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地区—泥石流沟谷,泥石流固体物质相对密度2.7,泥石流流体重度γ=12.40kN/m3,设计清水流量800m3/s,估算泥石流流量(堵塞系数Dm=1.75)接近 。
对取自同一土样的五个环刀试样按单线法分别加压,待压缩稳定后浸水,由此测得相应的湿陷系数δs见下表,则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求得的湿陷起始压力最接近 。 试验压力(kPa) 50 100 150 200 250 湿陷系数δi 0.003 0.009 0.019 0.035 0.060
某岸边工程场地细砂含水层的流线上A、B两点,A点水位标高2.5m,B点水位标高3.0m,两点间流线长度为10m,请计算两点间的平均渗透力将最接近 。
判别深度为15m时地基进行液化等级判定。某民用建筑拟采用浅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土层分布是:0~10m黏质粉土,黏粒含量为14%;10~25m粉砂。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0m,标贯数据见下表。则该场地的液化等级为 。 土层标贯数据 土名 点号 深度(m) 标贯击数(击) 黏质粉土 1 5 15 2 8 18 3 10 22 粉砂 4 12 15 5 15 12 6 18 5 7 20 7 8 22 5
按桩身材料强度计算混凝土预制桩的桩身承载力,已知:桩埋深8m,露出地面 5m,承受竖向荷载,边长350mm,C30混凝土内配8Φ18 HRB335钢筋,桩底支承在砂层,桩顶铰接,α=0.52。则桩身承载力最接近( )。
止水帷幕如图所示,上游土中最高水位为0.00m,下游地面为-8.00m,土的天然重度γ=18kN/m3,安全系数取2.0,则止水帷幕应设置的合理深度为。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0~7m为中砂土,松散,7m以下为泥岩层,采用灌注桩基础,在5.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10击,地下水埋深为1.0m,该桩基在砂土层中的侧摩阻力应按( )进行折减。
如图4.3—20所示,某填土边坡,高12m,设计验算时采用圆弧条分法分析,其最小安全系数为0.88,对应每延米的抗滑力矩为22000kN.m,圆板半径25.0m,不能满足该边坡稳定要求,拟采用加筋处理,等间距布置10层土工格栅,每层土工格栅的水平接力均按45kN/m考虑,按照《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290—2014,该边坡加筋处理后的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高层建筑基础采用箱形基础,为两层地下室,基底标高比室外地面标高低5.650m。深基础开挖,基底总卸荷量pc=106kPa。基坑土的回弹变形量sc=48.0mm。对地基土进行同结回弹再压缩试验.再加荷量分别按15kPa、30kPa、60kPa、78kPa、106kPa进行试验。经固结回弹再压缩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求得临界再压缩比率γ’0=0.64,临界再加荷比R’0=0.32,以及对应于再加荷比R’=1.0时的再压缩比率γ’R’=1,0=1.2。基础完工后,基坑回填土的加荷量仍为106kPa。
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确定该地基土的回弹再压缩变形量s’c(mm)最接近下列( )项。
图5.7.3所示挡土墙高为4.5m,墙背倾斜(α=106°),墙背粗糙δ=6°,排水条件良好,墙后填土倾斜β=15°,填土表面无均布荷载,填料为粗砂,土的干密度ρ=1.67t/m3,γ=18kN/m3,内摩擦角φ=1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答。试问:该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值(kN/m)最接近下列()项。
某工程场地进行多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滤水管位置和孔位如图所示,主要测试数据见下表。试用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
拟建一龙门吊,起重量150kN,轨道长200m,条形基础宽1.5m,埋深为1.5m,场地地形平坦,由硬黏土及密实的卵石交互分布,厚薄不一,基岩埋深7~8m,地下水埋深3.0m,下列 为岩土工程评价的重点,并说明理由。
某碾压式土石坝最大设计水头为80m,采用帷幕灌浆,灌孔深为15m,孔间距为 2.0m,排间距为2.5m,采用水泥黏土浆灌注,允许比降为4.0,灌浆孔的排数宜为 ( )。
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埋深1.5m,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重度γG=20kN/m3,中心荷载组合值为700kP4/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则基础底面宽度应为 m。
某公路桥台基础,基底尺寸为4.3m×9.3m,荷载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地基土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为270kPa。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验算基础底面土的承载力时,得到的正确结果应为。
在钻孔内做波速测试,测得中等风化花岗岩,岩体的压缩波速度Vp=2777m/s,剪切波速度Vs=1410m/s,已知相应岩石的压缩波速度Vp=5067m/s,剪切波速度Vs=2251m/s,质量密度γ=2.23g/c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40MPa,该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高强混凝土管桩,外径为500mm,壁厚为125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弹性模量为3.8×104MPa,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在桩顶下1.0m处两侧安装应变式力传感器,锤重40kN,锤落高1.2m,某次锤击,由传感器测得的峰值应变为350με,则作用在桩顶处的峰值锤击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大面积填海造地工程,平均海水深约2.0m,淤泥层平均厚度为10.0m,重度为 15kN/m3,采用e-lgp曲线计算该淤泥层固结沉降,已知该淤泥属正常固结土,压缩指数 Cc=0.8,天然孔隙比e0=2.33,上覆填土在淤泥层中产生的附加应力按120kPa计算,则该淤泥层最终固结沉降量最接近( )。
某桩基工程采用直径为2.0m的灌注桩,桩身配筋率为0.68%,桩长25m,桩顶铰接,桩顶允许水平位移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4,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已知桩身EI=2.149× 107kN·m2)
墙下条形基础的剖面如图所示,基础宽度b=3m,基础底面积净压力分布为梯形,最大边缘应力没计值pmax=150kPa,最小边缘应力设计值Pmin=60kPa。已知验算截面I-I距最大边缘应力端的距离a1=1.0m,则截面I-I处的弯矩设计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