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 )为抗震措施的范畴。 (A) 对地震作用计算 (B) 抗力计算 (C) 除A、B以外的抗震设计 (D) 地震危险性分析
单选题复合地基是指( )。
A. 由桩体与桩间土体共同组成的地基
B.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式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C. 是指由双层土体组成的地基
D. 是指由垫层与其下卧软土层组成的地基
单选题在4种钻探方法中,( )不适用于黏土。 (A) 螺旋钻 (B) 岩芯钻探 (C) 冲击钻 (D) 振动钻探
单选题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粗砂的分类标准是( )。
单选题采用素混凝土桩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 (A) 70mm (B) 桩径的1/4 (C) 钢筋间最小径距的1/3 (D) (A)+(B)
单选题对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时,下述{{U}} {{/U}}不正确。
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 单桩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C. 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共同承担
D. 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及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三者共同承担
单选题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水平地震系数Kb的量纲符合下列( )项。
单选题对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强度参数的选用要求为( )。
单选题某扰动土样的天然含水量为35%,液限42%,塑限28%,粒径小于0.0025mm的百分含量A=26%,该土样的活动性指数KA为(
)。
单选题关于结构上的作用( )与时间无明显关系。 (A) 永久作用 (B) 可变作用 (C) 偶然作用 (D) 自由作用
单选题工程计算中获取土的变形模量是通过
____
。
单选题冻土地区路堤填料应具备的要求是( )。
单选题在中等风化花岗岩的岩体内作钻孔压水试验。该岩层的渗透系数K=3×10-4cm/s。压水试验得到第三阶段试段压力p3=1.2MPa和流量Q3=16.08L/min,试段长度L=9.3m。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规定,该岩体的渗透性所属等级为( )。
单选题某土石坝坝基下存在砂砾石透水层,其厚度8~10m,采用垂直防渗措施时应优先选用( )。 (A) 采用明挖回填黏土截水槽 (B)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 (C) 采用灌浆帷幕 (D) 下部采用灌浆帷幕,上部采用截水槽
单选题当采用深基础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时,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小于( )。
单选题采用软体排防冲时,一般可不进行下列{{U}} {{/U}}验算。
A. 抗浮稳定
B. 软体排需要的压载量
C. 抗滑稳定
D. 基底承载力
单选题土石坝坝基下采取垂直防渗措施时,不宜采用( )。 (A) 明挖回填截水槽 (B) 灌浆帷幕 (C) 混凝土防渗墙 (D) 排水减压井
单选题下列有关承台效应系数ηc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当路线或桥位必须通过或无法避让发震断层时,下述{{U}} {{/U}}是正确的
A. 桥位应垂直断层布设,使桥墩台均匀地分布于断层两侧
B. 路线设计宜采用低填浅挖的设计方案
C. 路线宜布设在破碎带较宽阔,有中央安全岛的部位或断层转折处
D. 当路线必须平行于发震断层时,宜布设于断层上盘上
单选题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判别可分为初判和复判,在初步判别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