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软土地基fak=60kPa,采用石灰粉喷桩处理地基,桩径0.5m,桩长8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桩qsia=12kPa,qpa=50kPa,粉喷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1.0MPa,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η=0.3,α=0.5,β=0.85)。 (A) 56.1kPa (B) 66.1kPa (C) 76.1kPa (D) 86.1kPa
单选题在某碎石土地层中进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在8m深度处测得贯入10cm的N120=25击,已知圆锥探头及杆件系统的质量为150kg,请采用荷兰公式计算该深度处的动贯入阻力最接近下列何值? ______
单选题已知某基础形心受到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400kN,基础埋深1.5m,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则其基底压力为
____
kPa。
单选题某松砂地基,fak=80kPa,e=0.8,用振冲砂石桩处理后,e=0.6,桩径0.5m,正三角形布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5倍,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ξ=1.1)。 (A) 120kPa (B) 110kPa (C) 100kPa (D) 90kPa
单选题某灌注桩,直径0.8m,桩长20m,C25混凝土,土层分布:0~4m为淤泥质黏土①;4~10m为粉质黏土②;10m以下为中砂③。对该桩进行静荷载试验,并采用滑动位移计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单桩极限承载力Qu=100kN,在淤泥质黏土①层的检测数据如表,计算①层土的平均极限侧阻力接近( )(Ec=1.2×104MPa)。 测距(m) 1 1 1 1 1 测点深(m) 2 4 6 8 10 土层 ① ① ② ② ② △l×10-2(mm) 0.389 0.378 0.280 0.281 0.278 (A) 22kPa (B) 20kPa (C) 24kPa (D) 18kPa
单选题有一工业塔,刚性连结设置在宽度b=6m,长度l=10m,埋置深度d=3m的矩形基础板上,包括基础自重在内的总重为Nk=20MN,作用于塔身上部的水平合力Hk=1.5MN,基础侧面抗力不计,如图所示。为保证基底不出现零压力区,试问水平合力作用点与基底距离h最大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_____A.15.2mB.19.3mC.21.5mD.24.0m
单选题
单选题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 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需提高到160 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 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 m。问此时碎石桩桩体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标准值至少达到( )才能满足要求。
单选题某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柱下桩基础,采用6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400mm,桩长为22m,桩顶入土深度为2m,桩端入土深为24m,假定由经验法估算得到单桩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1500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700kN,承台底部为厚层粉土,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8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相互作用效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计算非端承桩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其值最接近下列()项数值。(注:侧阻、端阻群桩效应系数ηs=0.96,ηp=1.11;承台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径1.2m,桩长12m,间距2.4m,三角形布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经碎石桩挤密作用,天然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由原来的fsk=80kPa提高20%,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 (A) 170kPa (B) 200kPa (C) 160kPa (D) 210kPa
单选题已知某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地下室采用一柱一桩,基桩上拔力设计值为800 kN,拟采用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边长400 mm,桩长为22 m,桩顶入土深度为6 m,桩端入土深度28 m,场区地层条件见题4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计算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其值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注:抗拔系数λ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取高值]
单选题某9桩承台基础,桩截面0.4m×0.4m,桩长22m,间距2.0m,承台尺寸4.8m×4.8m,埋深2.0m,作用在承台底面附加压力P0=400kPa,沉降计算深度9.6m,桩端以下4.8m土层沉降量89.4mm;4.8~9.6m土层沉降量61.7mm,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接近()(压缩模量当量=10MPa)。(A)34mm(B)49mm(C)36mm(D)30mm
单选题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黏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 )时,边坡不稳定。 (A) 40° (B) 30° (C) 20° (D) 10°
单选题某膨胀土场地有关资料如下表,若大气影响深度为4.0m,拟建建筑物为两层,基础埋深为1.2m,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的规定,计算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U}} {{/U}}
分层号
层底深度Zi(m)
w(%)
wp(%)
wi(%)
δepi
λai
1
1.8
23
18
0.0298
0.0006
0.50
2
2.5
0.0250
0.0265
0.46
A.17mm
B.20mm
C.28mm
D.51mm
单选题均匀土层上有一直径为10 m的油罐,其基底平均附加压力为100 kPa,已知油罐中心轴线上在油罐基础底面中心以下10 m处的附加应力系数为0.285,通过沉降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 mm,深度10 m处的深层沉降为40 mm,则10 m范围内土层用近似方法估算的反算模量最接近( )。
单选题在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采用人工挖孔端承型桩基础。考虑到黄土浸水后产生自重湿陷,对桩身会产生负摩阻力,已知桩顶位于地下3.0 m,计算中性点位于桩顶下3.0
m,黄土的天然重度为15.5 kN/m3,含水量12.5%,孔隙比1.06,在没有实测资料时,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估算得出的黄土对桩的负摩阻力标准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单选题某工程岩体中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6.6MPa,纵波速度为3.5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9.8MPa,纵波速度为4.0km/s;该岩石风化程度类别为( )。 (A) 未风化 (B) 微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强风化
单选题
单选题某柱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为8000kN,如要求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15%,则基础顶面水平力不宜大于( )kN。
单选题用简单圆弧条分法作黏土边坡稳定分析时,滑弧的半径R=30m,第i土条的宽度为2m,过滑弧的中心点切线、渗流水面和土条顶部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30°。土条的水下高度为7m,水上高度为3m。已知黏土在水上、下的天然重度均为γ=20kN/m3,黏聚力C=22kPa,内摩擦角φ=25°,试问计算得出该条的抗滑力矩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