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注册土木工程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岩土工程工程师
岩土工程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港口与航道工程师
单选题某工程填土经室内击实试验,得到含水量和干密度见下表,试绘制击实曲线求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其结果分别为( )。 w(%) 12.2 14.0 17.7 21.6 25.0 26.5 29.3 ρd(g/cm3) 1.203 1.330 1.450 1.484 1.522 1.500 1.436 A.1.53g/cm3,23.6% B.1.53g/cm3,24.8% C.1.62g/cm3,23.6% D.1.62g/cm3,24.8%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 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内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 )时,边坡不稳定。 A.10.5° B.20.5° C.30.7° D.40.2°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建筑物基础宽b=3.0m,基础埋深d=1.5m,建于φ=0°的软土层上,土层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qu=6.6kPa,基础底面上下的软土重度均为18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公式计算,承载力特征值为 ( )。 A.10.4kPa B.20.7kPa C.37.4kPa D.47.7kPa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矩形基础,平面尺寸4m×2m,弯矩作用方向沿基础长边,已知基底边缘的最大和最小压力为:pmax=200kPa,pmin=60kPa,计算作用于基底面弯矩接近( )。 (A) 400kN·m (B) 186kN·m (C) 200kN·m (D) 370kN·m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所示,拟建8层建筑,高25 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 )考虑。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预钻式旁压试验得压力P-V的数据,据此绘制P-V曲线如图、表所示,图中ab为直线段,采用旁压试验临塑荷载法确定,该试验土层的fak值与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______压力P/kPa3060901201501802lO240270变形V/cm37090100110120130140170240A.120kPa、120kPaB.150kPa、120kPaC.180kPa、120kPaD.210kPa、180kPa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端承桩,单桩单柱基础,桩径0.8m,桩长12m,桩顶平地面,作用在桩顶荷载F=500kN,由于地表大面积堆载使桩产生负摩阻力,其平均值=20kPa,中性点位于地面下6.0m,求该桩最大轴力接近()。(A)780kN(B)500kN(C)300kN(D)800kN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场地建筑地基岩石为花岗岩,块状结构,勘探时取样6组,测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9.1 MPa,变异系数为0.022,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大取值接近( )。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干燥土样重度为15.6kN/m3,最大干重度为16.4kN/m3,最小干重度为15.1kN/m3,该砂土的相对密度为( )。 (A) 0.3 (B) 0.4 (C) 0.5 (D) 0.6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加筋土挡墙高7m,加筋土的重度γ=19.5kN/m 3 ,内摩擦角φ=30°,筋材与填土的摩擦系数f=0.35,筋材宽度为B=10cm,设计要求筋材与土受到的拉力为35kN,按《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的相关要求,(墙顶下3.5处加筋材的有效长度接近下列哪个选项)?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积水低洼场地进行地面排水后天然土层上回填厚度5.0m的压实粉土,以此时的回填面标高为准下挖2.0m,利用压实粉土作为独立方形基础的持力层,方形基础边长4.5m,在完成基础及地上结构施工后,在室外地面上再回填2.0m厚的压实粉土,达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回填材料为粉土,载荷试验得到压实粉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其他参数见图,若基础施工完成时地下水位已恢复到室外设计地坪下3.0m,(如图所示),地下水位上下土的重度分别为18.5kN/m3和20.5kN/m3,请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试求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接近()(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ηb=0,深度修正系数ηd=-1.5)。(A)190kPa(B)170kPa(C)180kPa(D)200kPa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高速公路在桥头段软土地基上采用高填方路基,路基平均宽度30m,路基自重及路面荷载传至路基底面的均布荷载为120kPa,地基土均匀,平均Es=6MPa,沉降计算压缩层厚度按24m考虑,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取1.2,桥头路基的最终沉降量最接近?______ A.124mm B.248mm C.206mm D.495mm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建筑物位于软土地区,采用桩筏基础,桩径800mm,桩长40m(桩端无良好持力层),采用正方形布桩,桩距sa=3.2m,承台短边方向布桩25根,长边方向布桩50根,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桩基沉降值s'=85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桩基沉降“其值最接近()。(承台长Lc=158.4m,宽Bc=78.4m)A.59mmB.68mmC.75mmD.85mm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饱和软土层,厚度20m,底部为不透水层,土层水平渗透系数kh=1×10-7cm/s,固结系数ch=Cv=1.8×10-3cm2/s,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排水,板宽b=100mm,厚δ=4mm,渗透系数kw=1×10-2cm/s,涂抹区土渗透系数ks=0.2×10-7cm/s,涂抹区直径ds与竖井直径dw的比值s=2,排水板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l=1.4m,预压荷载P=100kPa,瞬时加载,计算120d土层的平均固结度接近( )。 (A) 60% (B) 58% (C) 50% (D) 70%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桩顶为自由端的钢管桩,桩径d=0.6m,桩入土深度h=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MN/m4,桩身抗弯刚度EI=1.7×105kN·m2,桩水平变形系数a= 0.59 m-1,桩顶容许水平位移x0a=1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值为{{U}} {{/U}}。 A.75kN B.102kN C.143kN D.175kN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挤密砂桩处理地基,已知砂桩直径为50cm,砂桩材料的内摩擦角为35°,间距 1.5m,按三角形布置,桩间土cu=40kPa,γ=18kN/m3,φu=0,另设基础宽度为2m,长为 3m,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为4MPa,砂桩的压缩模量为10MPa。则桩间土极限承载力psf为( )kPa。 A.254 B.140 C.120 D.180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土层柱状分布及实测剪切波速见下表,问该场地的特征周期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3.3kN/m3,作用于基础底面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和标准组合的竖向荷载值分别是122 880kN和153 600kN。在深度12.4m以下埋藏有软弱下卧层,其内摩擦角标准值φk=6°,黏聚力标准值ck=30kPa,承载力系数Mb=0.10,Md=1.39,Mc= 3.71。深度12.4m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已算得为10.5kN/m3。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总压力并验算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地基压力扩散角取θ= 23°),则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总压力为270kPa,满足承载力要求 B.总压力为270kPa,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C.总压力为280kPa,满足承载力要求 D.总压力为280kPa,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港口码头为条形基础,基础底面下抛石基床厚度2.0m,抛石基床底面有效受压宽度16m,底面合力与垂线夹角δ'为10°,基床底面下土层抗剪强度指标为φk=20°,Ck=5kPa,γk=18 kN/m3,基床范围内土重度标准值为γk1=20 kN/m3,承载力系数分别为Nγ=3.8,Nc=13.5,Nq=7.2。则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竖向分力标准值最接近( )kN/m。 A.7503 B.7489 C.7275 D.7034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0.5m,正方形布桩,m=0.18,桩间土,fsk=70k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60kPa,其水泥土抗压强度fcu达( )才满足要求(β=0.5,90d龄期折减系数η=0.3)。 (A) 2.6MPa (B) 2.20MPa (C) 2.5MPa (D) 2.43MPa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