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重力式挡墙如图所示,墙后填土为砂土,墙后主动土压力合力Ea=160kN/m,墙高5m,墙顶宽1.0m,墙底宽3.0m,墙截面为梯形,墙体材料重度为24kN/m3,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计算,该重力式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系数为
某高35m的均质岩石边坡,采用锚喷支护,侧向岩石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单宽岩石侧压力)为2000kN/m,锚杆水平间距Sxj=4.0m,垂直间距Syj=2.5m,计算单根锚杆所受力水平拉力标准值接近 。
现场用灌砂法测定某土层的干密度,试验成果如下: 试坑用标准砂质量ms(g) 标准砂密度ρs(g/cm3) 试样质量mp(g) 试样含水量ω1 12566.40 1.6 15315.3 14.5% 试计算该土层干密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某端承桩,单桩单柱基础,桩径0.8m,桩长12m,桩顶平地面,作用在桩顶荷载F=500kN,由于地表大面积堆载使桩产生负摩阻力,其平均值=20kPa,中性点位于地面下6.0m,求该桩最大轴力接近。
某条基b=3.0m,上部结构荷载传至基底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0,基础埋深2.0m,指出下列 是错误的。
某土石坝坝基表层土的平均渗透系数为K1=10-5cm/s,其下的土层渗透系数为 K2=10-3cm/s,坝下游各段的孔隙率如表所列,设计抗渗透变形的安全系数采用1.75,下列土层分段中实测水力比降大于允许渗透比降的是 。 允许渗透比降计算表 地基地层分段 表层土的土粒比重Gs 表层土的孔隙率n 实测水力比降J 一层土的允许渗透比降 Ⅰ 2.70 0.524 0.42 Ⅱ 2.70 0.535 0.43 Ⅲ 2.72 0.524 0.41 Ⅳ 2.70 0.545 0.48
某条形基础宽2.0m,埋深1.0m,作用在基础顶面竖向荷载Fk=200kN/m,场地为淤泥质黏土,γ=18kN/m3,fak=100kPa,地下水位3.5m,采用灰土换填,灰土重度19kN/m3,计算灰土垫层厚度接近 。
某煤矿采空区采用条带式开采,煤(岩)柱埋深为320m,其极限抗压强度为18MPa,其条带宽度A=3m,采出条带宽度B=12m。已知其上覆岩层的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煤(岩)柱的安全稳定系数最接近下列( )项。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及桩基设计参数见图,承台底面以下存在高灵敏度淤泥质黏土,其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90kPa。已知:ηs=0.9,ηP=1.35,γs=γp=1.65。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非端承桩桩基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其计算结果为。
某支挡结构,高度5m,距离墙顶2m有一局部均布荷载q=10kPa,土层λ=18kN/m3,c=0,φ=10°,计算土压力接近。
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黏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 时,边坡不稳定。
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底面宽2.0m,埋深2.0m,基础厚0.5m,墙宽0.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轴心荷载为400kN/m,无其他荷载,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基础底板的弯矩为 kN·m/m。
某土样高10cm,底面积50cm2,在侧阻条件下,σ1=100kPa,σ3=50kPa,若土样变形模量E0=15MPa,当σ1由100kPa增至200kPa时,土样竖向变形为 mm。
某山区水库为碾压式土石坝,坝的级别为Ⅱ级,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为 1.8m,最大风壅水面高度为0.5m,该坝顶应高于水库静水位( )。
某土样固结试验结果如下表:试样天然孔隙比e0=0.656,则该试样在压力100~200kPa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分别为( )。
某厂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锥形基础基底面为正方形,边长B= 2.5m,基础有效高度h0=0.46m;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轴心荷载Nk= 556kN,弯矩Mk=80kN·m;正方形柱截面边长b=0.4m。若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设计此基础,为验算基础受冲切承载力,取用的最大冲切荷载F1为 。
某高层建筑采用箱形基础,如图5.3.3所示基底尺寸b×l=15m×40m,承受总荷载(含地下室)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的压力值Nk=90×103kN。工程地质分布情况为: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厚度h1=0.5m,γ1=17kN/m3;第二层为黏性土,γ2=18.0kN/m3,γsat=18.5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0m。试问:
某地下变电站,±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2m,天然地坪绝对标高10.2m,基础为桩筏基础,筏板厚2.5m,垫层0.2m,地下分4层,第一层顶板厚0.15m,其余楼板厚0.11m,每层净空2.8m,桩长55.2m,计算桩底的绝对高程接近 。
某软土厚8m,堆载压力P0=120kPa,在t时刻测得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的曲线方程u1=10z,计算土层平均固结度接近 。
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3台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最大加载Pmax=280kPa,其P-S曲线皆为缓变型,按相对变形s/b=0.006所对应的荷载分别为160kPa、150kPa和120kPa,求复合地基承载力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