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图所示原位测试成果的典型典线为()。
单选题当围岩的弹性波速为4.1km/s时,按“公路勘察规范”,其类别可划分为( )。 (A) Ⅵ (B) Ⅴ (C) Ⅳ (D) Ⅲ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范”,软土勘探测试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控制性钻孔应钻至硬层、主要持力层或下伏基岩内一定深度
B. 软土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并采用均匀连续压入法或重锤少击法
C. 原状土样周边扰动带不宜大于10mm
D. 每一土层应进行至少一次高压固结试验
单选题在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承压板面积应取( )。(A) 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可取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B) 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宜取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C) 取一根桩的截面面积(D) 按(A)或(B)选择
单选题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比重瓶法试验时,( )不正确。 (A) 比重瓶法仅适用于砂土及黏性土 (B) 比重瓶分长颈和短颈两种,容积有100mL和50mL (C) 对瓶中水的温度进行测量时,误差不应大于0.5℃ (D) 采用中性液体试验时,不能采用煮沸法
单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8)进行桩基础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进行深度修正 (B) 只进行宽度修正 (C) 同时进行深度、宽度修正义 (D) 不修正
单选题地基土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孔隙被压缩,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被排出,地表产生沉降,这种沉降称为( )。 (A) 瞬时沉降 (B) 畸变沉降 (C) 主固结沉降 (D) 次固结沉降
单选题下述{{U}} {{/U}}岩层一般不适宜使用硬质合金钻进。
A. 红黏层
B. 强风化板岩
C. 未风化细粒花岗片麻岩
D. 砂岩
单选题框架柱下桩基础如图所示,作用于承台顶面竖向力设计值F=2500kN,绕Y轴弯矩My=52.5kN·m若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反力作用,请分析各桩轴力Ni间最大差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值?()(A)10.1kN(B)20.2kN(C)40.4kN(D)80.8kN
单选题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用查表法确定中密以上的土类(砾砂、粗砂、中砂、粉土)高度≤20m的路堑边坡坡率,应选择以下( )组数值。
单选题验算土坡和地基稳定时,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____
。
单选题岩石锚杆挡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及构造要求中,下述{{U}} {{/U}}选项不正确。
A. 岩石锚杆挡土结构荷载宜采用主动土压力乘以1.1~1.2的增大系数
B. 立柱端部应嵌入稳定岩层内,并根据实际情况假定为固定支承或铰支承
C. 岩石锚杆嵌入稳定基岩中的深度不宜小于5m
D. 岩石锚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宜为15°~25°
单选题对采用锤击沉管法施工的端承型桩,沉管深度应以( )控制。 (A) 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 (B) 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 (C) 设计桩长 (D)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单选题计算CFG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间土承载力应进行折减,这是因为( )。 (A) CFG桩施工时对桩间土有扰动 (B) CFG桩桩体变形较小,桩间土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 (C) 在桩与基础之间采用了褥垫层,桩体分担了较多的荷载 (D) 桩的置换率较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较小
单选题干强度试验是指下述{{U}} {{/U}}。
A. 将土块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判断干强度
B. 将原状土块放入烘箱中烘干,然后用手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判断干强度
C. 将土块风干,然后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判断干强度
D. 将土块风干,然后用袖珍贯入仪进行测试,判断干强度
单选题某建筑基坑采用落底式截水帷幕,截水帷幕厚度为0.6m,帷幕外水头高度为6m,帷幕插入下卧不透水层的深度宜为( )。 (A) 0.5m (B) 0.7m (C) 0.9m (D) 1.1m
单选题不是CFG桩的施工方法的是( )。 (A) 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 (B) 采用反循环钻机钻孔,灌注成桩 (C) 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D)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单选题按“岩体试验规程”岩石抗拉试验时{{U}} {{/U}}不正确。
A. 抗拉强度采用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B. 试件直径宜为48~54mm;厚度宜为直径的0.5~1.0倍
C. 加荷速率宜为0.3~0.5MPa
D. 试件厚度对抗拉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单选题采用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时,挤密桩孔的直径宜为( )。
单选题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进行膨胀土地基计算时,下述
____
情况下不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