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软土场地中正方形承台底边长4.0m,下设四根灌注桩,桩径为0.5m,桩距为 3.0m,桩长30m,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桩基沉降量为50mm,则桩基最终沉降量为 ( )mm。 A.10 B.20 C.30 D.40
单选题如图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拟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材料,基础分二阶,底面尺寸2.4m×2.4m,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700kN,力矩87.5kN?m,问柱边的冲切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下表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m=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12.9下降为( )。 地质年代 土层名称 层底深度(m) 标准贯入试验深度(m) 实测击数 临界击数 计算厚度(m) 权函数 液化指数 新近 填土 1 Q4 黏土 3.5 粉砂 8.5 4 5 11 1.0 10 5.45 5 9 12 1.0 10 2.5 6 14 13 1.0 9.3 7 6 14 1.0 8.7 4.95 8 16 15 1.0 8.0 Q3 粉质黏土 20 (A) 2.66 (B) 3.0 (C) 2.0 (D) 2.9
单选题如图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埋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3,f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选项的要求最为合适。(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A.大于等于4.2mB.大于等于3.9mC.大于等于3.5mD.大于等于3.3m
单选题某软黏土场地中基础埋深为2.0m,土层重度为19.5kN/m3,3.0m处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修正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40kPa,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 )。 (A) 80kPa (B) 110kPa (C) 119kPa (D) 130kPa
单选题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A) 液化 (B) 非液化
单选题某场地各土层剪切波速为:0~12m淤泥,υs=110m/s;12~24m淤泥质粉质黏土,υs=163m/s,24~34m粉质黏土,υs=240m/s;34~46m粉质黏土,υs=271m/s;46~54m,夹粉土粉质黏土,υs=281m/S;54~58m,黏土,υs=337m/s;58~66m,粉质黏土υs=340m/s;66~72m,含砂粉质黏土,υs=389;72~74m全风化闪长岩,υs=417m/s,74m以下为强风化基岩,判别场地的类别。(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单选题小型均质土坝的蓄水高度为16m,流网如图所示。流网中水头梯度等势线间隔数均分为m=22(从下游算起的等势线编号见图所示)。土坝中G点处于第20条等势线上,其位置在地面以上11.5m。试问G点的孔隙水压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_____A.30kPaB.45kPaC.115kPaD.145kPa
单选题某厂房地基为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40kPa。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桩径设定为0.36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340kN计,基础下正方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0,则桩距应设计为( )。 A.1.15m B.1.55m C.1.85m D.2.21m
单选题某箱形基础,作用在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100kPa,持力层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5m,计算基底附加压力为零时,基础的埋置深度为( )。 (A) 5.5m (B) 6.0m (C) 8.8m (D) 10m
单选题某建筑物地基需要压实填土8000m3,控制压实后的含水量ω1=14%,饱和度Sr=90%填料重度γ=15.5kN/m3、天然含水量ω0=10%,土粒相对密度为ds=2.72,此时需要填料的方量最接近于下列( )。 (A) 10650m3 (B) 10850m3 (C) 11050m3 (D) 11250m3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物结构白振周期T=1.65s,结构阻尼比ξ取0。05,当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时,相应于结构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 )。 A.0.09 B.0.08 C.0.07 D.0.06
单选题某桩基位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径0.6m,桩端持力层为砂卵石层,各土层的桩侧正摩阻力如表,当对黄土地层进行浸水时计算下拉荷载接近( )(ξh=0.3,ηn=1.0,黄土饱和度为80%时的平均重度γ=18kN/m3,下拉荷载累计至砂卵石顶面)。 题12表 层序 层底深度(m) 层厚(m) 自重湿陷系数σZS 桩侧正摩阻力(kPa) ① 2 2 0.003 15 ② 5 3 0.065 30 ③ 7 2 0.003 40 ④ 10 3 0.075 42 (A) 500kN (B) 470kN (C) 490kN (D) 480kN
单选题大面积堆载试验时,在堆载中心点下用分层沉降仪测得的各土层顶面的最终沉降量和用孔隙水压力计测得的各土层中部加载时的起始孔隙水压力均见下表,根据实测数据可以反算各土层的平均模量,则第③层土的反算平均模量为( )。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土层深度 /m 土层厚度 /m 实测层顶沉降 /mm 起始孔隙水压力 /kPa ① 填土 2 ② 粉质黏土 2 3 460 380 ③ 黏土 5 10 400 240 ④ 黏质粉土 15 5 100 140 A.8.0MPa B.7.0MPa C.6.0MPa D.4.0MPa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 s,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 m,基础宽度为2.6 m,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 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 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 m,承载力特征值为120 kPa,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 kPa,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 )m。
单选题某灌注桩群桩基础,桩径0.8m,纵、横桩距2.4m,因大面积堆土引起负摩阻力,其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负摩阻力区桩周土加权平均有效重度γ'm=8kN/m3,计算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接近()。(A)1.10(B)1.0(C)1.20(D)0.9
单选题某排桩支护结构,土层为砂土,γ=18kN/m3,γsat=20kN/m,c=0,ψ=30°,开始地下水位在桩端以下,后升至坑底位置,按水土分算方法计算地下水上升后的主动土压力接近()。(A)250kN/m(B)240kN/m(C)260kN/m(D)265kN/m
单选题在某一黏性土层中采得6个试样,根据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φm=17.5°,cm=15.0kPa,并得到相应的变异系数,δφ=0.25,δc=0.30,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______。
A.φk=15.9°;ck=11.3kPa
B.φk=13.9°;ck=16.6kPa
C.φk=13.9°;ck=11.3kPa
D.φk=15.9°;ck=16.6kPa
单选题某基坑采用悬臂支护结构,坑深6m,支护桩嵌固深度6m,计算主动土压力接近()。(A)1090kN/m(B)1000kN/m(C)1200kN/m(D)980kN/m
单选题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6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1500kPa,拟采用钢管桩基础,桩径为500mm,桩长为10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桩端有一个隔板。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该钢管桩与同样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桩相比,正确的说法为( )。 A.桩侧阻力二者相同,桩端阻力钢管桩为混凝土预制桩的80% B.桩侧阻力二者相同,桩端阻力钢管桩为混凝土预制桩的64% C.桩侧阻力钢管桩为混凝土预制桩的80%,桩端阻力二者相同 D.桩侧阻力钢管桩为混凝土预制桩的64%,桩端阻力二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