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属于崩塌、落石较少发生的地带的是( )。
单选题采用加筋挡墙进行边坡支护,当挡墙高8m,采用等长土工格栅作拉筋时,下列哪条规定是合理的?( ) (A) 按墙高的0.4进行设计,筋长为3.2m (B) 按墙高的0.5进行设计,筋长为4.0m (C) 按墙高的0.6进行设计,筋长为4.8m (D) 按经验设计,至少达5.0m
单选题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有关各级水平角观测作业的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的规定,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地基时,对竖向承载时的水泥试块强度和对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试块强度宜分别取下述( )选项中的组合。 (A) 90天龄期强度的平均值,28天龄期强度的平均值 (B) 90天龄期强度的标准值,28天龄期强度的标准值 (C) 60天龄期强度的平均值,30天龄期强度的平均值 (D) 60天龄期强度的标准值,30天龄期强度的标准值
单选题下列关于膨胀土地区的公路路堑边坡设计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针对土桩或灰土桩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B) 土挤密桩法主要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目的 (C) 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减小地基水稳定性为目的 (D) 适用于处理含水量小于24%及其饱和度低于0.65的地基土
单选题在地下洞室选址区内,岩体中的水平应力值较大,测得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南北方向。
问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下列哪一选项时,最不利于厂房侧岩壁的岩体稳定?
单选题已知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对于内摩擦角ψ=0°的土,其承载力系数宜取下列()组合。(A)Nr=0;Nq=1;Nc=3.14(B)Nr=1;Nq=1;Nc=5.14(C)Nr=0;Nq=1;Nc=5.14(D)Nr=0;Nq=0;Nc=5.14
单选题采用强夯置换时,承载力检验不宜采用下述{{U}} {{/U}}方法。
A. 室内土工试验
B. 动力触探试验
C. 十字板剪切试验
D. 载荷试验
单选题强夯法一般不适合处理( )地基。 (A) 砂土 (B) 湿陷性黄土 (C) 素填土 (D) 饱和软黏土
单选题下列基础中,{{U}} {{/U}}种为扩展基础。
A. 预制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平板式筏形基础
D. 箱形基础
单选题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在建筑工程勘察中,现场鉴别粉质黏土有以下表现:①手按土易变形,有柔性,掰时似橡皮;②能按成浅凹坑,可判定该粉质黏土属于下列哪个状态?______
A.硬塑
B.可塑
C.软塑
D.流塑
单选题对承受竖向荷载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下列最有可能对主筋设置起控制作用的是( )。 A.桩顶竖向荷载 B.桩侧阻力 C.沉桩时土的动阻力 D.起吊或运输时形成的弯矩
单选题采用直径600mm的挤密砂桩法处理某松砂地基,砂桩正方形布置,场地要求经过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r=0.85。已知砂土天然孔隙比e=0.78,最大干密度ρdmax=1.65g/cm3,最小干密度ρdmin=1.50g/cm3,砂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2.7,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砂桩的桩间距宜为(
)。
单选题在采用高应变法对预制混凝土方桩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式力传感器投影到桩截面上的安装位置下列哪一选项是最优的?
单选题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隧道围岩划分为( )类。(按开挖后的稳定状态从高到低排列)
单选题粉土是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的一种土,其定义为
____
。
单选题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20-99),在建筑地基详勘阶段对需要支护的工程进行勘察时,勘探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在下列( )范围内进行选择。
单选题锚喷支护是指( )。 (A) 由锚杆组成的支护体系 (B) 由锚杆、立柱、面板组成的支护 (C) 由锚杆、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支护 (D) 由锚索和立柱、面板组成的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