔安全系数为1.0时,依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试求该土工格栅的最小锚固长度。
问答题某基础底面尺寸3.2m×3.6m,埋深2.0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0m,土层分布:0~0.8m填土,γ=17kN/m3(3);0.8~2.0m为粉土,γ=18kN/m3;2.0m以下为黏土,γ=19kN/m3,e0=0.7,IL=0.6,Fak=280kPa,试计算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问答题某桥墩基础,基础尺寸b=4m,l=10m,基础埋深d=2.0m,土层重度γ=19kN/m3,作用轴力Fk=4000kN,弯矩Mk=2800kN·m。试计算当外力作用在基础顶上和基础底面时的基底压力。
问答题某工程采用箱形基础,基础平面尺寸为64.8m×12.8m,基础埋深5.7m,土层分布为:0~5.7m,粉质黏土,γ=18.9kN/m3;5.7~7.5m,粉土,γ=18.9kN/m3;7.5~12.6m,粉质黏土,γ=18.9kN/m3;12.6~19.3m,卵石,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进行回弹试验,测得回弹模量见下表。试计算基础中点最大回弹变形量。
{{B}}土的回弹模量{{/B}}
土层
深度(m)
厚度(m)
Eci(MPa)
E0~0.25
E0.25~0.5
E0.5~1.0
E1.0~2.0
粉质黏土
5.7
5.7
—
—
—
—
粉土
7.5
1.8
28.7
30.2
49.1
57.0
粉质黏土
12.6
5.1
12.8
14.1
22.3
28.0
卵石
19.3
6.7
100(估算值)
问答题相邻两座A、B楼,由于建B楼对A楼产生影响,如图所示,试计算建B楼后A楼的附加沉降量。
问答题在某砂层中做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0.5m2(方形),各级荷载和对应的沉降量见下表。试求:(1)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2)土层变形模量。p(kPa)25507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s(mm)0.881.762.653.534.415.306.137.058.5010.5415.80
问答题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坝高38m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验算。在滑动条分法的计算过程中,某滑动体条块的重力标准值为4000kN/m。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计算作用在该土条重心处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