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场地有一厚11.5m砂土含水层,其下为基岩。为测砂卑层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5×10-3m3/s的流量从孔中抽水,距抽水孔4.5m和10.0m处各打一观测孔,当抽水孔水位降深3.0m时,分别测得观测孔的降深分别为0.75m和0.45m。用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砂土层渗透系数K,其值最接近()。
某场地自0~4.0m为黏性土,4.0~10.0m为饱和砂土,10.0m以下为岩石,在5m、7m、和9m处分别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实测击数分别为8、11、18击,计算得到临界击数分别为12、14、16击,地下水位为2.0m,拟建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埋深为2.0m。则场地的液化等级为( )。
某饱和黏质粉土的饱和含水量为33%,液限含水量为35%,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中相对含水量法判别该点土层的液化性,其液化性为 。
陇西地区某场地详细勘察资料如下: 层号 层厚/m 自重湿陷系数δzs 湿陷系数δs 1 7 0.019 0.028 2 8 0.015 0.018 3 3 0.010 0.016 4 5 0.004 0.014 5 11 0.001 0.009 该场地(陇西地区)自重湿陷量、总湿陷量及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分别为 。
墙下条形基础墙宽0.36m,基底平均压力pk=210kN/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00kPa,若要求埋置深度不能大于1.0m,应采用的基础为 。
某风化破碎严重的岩质边坡高H=12m,采用土钉加固,水平与竖直方向均为每间隔1m打一排土钉,共12排,如右图,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提出的潜在破裂面估算方法,请问下列土钉非锚固段长度L选项的计算有误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某一钻孔的土层波速为:0~2.0m,淤泥质黏土①,υs=120m/s;2~25m粗砂②,υs=400m/s;25~26m孤石③,υs=800m/s;26~40m砾砂④,υs=350m/s;40m以下基岩⑤,υs=700m/s,确定场地类别。
某软黏土场地中基础埋深为2.0m,土层重度为19.5kN/m3,3.0m处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修正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40kPa,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 。
重力式梯形挡土墙,墙高4.0m,顶宽1.0m,底宽2.0m,墙背垂直光滑,墙底水平,基底与岩层间摩擦系数f取为0.6,抗滑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开挖后发现岩层风化较严重,将f值降低为0.5进行变更设计,拟采用墙体增厚的原则,若要达到原设计的抗滑稳定性,墙厚需增加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砌体结构纵墙各个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见下表。根据沉降量的分布规律,砌体结构纵墙最可能出现的裂缝形态及原因为()。
某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解决砂土液化,桩长10m,桩径1.0m,三角形布桩,桩距1.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20kPa,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120kPa,设置桩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
某黄土试样的室内双线法压缩试验数据如表1.3—27所示。其中一个试样保持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至200kPa,下沉稳定后浸入饱和;另一个试样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分级加荷至200kPa。按此表计算黄土湿陷起始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据?
某地下箱形构筑物,基础长50m,宽40m,顶面高程一3m,底面高程为一11m,构筑物自重(含上覆土重)总计1.2×105kN,其下设置100根φ600抗浮灌注桩,桩轴向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抗浮设防水位为一2m,假定不考虑构筑物与土的侧摩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桩顶截面配筋率至少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分项系数取1.35,不考虑裂缝验算,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取1.0)
某条形基础,宽b=3.0m,基础埋深2.0m,作用在基础顶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Fk=400kN,MK=10kN·m,计算Ⅰ-Ⅰ截面的弯矩值接近。层序土名层顶深度(m)层厚(m)层顶沉降(mm)起始孔隙水压力(kPa)①填土2②淤泥23800380③游泥质黏土b10300240①黏土155100140
某边坡坡角30°,坡高7.8m,条形基础埋深d=2.5m,基础宽b=2.4m,计算基础底面外边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接近。
某工程单桥静力触探资料如图所示,拟采用第④层粉砂作为桩端持力层,假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断面为350mm×350mm,桩端入土深度16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其结果最接近。
如图所示,某正三角形承台底边长为3.5m,厚度为6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1M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该承台底部角桩抗冲切承载力为kN。
某公路桥台基础,底面尺寸b×l=4.3m×6.0m,基础埋深3.0m,土的重度γ=19kN/m3,作用基底的竖向力N=7620kN,弯矩M=4204kN·m(M沿短边方向),计算合力偏心距e和基底截面核心半径ρ接近 。
某工程采用桩基础,8度设防,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下水位埋深3.0m,土层分布:0~5m黏土;5~20m砂土,分别在深度6m、8m、10m、12m,14m,16m,18m和2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经计算仅16m和18m处砂土液化,其Ni分别为18和26,Ncr皆为27.3,其余点均不液化,计算液化指数接近 。
某灌注桩,桩径1.0m,桩身配筋8φ25,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厚度为 50mm,桩周3.2m范围内地基土为粉质黏土,其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0MN/m4 (f1=1.43N/mm2,Ec=3.0×104N/mm2,Es=2.0×105N/mm2),桩长13m,桩顶标高 2.0m,桩顶作用竖向压力,设计值N=1500kN。则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为 m-1。