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地基土为中密细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现需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问在地震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不应超过( )。
单选题边坡工程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在计算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U}} {{/U}}。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及地震荷载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及地震荷载
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计入风荷载及地震荷载
D.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计入风荷载及地震荷载
单选题关于土钉墙的施工,下列( )的叙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桩设计时,下述( )不正确。 (A) 竖向承载旋喷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与桩顶之间设置褥垫层 (B) 独立基础下的桩数一般不应少于4根 (C) 计算变形值时,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采用载荷试验确定 (D) 当用于深基坑工程形成连续体时,相邻桩搭接不宜小于300mm
单选题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 (A) 可靠性 (B) 可靠度 (C) 保证概率 (D) 失效概率
单选题下列密集预制群桩施工的打桩顺序中,最不合理的流水作业顺序是( )。
单选题对黏性土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用条分法得到的稳定系数与实际值相比,( )。
单选题《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固结度计算公式是{{U}}{{/U}}。A.巴伦法B.太沙基法C.改进太沙基法D.改进高木俊介法
单选题下列土石坝设计条件中( )属于非常运用条件Ⅱ。 (A) 正常运用条件遇地震 (B) 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水位的经常性变化和降落 (C) 校核洪水位有可能形成稳定渗流的情况 (D) 施工期
单选题进行承载比试验时应对扰动土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膨胀量及承载比,因此需要对土样进行击实,浸水膨胀和贯入试验三者之间的先后关系应为( )。 (A) 击实试验→浸水膨胀试验→贯入试验(B) 击实试验→贯入试验→浸水膨胀试验 (C) 浸水膨胀试验→击实试验→贯入试验(D) 浸水膨胀试验→贯入试验→击实试验
单选题计算建筑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σajk时,对于计算点深度为zj处的自重竖向应力σrk,如该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计算时应取土的{{U}}
{{/U}}进行计算。
A. 加权平均天然重度
B. 加权平均饱和重度
C. 加权平均浮重度
D. 加权平均干重度
单选题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是指( )。
单选题某桥涵基础建于软土地基上,基础底面尺寸为5m×8m,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12kPa,基础埋深2.5m,基底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地基表面以上。若荷载的水平分力为30kN,安全系数取2.0,试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的理论公式计算基底土的容许承载力[σ]。其值最接近(
)。
单选题右图表示饱和土等向固结完成后,在σ3不变的条件下,继续增加σ1直至破坏的应力路径,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A)这是有效应力路径,α角与摩擦角ψ相等(B)这是总应力路径,α=45°+ψ/2(C)这是总应力路径,且α=45°(D)这是有效应力路径,且α=45°
单选题建筑桩基承台之间的连接要求中,下述( )不正确。 (A) 柱下单桩宜在桩顶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设置连系梁 (B) 两桩桩基承台宜在其长向设置连系梁 (C) 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横方向宜设置连系梁 (D) 连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
单选题钢桩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接头总数为100的一批钢桩若做超声波检查,应检查的接头数为
____
。
单选题《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硬岩是指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U}} {{/U}}的岩石。
A. 60MPa
B. 30MPa
C. 15MPa
D. 5MPa
单选题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冻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确定设计冻深时下述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 一般而言,粗粒土导热系数比细粒土大,因此考虑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时,粗粒土的影响系数大 (B) 考虑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时,地下水位高,土的含水率高时,对冻深的影响系数应取高值 (C) 地表平坦、裸露的旷野地段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宜取高值 (D) 向阳坡冻深较小,背阴坡冻深较大
单选题某场地根据实测的场地土剪切波速、质量密度和分层厚度数据计算得到场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盖土层厚度对场地评定指数的贡献分别为μ1=0.7,μ2=1.0,该场地的特征周期为( )。 (A) 0.82 (B) 0.58 (C) 0.46 (D) 0.29
单选题黄土地区铁路路堑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主要以( )为主来确定路堑边坡的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