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ω=14%,ρ=1500kg/m3,ds=2.7,e0=1.05,在地面下5m取土进行室内自重湿陷系数δzs试验,求在多大压力下下沉稳定后浸水(浸水饱和度取85%)。
一辆车重300kN,荷载分布尺寸5.6m×5.6m,如果将车重换算成底面积相同、重度为18kN/m3的土柱,当量高度接近 。
同一场地上甲、乙两座建筑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甲=0.25s,T乙=0.60s,已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若两座建筑结构的阻尼比都取0.05,则在抗震验算时,甲、乙两座建筑的地震影响系数之比(a甲/a乙)最接近 。
在某建筑地基的砂土层上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得三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分别为250kPa、270kPa、278kPa。试问:确定该砂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最接近下列( )项。
粉质黏土层中旁压试验结果如下,测量腔初始固有体积Vc=491.0cm3,初始压力对应的体积V0=34.5cm3,临塑压力对应的体积Vf=217.0cm3,直线段压力增量△P=0.29MPa,泊松比μ=0.38,旁压模量为 。
某铁路路基位于盐渍土场地,场地中土层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为1.5m,蒸发强烈影响深度为1.0m,地下水最小埋深为2.0m,该铁路路堤满足不发生次生盐渍化要求的最小高度为 m。
某20m厚淤泥质土层,kh=1.0×10-7cm/s,cv=ch=1.8×10-3cm2/s,采用袋装砂井预压固结加固建筑地基,砂井直径dw=70mm砂料渗透系数kw=2×10-2cm/s,涂抹区土的渗透系数ks=1/5kh=0.2×410-7cm/s,涂抹区直径ds与竖井直径dw之比值s=2,砂井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1.4m,深度20m,砂井底部为不透水层。预压堆载为一级等速加载总预压力100kPa,加载20d,总历时100d(含加载时间)。提示:砂井纵向通水量qw=kw.πdw2/4,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解答。试问:加载100d时该土层的平均固结度最接近下列()项。
某土坝坝基有两层土组成,上层土为粉土,孔隙比0.667,相对密度(比重)2.67,层厚3.0m,第二层土为中砂,土石坝上下游水头差为3.0m,为保证坝基的渗透稳定,下游拟采用排水盖重层措施,如安全系数取2.0,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排水盖重层(λ=18.5kN/m3)的厚度最接近。
某土样采用南55型渗透仪在试验室进行渗透系数试验,试样高度为2.0cm,面积30cm2,试样水头40cm,渗透水量为每24小时160cm3,该土样的渗透系数最接近 。
某基坑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支护,基坑深4.5m,桩长7.5m,土层分布:0~3m黏土,γ=17.3kN/m3,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9.6kPa,ψ=9.1°;3~12m为粉质黏土,γ=18.9kN/m3,c=13.2kPa,ψ=15.1°,计算水泥土墙厚度接近。
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为8m,需加固面积为200m2,平均干密度ρd=1.15t/m3,平均含水量为10%,该地基土的最优含水量为18%。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的要求,需在施工前对该场地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最接近 。(损耗系数k取1.10)
某基坑剖面如图所示,按水土分算原则并假定地下水为稳定渗流,E点处内外两侧水压力相等,则墙身内外水压力抵消后作用于每延米支护结构的总水压力(按图中三角形分布计算)净值应等于()。(γw=10kN/m3)
某筏板基础基底压力Pk=120kPa,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用砂石桩处理地基,桩径d=0.8m,正方形布桩,桩距1.5m,桩体承载力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4倍,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要求(不考虑深度修正)。 (A) 满足 (B) 不满足
在关中地区某空旷地带,拟建一多层住宅楼,基础埋深为现地面下1.50m。勘察后某代表性探井的试验数据如下表。经计算黄土地基的湿陷量△s为369.5mm。为消除地基湿陷性,下列哪个选项的地基处理方案最合理? 题3表 土样编号 取样深度(m) 饱和度(%) 自重湿陷系数 湿陷系数 湿陷起始压力(kPa) 3—1 1.0 42 0.007 0.068 54 3—2 2.0 71 0.011 0.064 62 3—3 3.0 68 0.012 0.049 70 3—4 4.0 70 0.014 0.037 77 3—5 5.0 69 0.013 0.048 101 3—6 6.0 67 0.015 0.025 104 3—7 7.0 74 0.017 0.018 112 3—8 8.0 80 0.013 0.014 — 3—9 9.0 81 0.010 0.017 183 3—10 10.0 95 0.002 0.005 —
某PHC800(110)开口预应力管桩,桩长50m,土层分布:0~5m填土,qsik=25kPa;5~8m粉质黏土,qsik=50kPa,8~45m淤泥质黏土,qsik=8kPa,45~48m黏土,qsik=40kPa,48m以下含角砾黏土,qsik=70kPa,qpk=3000kPa计算其单桩极限承载力接近 。
如图1.3—8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拟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材料,基础分二阶,底面尺寸2.4m×2.4m,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700kN,力矩87.5kN.m,问柱边的冲切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地基的地质剖面图如图2.3.1所示。试问:淤泥质土层层底的土自重应力(kPa)最接近下列()项。
某饱和黏土,厚H=8m,Es=2.0MPa,地下水与地面平,层顶铺设1.0m砂垫层,γ=18.5kN/m3,并设置塑料排水板,然后用80kPa压力真空预压6个月,固结度U=85%,单面排水,计算剩余沉降接近 。
某地滑坡如图所示,R=50m,d1=20m,d2=8m,W1=11250kN,W2=3214kN,τ=67.0kPa,θ=120°。则该滑坡所处的状态为。
已知某建筑物筏基为矩形,其宽度b=10m,作用于基底的轴心荷载为4000kN,力矩作用方向沿基础宽度方向,为满足偏心距e≤0.1W/A的条件,W为基底的抵抗矩,A为基底面积。试问:作用于基底的力矩M(kN.m)最大值最接近下列(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