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当边坡采用锚杆(索)防护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松散砂层中不应采用永久性锚杆 (B) 用于锚索的浆体材料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25MPa (C) 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应小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面 (D) 锚杆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5m
单选题盐渍土路基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不包括( )。
单选题某挡墙使用的拉筋材料拉伸试验测得的极限抗拉强度为2MPa,铺设时机械破坏影响系数为1.1;材料蠕变影响系数为2.0;化学剂破坏影响系数为1.0;生物破坏影响系数为1.2;该材料的设计容许抗拉强度为( )。 (A) 0.76MPa (B) 0.86MPa (C) 3.0MPa (D) 5.3MPa
单选题低应变动测法主要适用于检测的内容为( )。
单选题某原状土样做三轴压缩试验,当施加的周围固结压力σ3小于该土样曾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Pc时,该土样的状态处于(
)。
单选题对强夯地基,在施工前应检查的项目是( )。
单选题关下我国的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按照实施的先后顺序,下述( )是正确的。 ①建设准备阶段; ②可行性研究阶段; ③项目建议书阶段; ④设计工作阶段; ⑤建设实施阶段; ⑥竣工验收阶段。
单选题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规定中,下列{{U}} {{/U}}说法不正确。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C.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性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 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单选题对深厚饱和松砂地基,宜采用( )方法处理来提高其抗液化能力。
单选题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某地层中二叠系地层位于侏罗系地层之上,两者产状基本一致,对其接触关系,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单选题不是CFG桩的施工方法的是
____
。
单选题计算公路挡土墙荷载时,下述( )为其他可变荷载。 (A)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B) 人群荷载 (C) 与施工有关的临时荷载 (D) 冻胀压力
单选题对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在竣工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时,下述对检验数量的要求中{{U}} {{/U}}不正确。
A. 单位工程不应小于3点
B. 1000 m2以上的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
C.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2点
D. 基槽每20延长米应有1点
单选题考虑地震作用下单柱基础底面与地基土间接触压力时允许出现零应力区,但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15%。若基础底面积A=L×B,当零应力区面积为基础底面积的15%,柱垂直荷重对基础中心在L方向的最大偏心距为( )。
单选题碎石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主要取决于下列( )种因素组合。
单选题某均质土石坝稳定渗流期的流网如图所示,问b点的孔隙水压力为以下哪个选项?______A.A点与b点的水头压力B.B点与b的水头压力C.b点与C点的水头压力D.b点与D点的水头压力
单选题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管道工程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对下列( )可不预考虑。 (A) 管道线路工程勘探点间距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宜为200~1000m (B) 勘探孔深度宜为管道埋设深度以下1~3m (C) 对管道穿越工程,勘探点宜布置在穿越管道的中线上;偏离中线最大不应大于3m (D) 对管道穿越工程,勘探点间距最大不应大于200m,最少不应少于3个
单选题关于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下列
____
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