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冶教育法的是______。
下列哪一项会影响测验区分度的测验指标?( )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______。
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以下咨询环节的( )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小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答。①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②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60÷3=20200()=()()×2=()答:一共要栽________棵树。问题: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
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班级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