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采用单层锚杆支护结构,三级基坑,锚杆的水平分力T=65.7kN/m,Ea1=35.8kN/m;Ea2=74kN/m;Ea3=25.6kN/m;Epk=50kN/m,计算支护桩的嵌固深度接近。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液化判别原理,某位于8度区的场地,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2m,则8m深度的地震剪应力比接近( )。
某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为花岗石,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为83MPa,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为0.78,围岩的最大主应力σm。为25MPa,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的规定,其围岩强度应力比S及应力状态分别为 。
群桩基础,桩径d=0.6m,桩的换算埋深ah≥4.0,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Rh=50kN(位移控制),沿水平荷载方向布桩排数n1=3排,每排桩数n2=4根,距径比sa/d=3,承台底位于地面上5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中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结果最接近 。
某基坑工程为二级工程,拟开挖10m,地表水平;基坑侧壁直立,施工过程中,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基坑地质资料如下: (1)0~3m:粉土,γ=18.5kN/m3,φ=15°,c=5kPa; (2)3~6m:低液限黏土,水位以上γ=18.9kN/m3,水位以下γ=19.1kN/m3,φ=14°,c=15kPa; (3)6~10m;砂土,γ=18kN/m3,φ=36°,c=0; (4)10~20m:低液限黏土,γ=19.1kN/m3,φ=16°,c=20kPa; (5)基坑外侧地下水位5.0m,基坑内地下水位0.0m。 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墙的嵌入深度为7m,则第一层粉土层的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距地表的距离分别为 。
拟对某淤泥土地基采用预压法加固,已知淤泥的固结系数Ch=Cv=2.0×1.0-3cm2/s,淤泥层厚度为20.0m,在淤泥层中打设塑料排水板,长度打穿淤泥层,预压荷载p=100kPa,分两级等速加载,如图3.3—13所示。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公式计算,如果已知固结度计算参数α=0.8,β=0.025,问地基固结度达到90%时预压时间为以下哪个选项?
某厂房柱基础建于如图所示的地基上,基础底面尺寸为凸=2.5m,l=5.0m,基础埋深为室外地坪下1.4m,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145kPa,对软弱下卧层②进行验算,其结果应符合()。
采用边长为0.6m的方形载荷板完成了黏土地基的浅层平板荷载试验,p-s曲线上线性段的荷载p=200kPa,相应的沉降s=20mm。土体的变形模量E0为( )。
某铁路路堤填筑料为可液化土层,毛细水饱和带顶面较高,路堤处于饱和状态,拟采细粒土层填筑于路堤顶部以防止砂土在列车振动情况下液化,如安全系数取1.2,砂土相对密度为0.6,小于0.1mm的颗粒百分含量为20%,衰减系数为0.012,行车速度为 100km/h,则细粒土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
支挡结构,高5m,地下水位2m,土层γ=19N/m3,ψ=32°,c=0,计算主动土压力接近 。
某5层住宅楼,采用条形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深2.0m,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土层分布:0~5m黏土;5~17m砂土;17~20m粉质黏土。砂土标贯击数如表,判定可能液化点数。 题29表 深度(m) 6 8 10 12 14 16 18 N 12 10 15 16 28 29 30
已知悬臂支护结构计算简图(未按比例绘制)如图所示,砂土土性参数如下:γ=18kN/m3,c=0,。未见地下水,图中Ea1、Ea2和Ep分别表示净主动土压力和净被动土压力,ba1,ba2和bp分别表示上述土压力作用点的高度。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可按式验算,验算结果符合。
某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0m,在高层一侧有一2层地下车库,车库每层自重25kN/m2,地面为绿化带,覆土厚度1.0m,γ=20kN/m3,天然地基土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当对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度修正时,主体结构基础埋深d接近 。
如图所示桩,其中长0.5l0穿过软土层,0.510在粉土层中,之后桩端进入卵砾石层,桩顶受竖向荷重Q后,因大面积地面填土,使桩身轴力变化,通过桩身传感器量测得如图所示桩身轴力分布图,若桩周长为u,据轴力分布特征,分析桩在软土及粉土中桩侧阻力分布图形及数值,正确的分析结果为( )。
如下图所示,计算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其值最接近。
某公路桥台基础,底面尺寸b×l=4.3m×6.0m,基础埋深3.0m,土的重度γ=19kN/m3,作用基底的竖向力N=7620kN,弯矩M=4204kN·m(M沿短边方向),计算合力偏心距e和基底截面核心半径ρ接近 。
某矩形平面尺寸5m×5m,作用荷载如图,计算o点下3m处的附加应力接近。
如图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埋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3,f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选项的要求最为合适。(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
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2个条块,每个条块重力及滑面长度如下表,滑面倾角如图示,现设定各滑面内摩擦角ψ=10°,稳定系数K=1.0,用反分析法求滑动面黏聚力c值最接近下列 。 题23表 条块编号 重力G(kN/m) 滑动面长L(m) 1 600 11.55 2 1000 10.15
某建筑场地三个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其试验数据见表5.3.2。试问: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下列()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