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饱和粉土地基,为解决地震液化,采用强夯法处理,锤质量为2×104kg,落高10m,修正系数α=0.5,估算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接近 。
基坑剖面如图所示,已知黏土饱和重度γsat=20kN/m3,水的重度γw=10kN/m3,如果要求坑底抗突涌稳定安全系数K不小于1.2,承压水层侧压管中水头高度为10m,则该基坑在不采取降水措施的情况下,最大开挖深度最接近()。
某场地土层分布和标贯击数如图,经实际标贯击数和其临界值比较知,标贯深度-1.4m、-5.0m和-7.0m处Ncr分别为9.4、13、15,属液化土层,计算液化指数为。
某场地在5.0m处进行扁铲侧胀试验,地下水位为2.0m,水位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3,水位以下土重度为19kN/m3,试验前率定时膨胀至0.05mm及1.10mm的气压实测值分别为△A=10kPa,△B=50kPa,试验时膜片膨胀至0.05mm、1.10mm及回到0.05mm的压力分别为A=35kPa、B=210kPa、(C=30kPa,调零前压力表初读数Zm=5kPa,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该试验点的侧胀水平应力指数为 。
某打入式钢管桩,外径为900mm。如果按桩身局部压屈控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所需钢管桩的最小壁厚接近下列哪个选项?(钢管桩所用钢材的弹性模量E=2.1×105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y=350N/mm2)
某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为:ω=17.9%,e=1.03,ds=2.62,ρ=1520kg/m3,ρd=1290kg/m3,由室内压缩试验测定湿陷系数δs的试验压力为多少?
某建筑物条形基础的持力层下面有厚度2m的正常固结的黏土层,已知黏土层中部的自重压力为50kPa,附加压力为100kPa,取该土层做固结试验,其结果见表5.4.2所示。试问:该黏土层的压缩变形量s(mm)最接近下列()项。
某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面标高为290.136m,冬季冻结后地表最大标高为290.296m,冻土层最低标高为288.130m,春季融化后地面标高又降至290.136m,在该场地下述说法 是正确的。
某基坑采用悬臂支护板墙结构,按水土分算原则并假定地下水为稳定渗流,E点两侧水压力相等,水压力分布如图,计算墙身内外水压力抵消后作用每米支护结构的总水压力接近。
某取土器管靴外径及取土管外径均为108mm,管靴刃口内径为102mm,取土管内径为103mm,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某一滑动面为折线形的均质滑坡,某主轴断面和作用力参数如图和表所示,取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γt=1.05,则第③块滑体剩余下滑力F3最接近。滑块编号下滑力T/(kN/m)抗滑力R/(kN/m)传递系数Ψ①3.5×1040.9×1040.756②9.3×1048.0×1040.947③1.0×1042.8×104
某场地为膨胀土场地,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1.2m,基础尺寸为2m×2m,湿度系数Ψw=0.6,勘察资料如下:0~2.6m膨胀土,δep=1.5%,λs=0.12,γ=18kN/m3;地表下1m处w=26.4%,wp=20.5%;2.6~3.5m膨胀土,δep=1.3%,λs=0.10,γ=17.8kN/m3,3.5m以下为花岗岩,该地基的变形量为 。
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该基坑涌水量为 m3/d。
某独立柱基尺寸为4mX4m,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为13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独立柱基的地基最终变形量,变形计算深度为基础底面下6.0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0.4,根据以上条件计算得出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最接近。
某基础宽度为10m,作用基底竖向荷载2×105kN,为满足偏心距e≤0.1W/A的条件,作用于基底的力矩不能超过 。
某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成果见表4.7.1。试问:确定其总矿化度(mg/L)最接近下列()项。
基坑坑底下有承压含水层,如图所示,已知不透水层土的天然重度γ=20kN/m3,水的重度γw=10kN/m3,如要求基坑底抗突涌稳定系数K不小于1.1,则基坑开挖深度h不得大于。
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一座7层民用建筑,外墙基础底面边缘所围面积尺寸为宽15m、长45m。拟采用正三角形布置灰土挤密桩整片处理消除地基土层湿陷性,处理土层厚度4m,桩孔直径0.4m。已知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5t/m3,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35t/m3。要求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达到0.90。则在拟处理地基面积范围内所需要的桩孔总数最接近 个。
大面积料场场区地层分布及参数如图2.3—6所示。②层黏土的压缩试验结果见表2.3—6,地表堆载120kPa,则在此荷载作用下,黏土层的压缩量与下列哪个数值最接近?
某铁路路基通过多年冻土区,地基为粉质黏土,ds=2.7,p=2.0g/cm3,冻土总含水量ωo40%,起始融沉含水量ω=21%,塑限ωp=20%,则该段多年冻土的融沉等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