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10.0m,在基底下铺设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则至少应超出 。
某工程场地进行了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下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主要数据如下: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柱基,柱基尺寸为6m×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6000kN,基础和基础上土重Gk=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120kPa,γ =18kN/m3,垫层的压力扩散角θ=28°,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m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其值最接近 。
有一6m高的均匀土质边坡,γ=17.5kN/m3,根据最危险滑动圆弧计算得到的抗滑力矩为3580kN·m,滑动力矩为3705kN·m。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图示两种卸荷方案,卸荷土方量相同而卸荷部位不同,试计算卸荷前、卸荷方案1、卸荷方案2的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K0、K1、K2),判断三者关系为下列哪一选项?(假设卸荷后抗滑力矩不变)
某一细颗粒土层,通过土体微结构分析,测得土体平均孔隙直径D=0.04mm,水膜的表面张力T=7.56×10-5kN/m。毛细力的方向角a=0°,水的密度γw=9.8kN/m3。则土体毛细上升高度hc。为( )。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2.5m,地基及基础剖面如图所示。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6.0m,后地下水位上升至距地面1.0m,若忽略地下水位变化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则水位上升后地基承载力比原先下降。
某季节性冻土层为黏性土,厚度为2.0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表标高为 160.391m,已测得地表冻胀前标高为160.231m,土层冻胀前天然含水率w=30%,塑限 wp=23%,液限wL=45%,该土层的冻胀类别为 。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如图所示,墙基底倾角6°,墙背面与竖直方向夹角20°,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得到单位长度的总主动土压力为Ea=200kN/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300kN/m,墙底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为0.33,墙背面与土的摩擦角为15°,计算该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m×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埋深浅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岩埋深深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5.5~14m为可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根据以上资料,下列 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某建筑物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桩外径400mm,壁厚59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6.6.2所示。试问:
已知独立柱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台尺寸为2.0m×4.0m,布置8根桩,桩直径φ600mm,桩长7.0m,如图3.3—16所示。如果桩身抗压强度取1.0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0.25,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端桩阻力发挥系数均为0.4,不考虑深度修正,充分发挥复合地基承载力,则基础承台底最大荷载(作用组合标准组合)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某建筑场地中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如图所示,隔水顶板厚8.0m,承压含水层厚12m,抽水井深11.0m,过滤器安置在井底,长3.0m,过滤器顶部紧接含水层顶板,抽水井直径为60cm。第一次降深为2.0m,稳定抽水量为422m3/d;第二次降深为4.0m,稳定抽水量为871m3/d;第三次降深为6.0m,稳定抽水量为1140m3/d;地下水水头位于地表下1.0m处,如果用吉林斯基系数a=1.6计算,渗透系数为。
某工程钢管桩外径ds=0.8m,桩端进入中砂层2m,桩端闭口时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Ouk=7000kN,其中总极限侧阻力Qsk=5000kN,总极限端阻力Qpk=2000kN。由于沉桩困难,改为敞口,加一隔板(如图)。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规定,改变后的该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接近下列。
某场地进行压水试验,压力和流量关系见表4.6.1,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试验段长度5m,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为50m。试问:确定该试验段的透水率(Lu)最接近下列()项。
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w=35%,塑限含水量wP=26%,液限含水量wL=45%。
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 )项。
四个坝基土样的孔隙率n和细颗粒含量Pc(以质量百分率计)如下,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计算;判别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管涌。
某住宅楼外墙采用条形砖基础,墙厚240mm,基础埋深为2m,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轴压力为240kN/m。地基土为人工压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65kPa,重度为19kN/m3。试问:该基础最小高度H0(m)最接近下列( )项。
在某单斜构造地区,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煤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剖面上煤层露头的出露宽度为16.5m,煤层倾角45°,地面坡角30°,在煤层露头下方不远处的钻孔中,煤层岩芯的长度为6.04m,(假设岩芯采取率为100%),下面说法最符合露头与钻孔中煤层实际厚度的变化情况。
某建筑桩基础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桩身直径为0.8m,桩长为1.3m。桩基剖面及工程地质条件如图6.1.1所示。试问:该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一锚杆挡土墙肋柱的某支点处垂直于挡土墙面的反力Rn为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a为15°,锚孔直径D为108mm,砂浆与岩层面的极限剪应力τ=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锚杆设计长度满足的关系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