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置深度1.5m。地基土由厚度为du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和下伏的饱和砂土组成。地震烈度8度。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深度为dw。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初步判别后,下列哪个选项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差别?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坡顶均布荷载q0=20kPa,坑外地下水位于地表下6m,采用桩撑支护结构、侧壁落底式止水帷幕和坑内深井降水。支护桩为∮800钻孔灌注桩,其长度为15m。场地地层结构和土性指标如图所示。假设坑内降水前后,坑外地下水位和土层的c、φ值均没有变化。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计算降水后作用在支护桩上的主动侧总侧压力,该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kN/m)?()
由两部分组成的土坡断面如右图所示,假设破裂面为直线进行稳定性计算,已知坡高为8m,边坡斜率为1:1,两种土的重度均为γ=20kN/m3。黏土的黏聚力c=12kPa,内摩擦角φ=22°,砂土黏聚力c=0,φ=35°,α=30°,则()直线滑裂面一对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小。
有黏质粉性土和砂土两种土料,其重度都等于18kN/m
3
,砂土c
1
=0kPa,φ
1
=35°,黏质粉性土c
2
=20kPa,φ
2
=20°。对于墙背垂直光滑和填土表面水平的挡土墙,对应于下列哪个选项的墙高,用两种土料作墙后填土计算的作用于墙背的总主动土压力值正好是相同的。( )[2008年真题]
如图所示,某泵房按二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组与结果最接近。(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s=1.65,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γ=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γ=20kN/m3)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承台底面标高为-2.0m,承台下布置了沉管灌注柱,桩径0.5m,桩长12m,建造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工程地质及工程土质性质指标及测点1、2的深度ds,如图12.5.2所示。试问:
某建设堆场建造在一正常固结软土地基上,软土层厚度8.0m,其下为密实砂层。现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处理,砂井长8m,直径0.3m,预压荷载为120kPa,固结度达到0.84时卸除堆载,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沉降了0.86m,卸载后回弹再压缩0.13m。堆场面层结构荷载为25kPa,堆料荷载为95kPa。不计次固结沉降。 试问:该堆场工后最大沉降量(mm)最接近下列( )项。
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上,每隔20m间距顺序排列A、B、C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地表移动后垂直移动分量,B点较A点多46mm,较C点少30mm,水平移动分量,B点较A点少32mm,较C点多20mm。如图11.4.1所示。试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该场地的适宜性为下列( )项。
某住宅小区建筑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如下:
(1)0~2.0m,淤泥质土,f
ak
=106kPa,v
s
=120m/s;
(2)2.0~25.0m,密实粗砂,f
ak
=377kPa,v
s
=400m/s;
(3)25.0~26.0m,玄武岩,f
ak
=2000kPa,v
s
=800m/s;
(4)26.0~40.0m,密实含砾中砂,f
ak
=300kPa,v
s
=344m/s;
(5)40.0m以下,强风化粉砂质泥岩,f
ak
=800kPa,v
s
=654m/s。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其场地类别为( )。
某建筑物柱下矩形基础,基底尺寸为2m×2.4m,埋深为1.5m,柱传给基础顶面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值Fk为900kN。试问:
某场地分布有4m厚的淤泥质土层,其下为粉质黏土,采用石灰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处理4m厚的淤泥质土层后形成复合地基,淤泥质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k
=80kPa,石灰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
pk
=350kPa,石灰桩成孔直径d=0.35m,按正三角形布桩,桩距5=1.0m,桩面积按1.2倍成孔直径计算,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可提高1.2倍,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地面以下2.0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砂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潜水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2.0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为γ
0
=1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影响,则该基坑降水的涌水量最接近( )。
某灌注桩桩径为0.4m,配筋率为0.6%,水平静载试验所采取每级荷载增量值为15kN,试桩H0-t-x0曲线明显拐点的荷载为155kN时对应的水平位移为4.2mm,其前一级荷载和后一级荷载对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8mm和6.8min。已知(vy)5/3=4.425,(EI)2/3=875kN.m2。提示: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作答。试问:
一深6m的基坑,降水期间地下水变幅为1 m,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1.0m,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为13m,水力坡度取1/10,若采用管井井点抽水,其井深应为( )m。
某黄土地基采用碱液法处理,其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1,灌注孔成孔深度5.6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1.4m,若单孔碱液灌注量V为960L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计算其加固土层的厚度最接近于下列( )项。
某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选用CFG桩桩径500m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面积置换率为6.25%,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00kPa,试问,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下列哪项?
某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其墙后岩石陡坡之间填砂土,如图8.4.3所示,墙高H=6m,墙背倾角50°,岩石陡坡倾角50°,砂土γ=17kN/m3,其内摩擦角φ=26°,砂土与墙背及岩坡间的摩擦角均为15°。试问:该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合力Ea(kN/m)最接近下列( )项。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桩径取d=0.5m,等边三角形布置,复合地基置换率m=0.18。桩问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70k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50,现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60kPa,问水泥土抗压强度平均值f
cu
(90天龄期的折减系数η=0.3)达到( )MPa才能满足要求。[2006年真题]
某软土场地中,承台尺寸4.0m×4.0m,其下设四根灌注桩,桩径为0.5m,桩距为3.0m,桩长30m,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桩基沉降量为50mm,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为1.2,计算得桩基最终沉降量为( )mm。
一地下结构置于无地下水的均质砂土中,砂土的γ=20kN/m3、c=0、φ=30°,上覆砂土厚度H=20m,地下结构宽2a=8m、高h=5m。假定从洞室的底角起形成一与结构侧壁成(45°一φ/2)的滑移面,并延伸到地面(如图2.4—23所示),取ABCD为下滑体。作用在地下结构顶板上的竖向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