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岩溶地区的桥基在初勘阶段,为查明岩溶发育特点,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规定,必要时可在每个基础内布置( )个钻孔。
单选题某边坡岩体结构面结合一般,结构面近于水平状,波速比为0.80,该边坡岩体类型应划分为{{U}} {{/U}}。
A. Ⅰ类
B. Ⅱ类
C. Ⅲ
D. Ⅳ
单选题采用CFG桩时需设置褥垫层,下述对褥垫层的说法中( )不正确。 (A) 保证桩土共同分担荷载 (B) 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C) 调整桩土垂直荷载分担比,一般而言褥垫层厚度越大,土承担的荷载比例越大 (D) 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经,一般而言褥垫层越厚,桩承担的水平荷载越大
单选题沿河公路路基防护时,下述{{U}} {{/U}}不合理。
A. 冲刷防护工程的顶面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上波浪侵袭、壅水高度及安全高度
B. 对局部冲刷过大且深基础施工不便的挡土墙或路基可采用护坦防护
C. 抛石防护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
D. 浸水挡土墙一般适用于冲刷较轻且河水流速较缓的地段
单选题水工隧道内同时有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时,下列哪一顺序最好?( ) (A) 先帷幕灌浆再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 (B) 先帷幕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回填灌浆 (C) 先固结灌浆再回填灌浆后帷幕灌浆 (D) 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
单选题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进行地基基础验算时,对折线型滑动面滑坡推力作用点及作用力的方向的取法应为( )。 (A) 第i块滑块的下滑推力的作用点位置取在滑体厚度1/2处,方向平行于第i块滑动面 (B) 第i块滑块的下滑推力的作用点位置取在滑体厚度1/3处,方向平行于第i块滑动面 (C) 第i块滑块的下滑推力的作用点位置取在滑体厚度1/2处,方向平行于第i+1块滑动面 (D) 第i块滑块的下滑推力的作用点位置取在滑体厚度1/3处,方向平行于第i+1块滑动面
单选题对软弱地基宜采取适当的建筑措施,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中等直径桩的桩顶嵌入承台内长度不宜小于( )mm。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公路工程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设计后,在遭受与之相应的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下述( )不正确。 (A) 位于一般地段的高速公路工程不须整修即可正常使用 (B) 位于软弱黏性土层上的高速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C) 位于液化土层上的一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D) 位于抗震危险地段的一级公路工程应保证桥梁,隧道及重要建筑物不发生严重破坏
单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现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桩基的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B.对于桩顶固接的桩,应验算桩端正截面弯矩
C.对于桩顶自由或铰接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
D.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单选题下列关于石灰桩加固机理和适用条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采用分项系数设计方法时,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 )是错误的。 (A) 作用组合应为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的组合 (B) 每个作用组合中应包括一个主导可变作用或一个偶然作用或一个地震作用 (C) 当结构中永久作用位置的变异,对静力平衡或类似的极限状态设计结果很敏感时,该永久作用的有利部分不应考虑 (D) 对不同的设计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设计组合
单选题以下对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应用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单选题设计时对地下连续墙墙身结构质量检侧,宜优先采用( )。
单选题桩基设计确定桩数和布桩时,下述{{U}} {{/U}}是正确的。
A. 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B. 相应抗力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C. 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D. (A)+(B)
单选题采用实体深基础法或等效作用实体深基础法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 A.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 B.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桩数不小于9根 C.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3倍桩径 D.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3倍桩径,桩数不小于9根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配筋计算时,采用
____
计算。
单选题用高应变法进行桩基检测时,不能对下述( )进行评价。
单选题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的根本原因是( )。
单选题铁路路肩高程受洪水位控制时,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应采用( )。 (A) 1/300 (B) 1/200 (C) 1/100 (D)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