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路堤的地基土为薄均匀冻土层,稳定冻土层深度3.0m,融沉系数为0.1,融沉后体积压缩系数为0.3MPa-1,Es=3.33kPa,基底平均总压力为180kPa,求该层的融沉压缩总量接近 。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物结构自震周期T=1.65s,结构阻尼比ζ取0.05,当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时,相应于结构自震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下列 值。
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0m,埋深2.0m,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Pk=150kPa;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天然重度γ=18.0kN/m3,地下水位埋深1.0m;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桩径500mm,桩长10.0m;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5;经试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10kN。则基础下布桩数量为多少根?
某土石坝为斜墙式土质防渗体分区坝,斜墙采用黏性土防渗料填筑,最大粒径小于2mm,颗分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累积含量等于15%和85%时的相应粒径分别为 0.025mm和0.25mm,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百分含量为32%,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确定反滤层的级配,其结果为 。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开挖条形基坑,采用8m长的板桩支护。地下水位已降至板桩底部。坑边地面无荷载。地基土重度为γ=19kN/m3,通过十字板现场测试得到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为30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为满足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要求,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不能超过。
某条形基础,基础宽度4.0m,埋深1.5m,作用于基础底面附加压力P0=80kPa,土层分布0~5.5m为软质黏土,Es=4.1MPa;5.5~15m为黏土,Es=3.7MPa。计算基础沉降量接近 (ψs=1.0)。
一截面0.2m×0.2m、长20m均匀混凝土杆件,杆下端固定,上端受到一半正弦脉冲力F(t)=F0sinπt0/τ(0<t0<τ))激励,F0=100N,汁算t=5.5ms时杆中最大应力接近(E=3.2×107kPa,ρ=2400kg/m3)。
某建筑场地在稍密砂层中进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方形承压板底面积为0.5m2,压力与累积沉降量关系如下表: 压力p/kPa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累积沉降量s/mm 0.88 1.76 2.65 3.53 4.41 5.30 6.13 7.25 8.00 10.54 15.80 则变形模量正。为 。(土的泊松比μ=0.33,形状系数为0.89)
如图所示五桩正方形承台,承台容重为20kN/m3,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8000kN,平行于x轴及y轴的力矩分别为600kN.m和100kN.m,承台埋深为2.5m,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桩顶竖向力的最大值为( )。
某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3m,场地为砂土场地,地下水位为4.0m,在5.0m、10.0m、16.0m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分别为7、12、18,在三个深度中有 处存在液化可能性。(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计算)
某建筑物室内地坪±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60 m,室外地坪绝对标高4.60 m,天然地面绝对高程为3.60 m。地下室净高4.0 m,顶板厚度0.3 m,底板厚度1.0 m,垫层厚度0.1m根据所给的条件,基坑底面的绝对高程应为 。
支挡结构,高5m,地下水位2m,土层γ=19N/m3,ψ=32°,c=0,计算主动土压力接近 。
已知有一软土地基的桥墩,桥墩宽4m,长6m,基础埋深2m,该桥墩承受偏心荷载,该荷载在基础长度方向的偏心距1m,在宽度方向的偏心距0.5m,水平荷载500kN,不排水抗剪强度cu=40kPa,桥墩埋深部分土的重度γ=16.0kN/m3,安全系数2.2,则该软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 kPa。
某基坑剖面如图所示,已知土层天然重度为20kN/m3,有效内摩擦角φ′=30°,有效内聚力c′=0,若不计墙两侧水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分别计算支护结构底部正点内外两侧的被动土压力强度ep及主动土压力强度ea,其结果为。(水的重度γw=10kN/m3)
某抗滑桩,采用0.4m×0.4m预制桩,间距1.2m,桩长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4kN/m4,桩顶铰接,容许水平位移xoa=10mm,计算每根抗滑桩的每延米的水平抗滑力接近 (EI=5.08×104kN·m2)。
某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40m×16m,筏板基础底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共计180根,单桩截面尺寸为0.2m×0.2m,桩长18m,桩间距2m,不规则布桩,地层分布及土层参数见图6.5.3所示。试问:该基础中点由桩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量ssp(mm)最接近下列()项。
某土样固结试验成果如下: 题4表 压力P(kPa) 50 100 200 稳定较正后的变形量△hi(mm) 0.155 0.263 0.565 试样天然孔隙比e0=0.656,试计算该试样在压力100~200kPa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为 。
一均匀黏性土填筑的路堤存在如图圆弧形滑面,滑面半径R=12.5m,滑面长L=25m,滑带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19kPa,内摩擦角ψ=0,下滑土体重W1=1300kN,抗滑土体重W2=315kN,下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弧圆心的距离d1=5.2m,抗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弧圆心的距离d2=2.7m,问,抗滑动稳定系数为。
陇东陕北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挖深井取样的试验数据如图所示,拟建乙类建筑应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并控制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则从基底算起的地基处理厚度为m。
某一薄层状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出露场地,在距地面16m深处以下有一溶洞,洞高H0=2.4m。若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对该溶洞的影响进行估算,取石灰岩松散系数K=1.2。试问: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响的岩层安全厚度H1(m)为下列(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