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黄土试样室内双线法压缩试验成果如下表,试用插入法求此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其结果最接近。
已知粉质黏土的土粒比重为2.73,含水量为30%,质量密度为1.85g/cm3,浸水饱和后该土的水下有效重度最接近 。
粉质黏土地基如图所示:已知b=1.5m,φk=26°,ck=2.5kPa,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Mbγb+Mdγmd+McCkkPa。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采用强夯密实法进行加固,夯锤质量20t,落距20m,该方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为( )。
基坑剖面如图所示,板桩两侧均为砂土,γ=19kN/m3,φ=30°,c=0,基坑开挖深度为1.8m,如果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1.3,按抗倾覆计算悬壁式板桩的最小人士深度,其值最接近。
某工程进行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已知潜水含水层底板埋深为9.0m,设置潜水完整井,井径D=200mm,实测地下水位埋深1.0m,抽水至水位埋深7.0m后让水位自由恢复,不同恢复时间实测得到的地下水位如下: 测读时间(min) 1.0 5.0 10.0 30.0 60.0 水位埋深(cm) 603.0 412.0 332.0 190.0 118.5 则估算的地层渗透系数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已知基础宽10m,长20m,埋深4m,地下水位距地表1.5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在持力层以下有一软弱下卧层,该层顶面距地表6m,土的重度为 18kN/m3,已知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为130kPa,则基底总压力不超过 时,才能满足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要求。
已知悬臂支护结构计算简图(未按比例绘制)如图所示,砂土土性参数如下:γ=18kN/m3,c=0,。未见地下水,图中Ea1、Ea2和Ep分别表示净主动土压力和净被动土压力,ba1,ba2和bp分别表示上述土压力作用点的高度。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可按式验算,验算结果符合()。
某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面标高为290.136m,冬季冻结后地表最大标高为290.296m,冻土层最低标高为288.130m,春季融化后地面标高又降至290.136m,在该场地下述说法 是正确的。
某场地资料如下表所示,拟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桩长8.0m,桩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承台底面埋深为2.0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其值为 kN。 层号 土名 层厚/m 探头平均阻力fsi/kPa 探头阻力qc/kPa 1 黏性土 9.0 15 800 2 砂土 8.0 100 1 6000
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底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400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的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以下列 深度为宜。
某矩形基础尺寸为2.4m×4.0m,设计地面下埋深1.2m(高于自然地面0.2m),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200kN,土的重度γ=18kN/m3,基底水平面1点和2点下各3.6m深度处M1和M2的附加应力为kPa。
某黏性土样做不同围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摩尔包线前段弯曲,后段基本水平,这应是 的试验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某砂土的比重为2.65,干燥状态密度为1.56g/cm3,若砂土置于水下,其浮密度为 。
直径为0.8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L=30m,采用泥浆护壁、水下浇灌混凝土工艺,桩端持力层为中砂,低应变反射波法实测波形如图,判定桩身扩颈位置接近。
已知钢管桩外径0.8m,内径0.76m,材料质量密度ρ=7800kg/m3,纵波波速C= 5120m/s,则桩的力学阻抗为 N·s/m。
某一黏性土层,根据6件试样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为φm=17.5°,cm=15.0kPa;并算得相应的变异系数δφ=0.25,δc=0.30。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则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φk,ck分别为 。
某条形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00kN/m,地基土为均质黏土,γ=18kN/m3,e=0.8,IL=0.7,fak=250kPa,地下水埋深为6.0m。则基础底面宽度宜为 m。
某箱形基础,上部荷载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平均压力Pk=90kPa,土的γ=18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计算基础埋置深度为 时为全补偿基础。
某山区公路路基宽B=20m,下伏一溶洞,溶洞跨度b=8m,顶板为近似水平厚层状裂隙不发育坚硬完整的岩层,设顶板岩体的抗弯强度为2.4MPa,顶板总荷载Q=19000kN/m,安全系数为2,计算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