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砖混结构条形基形,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130kN/m,土层分布:0~1.3m填土,γ=17.5kN/m3;1.3~7.8m淤泥质土,ω=47.5%,γ=17.8kN/m3,fak=76kPa。地下水位0.8m,试设计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
问答题某预制桩,截面0.35m×0.35m,桩长10m,桩顶下土层分布:0~3m粉质黏土w=30.6%,wL=35%,wP=18%;3.0~9.0m粉土,e=0.9;9m以下为中密中砂。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承载力特征值。
问答题在陕北地区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拟建一乙类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为1.5m,建筑物下一代表性探井中土样的湿陷性成果见下表,试求场地湿陷量Δ
s
。
取样深度(m)
自重湿陷系数δ
zs
湿陷系数δ
s
取样深度(m)
自重湿陷系数δ
zs
湿陷系数δ
s
1
0.012
0.075
9
0.040
0.045
2
0.010
0.076
10
0.042
0.043
3
0.012
0.070
11
0.040
0.042
4
0.014
0.065
12
0.040
0.040
5
0.016
0.060
13
0.050
0.050
6
0.030
0.060
14
0.010
0.010
7
0.035
0.055
15
0.008
0.008
8
0.030
0.050
问答题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2.5×2.0m,埋深2.0m,F为700kN,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20kN/m3,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M=260kN·m,H=190kN,求基础最大压应力?
问答题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典型地层条件见表,拟建场地地下水位深度为1.00m,试判断从建筑抗震来说场地类别属于哪一类?
题7-23表
成 因 年 代
土 层 编 号
土 名
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m/s)
Q4
1
粉质黏土
1.50
90
2
粘质粉土
3.00
140
3
粉砂
6.00
160
Q3
4
细砂
11.0
350
岩层
750
问答题某一滑坡体,其参数见表,滑坡推力安全系数γt=1.05,试计算推力F3。 题6-19表块号滑体重力(kN)滑带长度l(m)倾角β(°)黏聚力c(kPa)摩擦角ψ(°)传递系数ψ①1100050402020.30.733②537601001818191.0③522020181819
问答题一个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基坑的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砂土与黏土的天然重度都是20kN/m3,砂层厚10m,黏土隔水层厚1m,在黏土隔水层以下砾石层中有承压水,承压水头8m。没有采取降水措施,为了保证抗突涌的渗透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1,试计算该基坑的最大开挖深度H。
问答题按太沙基土体极限平衡理论,试求黏性土的直立坡极限高度。已知条件:黏性土,φ=5°,c=10kPa,γ=19kN/m
3
(土体稳定性系数N
s
=0.24)。
问答题某土石坝坝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根据计算简图,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填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3.2m,该条块底面中点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19.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6m,条块底面中点孑L隙水压力值u=100kPa,考虑地震作用影响后,第i个滑动条块沿底面的下滑力Si=415kN/m,当不计入孔隙水压力影响时,该土条底面的平均有效法向作用力为583kN/m,根据以上条件按照不考虑和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两种工况条件分别计算得出第i个滑动条块的安全系数Ki(=Ri/Si)(土石坝填料凝聚力c=0,内摩擦角φ°=42°)。
问答题某铁路挡土墙墙背倾斜角α=9°,墙后填土,ψ=40°,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δ=20°,当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连续均布荷载时,试按库仑理论计算破裂角θ。
问答题某土样固结试验结果见表,土样天然孔隙比e0=0.656,试求土样在100~200kPa压力下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并判断该土层的压缩性。
题1-2表
压力p(kpa)
50
100
200
变形量△h(mm)
0.155
0.263
0.565
问答题某钻机取土器管靴外径Dw=89mm,刃口内径De=82mm,试问该取土器属厚壁还是薄壁取土器?
问答题某饱和黏性土厚度10m,初始孔隙比e0=1,压缩系数α=0.3MPa-1,压缩模量Es=6.0MPa,渗透系数k=1.8cm/年,该土层作用有大面积堆载p=120kPa,在单面和双面排水条件下求:(1)加载一年的固结度;(2)加载一年时的沉降量;(3)沉降156mm所需时间。
问答题某基坑采用板桩作为支护结构,坑底采用集水池进行排水,板桩嵌固深度为3m,试计算渗流稳定系数。
问答题某软黏土地基天然含水率w=50%,液限WL=45%,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5m,成墩直径为1.2m,根据检测结果,单墩承载力特征值为Ra=800kN,试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处理后该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问答题某预制桩群桩基础,承台尺寸2.6m×2.6m,高1.2m,埋深2.0m,承台下9根桩桩截面0.3m×0.3m,间距1.0m,桩长15m,C30混凝土,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32kN,承台底以下土为软塑黏土,其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5MN/m4,承台底地基土分担竖向荷载标准值Pc=213kN,试计算复合基桩不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xoa=10mm,αh>4)。
问答题一个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基坑的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砂土与黏土的天然重度都是20kN/m3,砂层厚10m,黏土隔水层厚1m,在黏土隔水层以下砾石层中有承压水,承压水头8m。没有采取降水措施,为了保证抗突涌的渗透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1,试计算该基坑的最大开挖深度H。
问答题题1-26图是一组不同成孔质量的预钻式旁压试验曲线,请分析哪条曲线是正常的旁压曲线,并分别说明其他几条曲线不正常的原因。
问答题桥梁勘察的部分成果参见表,根据勘察结果,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进行结构的抗震计算时,试计算地表以下20m深度内各土层的平均剪切模量Gm (重力加速度g=9.81m/s2)。
题7-36表
序号
土层岩性
厚度(m)
重度(kN/m3)
剪切波速(m/s)
1
新近沉积黏性土
3
18.5
120
2
粉砂
5
18.5
138
3
一般黏性土
10
18.5
212
4
老黏性土
14
20
315
5
中砂
7
18.0
360
6
卵石
3
22.5
386
7
风化花岗岩
535
问答题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
3
,内摩擦角φ=0,内聚力c
u
=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试求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