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过江隧道工作井井深34m,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地层及结构如图所示。场地地下水有两层,浅层潜水位深度为1.5m,深部承压水水位深度11.8m,水量丰富,并与江水连通。下列地下水控制措施中,()相对来说是最有效的。
单选题下列验算中,何项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A) 桩后主动压力计算 (B) 挡墙受剪强度验算 (C) 锚杆抗拔力验算 (D) 挡墙水平位移验算
单选题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一般不适合{{U}} {{/U}}桩型。
A.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B.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C. 沉管灌注桩
D. 混凝土预制桩
单选题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烈度是指( )。 (A) 与基本烈度相适应的烈度 (B) 作为工程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C) 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的地震烈度 (D) 比基本烈度降低一度的地震烈度
单选题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关于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设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
。
单选题《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对桥墩合力偏心距进行限制以控制基础的整体倾斜。该偏心距是在
____
情况下的偏心距。
单选题下述对击实试验的说法中( )不正确。 (A) 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时强度最大,压实土的稳定性最好 (B) 当对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进行击实时,土体出现软弹现象,即“橡皮土”,土的击实性较差 (C) 一般而言,黏性土中黏土矿物的含量越大,则其最优含水量越大 (D) 一般而言,颗粒越粗,越能在低含水量时获得最大干密度
单选题拟修建Ⅳ级软质围岩中的两车道公路隧道,埋深70m,采用复合式衬砌,对于初期支护,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规定的?______
A.确定开挖断面时,在满足隧道净空和结构尺寸的条件下,还应考虑初期支护并预留变形量80mm
B.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0mm
C.按承载能力设计时,初期支护的允许洞周水平相对收敛值可选用1.2%
D.初期支护应按荷载结构法进行设计
单选题下述土方工程的开挖原则中{{U}} {{/U}}不正确。
A. 开槽支撑
B. 先挖后撑
C. 分层开挖
D. 严禁超挖
单选题根据灌注桩配筋率一般较低和大多数建筑物水平力不大的特点,水平临界荷载乘以调整系数1.25后可直接作为地震荷载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以下( )项不是这样做的。
单选题根据我国地震发生频率的统计分析,得出的50年内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如图所示。不正确的说法是( )。
单选题下列有关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中,( )个选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某土坡的挡土墙高4.5m,墙背填土为中密粗砂,排水条件符合规范要求,地表无超载,墙背填土表面倾角为18°,墙背与水平面夹角为78°,墙背表面与土体的摩擦角为土体的内摩擦角的一半,其主动土压力系数按查表法为{{U}}
{{/U}}。
A. 0.5
B. 0.54
C. 0.6
D. 0.64
单选题盐渍土一般不具有以下( )工程性质。
单选题下列{{U}} {{/U}}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A. 岩体中褶皱和断裂发育,岩体破碎
B. 气候温暖潮湿
C. 岩层的厚度大,质地纯
D. 具有可溶性岩石
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混合土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因建设大型水利工程需要,某村庄拟整体搬迁至长江一高阶地处。拟建场地平坦,上部地层主要为约20m厚的可塑至硬塑状态的粉质黏土,未见地下水,下伏基岩为泥岩,无活动断裂从场地通过。工程建设前对该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 69号,该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是下列哪一选项?
单选题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对检测数量的要求中{{U}} {{/U}}不正确。
A. 工程桩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B. 一般不应少于3根
C. 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
D. 当桩数特别多时可选测5根
单选题采用注水试验确定黏性土的渗透系数宜采用( )。
单选题《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硬岩是指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 )的岩石。 (A) 60MPa (B) 30MPa (C) 15MPa (D) 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