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场地为饱和软黏土,设计采用静压预制桩基础方案,桩端持力层为饱和软黏土之下的砂层。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采用载荷试验对基桩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时,基桩沉桩后至少要( )才能进行检测。
单选题某灌注桩桩身配筋率大于0.65%,已知其=M,EcIo=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为()。
单选题某场地中自5~15m为液化砂土层,液化抵抗系数为0.7,则该土层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应取()。(A)(B)(C)(D)1
单选题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场地,下列{{U}} {{/U}}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A.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
B. 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70 m
D.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 m
单选题某民用建筑5层砌体承重结构,底层承重墙240厚墙体传至基础±0.000处的荷载效应Fk=200kN/m,如果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如下表格。地质土层剖面及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图所示。
单选题《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1—2005)适用的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 )。 (A) 100km/h (B) 120km/h (C) 140km/h (D) 160km/h
单选题抗震场地土的类型中,坚硬土剪切波速(m/s)为( )。
单选题进行滑坡防治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滑坡整治时应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先治坡后建房的原则 (B) 滑坡整治时应采取有效的地表及地下排水措施 (C) 滑坡发生时,可在滑坡前缘被动区减重,以减少滑动力 (D) 滑坡计算应取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值作为滑坡的设计控制值
单选题作用于铁路路基上的荷载取值时,下列说法( )是错误的。 (A) 列车荷载应采用“中—活载” (B) 应适当考虑冲击力、离心力、制动力和摇摆力 (C) 轨道和列车的荷载应按换算土柱法计算 (D) 活载分布于路基面上的宽度,自轨枕两端向下按45°角扩散
单选题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 )。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泥石流勘察时,不正确的是
____
。
单选题( )是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 对应于结构和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 (B) 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C) 当产生超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卸除后,该作用产生的超越状态不可恢复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D) 当产生超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卸除后,该作用产生的超越状态可以恢复的正常使用状态
单选题建筑物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大、建筑物体形复杂等因素引起地基的不均匀变形;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应根据上部结构情况验算其地基变形特征。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 )控制。
单选题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点的布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 )。
单选题按“公路勘察规范”,深路堑详勘时,下述( )说法不正确。 (A) 重点问题为边坡稳定性问题 (B) 对规模大、条件复杂的工段应绘制1:200~1:5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 (C) 一般每100m应设1个控制性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应有3个勘探点,其中至少应有一个勘探点为钻探孔 (D) 试验内容包括所有物理及力学性质指标,应尽量取得全部参数
单选题水利工程中的扬压力是指( )。
单选题由于Ⅱ类场地误判为Ⅲ类,在其它情况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0.8s,阻尼比取0.05)造成对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用αⅡ和αⅢ分别表示Ⅱ类场地和Ⅲ类场地)的影响将是下列( )种结果。
单选题井点降水的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 )m。
单选题下列为黏性土的稠度指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